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5)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558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5)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558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5)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558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阅读
1. 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一种现象——风
大自然的现象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对于我们来说,风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走动。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它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它像个慈祥的母亲,用手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它又像个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只不过,有时流动得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地球上有6个风带:低纬度信风带(2个)、中纬度西风带(2个)和极地东风带(2个)。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种类的风。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势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风为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帆。于是,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重要的交通工具。
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风车磨面。现代,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做了一个大风车用来发电,其发电量足够一个1500户人家的村镇使用。不过,风也有它有害的一面。美国出现过的黑风暴,曾席卷大半个美国,将3亿吨优质土统统吹入了大西洋,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国沿海的台风,墨西哥湾以及加勒比海的飓风,都给当地人民带来灾害。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它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1)文中是怎么写风“变化无常”的?请把有关的语句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请你选择认为表述最完整的句子。( )
①风是怎样形成的。
②风给我们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带来了哪些灾害。
③风的形成及风与人类的关系。
(4)文中提到人类利用风的方式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请你大胆地想象一下,在不远的将来,风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外阅读。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①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②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③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④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⑤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食物匮(kuì)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⑥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⑦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⑧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贡献。
(1)第①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句话?在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的结构特点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3)判断下列句子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这句话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②“望洋兴叹”在这里的意思是比喻人们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③“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说明海洋里蕴藏着无穷无尽、取之不竭的矿产资源。
④人类面临食物匮乏的原因主要是人口急剧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4)人们将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是( )。
A.人类要保护好海洋,海洋才会为人类作贡献。
B.海洋资源无穷无尽,人类要学会开发利用。
C.海洋乐于为人类作贡献,人类不会合理利用。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根据短文内容选出下面划线的字的解释。
①会意:________ A.理解,懂得 B.表示有可能实现 C.多数人集合
②后生可畏:________ A.害怕,恐惧 B.佩服,敬佩
(2)根据下列句子找出文中的成语,写在横线上
①青年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可佩的。( )
②嘴里还带有奶味,形容人年幼无知。( )
(3)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当哑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短文中与下面句子照应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升阅读
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岔路失羊
扬子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这个邻居把他的亲友都找来,又请扬子家里的人一起去追羊。
扬子说:“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这么多人去追?”
邻居说:“因为岔路多。”说完,他也急忙追羊去了。
过了一会儿,那些追羊的人都回来了,扬子问他们:“追着羊了吗?”
邻居说:“岔路本来就多,每条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从哪条路上去追,所以就都回来了。”
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整天不说一句话。他的学生很奇怪,就问他:“一只羊不值几个钱,又不是老师您的,为什么您这么不高兴呢?”
扬子说:“我哪里是为了这只羊啊!我是因为这件事想到了我们求学。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西一棒槌(chuí)的,不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
(1)结合句子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老:A、陈旧的 B、年岁大 C、经历长,有经验 D、跟“嫩”相反
E、长久 F、经常,总是 G、极,很 H、加在称呼上
①又不是老师您的。________
②老是东一头,西一棒槌的。________
③革命老干部是国家的财富。________
④这是一座老房子了。________
⑤他老远就和熟人打招呼。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回答问题。
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闷闷不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闷闷不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头,西一棒槌(chuí)的,不也像在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结合学习实际,谈谈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让人敬畏的生命
或许我们会认为胡杨不喜水,是天生的耐旱植物。然而错了,实际上胡杨是非常喜欢水的,没有水就没有它的生命。它的种子必须遇到河流、吸足了水之后才能发芽,不发芽当然就不能成长,自然也就没有生命。
有人会问,现在胡杨生长的沙漠里没有河流啊?它们是怎样生长的?这是问题的关键。
的确,这里现在已经没有了河流,可当年却是有河流的,追随河流的胡杨种子在这里吸足了水,扎下了根,长成了林。不承想,河流断流了,胡杨的生存受到了严重挑战,怎么办?环境无法改变,只能从自身做起。胡杨的做法是惜水如命,即充分吸收那点微量的雨水,尽力保存在体内不流失。
幼苗时,它在叶子上下功夫,尽量让自己的叶子长得细小,形似柳叶。这样,减小了蒸发面积,减少了水分蒸发。随着逐渐长大,细小的叶子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叶子则渐渐变成卵状,直至变成杨树叶的形状。叶子大了,蒸发量必然大,又会造成过多的水分蒸发散失。胡杨还是在叶子上下功夫,每片叶子上都长了一层蜡质物,很有效地保住了体内的水分。这样,它们才得以生存。
面对环境的变恶,不是苟且偷生,自怨自艾,而是顽强求生,,这怎能不让人敬畏呢?不但这样的植物让人敬畏,这样的人也让人敬畏。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敬重—________ 坚强—________ 周而复始—________
(2)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的确,这里现在已经没有了河流。________
②不承想,河流断流了,胡杨的生存受到了严重挑战。________
(3)“面对环境的变恶,不是苟且偷生,自怨自艾,而是顽强求生,生生不息,这怎能不让人敬畏呢?”给句子换一种表达方法,使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胡杨是怎样惜水如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胡杨是让人及敬畏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了一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
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一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头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谢。
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曲《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
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送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们