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2020·临海高一检测)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专家提出:应大力宣传普及营养科学与食品卫生知识,扫除“营养盲”。你认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A.营养保健食品代替食物,获得的营养更全面B.不吃蔬菜,水果可代替;不吃主食,零食可代替C.早餐也应按照“五谷、粗细、荤素、多样”搭配的原则D.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多摄入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解析】选C。营养保健食品既不能代替平衡膳食,也不能代替治病的药品,A错;水果是不能代替蔬菜的,因为它们所含的物质是不同的,零食不能代替主食,吃得多还会影响身体健康,B错;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C正确;过多摄入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会导致身体偏胖且不能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D错。【补偿训练】青霉氨基酸的结构式为,它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 )A.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B.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C.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 D.能发生银镜反应【解析】选D。青霉氨基酸分子中有羧基(—COOH),能发生中和反应、酯化反应等;还有氨基(—NH2),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2.(2020·扬州高一检测)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干冰冷藏食物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延长保质期C.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D.用有咸味的亚硝酸钠烹调食物【解析】选A。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干冰冷藏食物,故A正确。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故B错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甲醇,甲醇有毒,不能饮用,故C错误。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来烹制食品,故D错误。【补偿训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抗酸药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不适,是一类治疗胃痛的药B.碳酸镁、碳酸钡都能制成抗酸药物C.青霉素过敏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故用药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D.青霉素是重要的消炎药【解析】选B。MgCO3可制成抗胃酸药物,但BaCO3不可,因BaCO3会与胃中H+反应,生成的Ba2+是重金属离子,能使体内蛋白质变性。3.(2020·哈尔滨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健康与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易患贫血症B.健康人体血浆的pH范围为0.9~1.5C.我们要适量补充镁、钙、铁、锌等微量元素D.霉变的玉米、豆类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解析】选D。缺乏维生素C得坏血病,故A错;健康人体血浆的pH范围为7.35~7.45,故B错;人体中常见的微量元素:铁、锌、碘、硒;镁、钙不属于微量元素,故C错;霉变的食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4.有一类抗酸药能有效地治疗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胀等,其有效成分除了中学化学中熟知的氧化镁、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碳酸氢钠等外,还有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物质如双羟基铝碳酸钠、柠檬酸钠、三硅酸镁等。联系我们所学知识,试完成下列各题:(1)人的胃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可以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同时还可以杀死随食物进入胃部的细菌,但胃液酸度过高会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不宜用作治疗胃酸过多药物的主要成分的是(填字母) ( )A.小苏打粉 B.Al(OH)3粉C.氧化钙粉 D.纯碳酸钙粉(2)胃镜检查发现胃少量出血,说明胃溃疡已深及黏膜下层,此种情况下胃溃疡患者胃酸过多可考虑选用上小题中的________(填字母)。 (3)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碳酸镁、氢氧化铝、淀粉。①写出该抗酸药发挥功效时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淀粉在抗酸药中作填充剂、黏合剂,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服用抗酸药时,为什么一般要嚼碎后吞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CaO与水反应生成强碱并放出大量的热,会灼伤和腐蚀人体。(2)患胃溃疡较重者,不能使用与胃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的抗酸药,为避免胃穿孔,可服用Al(OH)3粉。(3)能发挥药效的是碳酸镁与氢氧化铝,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抗酸药嚼碎后服用可防止黏附在胃壁上不能充分起作用。答案:(1)C (2)B (3)①MgCO3+2HClMgCl2+CO2↑+H2O、Al(OH)3+3HClAlCl3+3H2O②C6H12O6③将抗酸药嚼碎后吞服,可以防止抗酸药片黏附在胃壁上不能充分与酸作用以及可能导致呕吐等不良反应【补偿训练】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病,病人患了感冒会咳嗽、流涕、发烧,多喝开水多休息,适当服用一些治疗感冒的药,可以舒缓症状,减轻病情。药物阿司匹林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感冒发烧的药,从分子结构上看,它可以看作是乙酸酯,其结构简式为(1)阿司匹林与NaOH溶液反应中,可以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填代号)。 (2)根据阿司匹林的结构,推断它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填序号)。 ①中和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取代反应(3)阿司匹林连接在某高分子聚合物上,可形成缓解长效药物,其中的一种结构为则缓释长效阿司匹林载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会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出现水杨酸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以解除水杨酸的中毒症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阿司匹林结构看出其有酯的结构和羧基官能团,可发生酯的水解(取代反应)与羧基的中和,还可发生苯环的加氢反应。从结构式中可看出阿司匹林通过酯化反应连接在聚合物上,酯水解后可得载体的结构。NaHCO3只能与阿司匹林上的羧基反应。答案:(1)bd (2)①②③(3)(4)+NaHCO3+CO2↑+H2O1.(5分)有机磷农药具有药效高、在环境中残留时间短等许多优点,在农业上被普遍使用,但有机磷农药毒性强,使用不当易使人中毒。下面是两种有机磷农药主要成分的分子结构式。(1)若在使用过程中不慎接触了敌敌畏或甲胺磷农药,立即用肥皂反复擦洗可避免中毒,其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误食敌敌畏或甲胺磷农药,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解毒。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用序号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先用2%NaHCO3溶液洗胃,再服MgSO4溶液导泻②先用2%NaOH溶液洗胃,再服CuSO4溶液导泻③先用食醋洗胃,再服NaHCO3溶液中和【解析】(1)酯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发生水解。(2)NaOH属于强碱,CuSO4属于重金属盐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胃酸酸性较强,食醋洗胃没有作用。答案:(1)肥皂的碱性较强,敌敌畏和甲胺磷都属于酯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失去毒性 (2)②③2.(15分)有四种常见药物:①维生素C;②青霉素;③胃舒平;④麻黄碱。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胃酸过多,应选用的药物是________(填序号)。抗酸药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类药物,写出一种抗酸药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具有兴奋作用,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服用的药物是________(填序号)。 (3)从用药安全角度考虑,使用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的药物是________(填序号)。又称为抗坏血酸________(填序号)。 (4)为预防缺铁性贫血,一些食品中加入了铁元素(含Fe2+物质)。若向铁强化牛奶中滴加KSCN溶液,发现牛奶变为红色,说明________,此时若向其中加入一片维生素C,则发现红色消失,该实验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性。 【解析】 (1)“胃舒平”用来治疗胃酸过多,“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例如Al(OH)3等。(2)麻黄碱属于兴奋剂。(3)青霉素使用前必须做皮试,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4)滴加KSCN溶液,发现牛奶变为红色,说明Fe2+被氧化为Fe3+,加入维生素C后,把Fe3+还原为Fe2+,红色消失。答案:(1)③ Al(OH)3+3HClAlCl3+3H2O(答案合理即可)(2)④ (3)② ①(4)牛奶中的Fe2+已经被氧化为Fe3+ 还原【补偿训练】为了科学饮食,了解一些与食品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必要的。(1)油炸虾条、薯片等容易挤碎的食品,不宜选用真空袋装,而应采用充气袋装。下列气体中不应该充入的是________。 A.氮气 B.二氧化碳C.空气 D.氧气(2)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________。 ①热稳定性差 ②增加甜味 ③产生二氧化碳 ④提供钠离子A.②③ B.①③C.①④ D.③④(3)能直接鉴别氯化钠和葡萄糖两种未知浓度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A.观察颜色 B.测量比重C.加热灼烧 D.分别闻味(4)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以下对苯甲酸钠()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属于盐类 B.能溶于水C.属于烃类 D.不易分解【解析】(1)油炸虾条、薯片中的油脂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时易被氧化。(2)由“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可知,碳酸氢钠在面包发热过程中产生了气体;又由2NaHCO3Na2CO3+CO2↑+H2O知该气体为二氧化碳。(3)两种待鉴别的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皆不易挥发,故A、D选项不正确;在溶液浓度未知时不能确定其密度的相对大小,B不正确;氯化钠溶液蒸发后得氯化钠白色固体,灼烧显黄色(Na+焰色),而葡萄糖溶液蒸发后得白色固体,灼烧时分解生成碳而变黑,答案选C。(4)苯甲酸钠属于钠盐,易溶于水且不易分解,所含元素除C、H外还有O、Na,不属于烃。答案:(1)CD (2)B (3)C (4)C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药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合理用药应当包括的要素是,4% 不符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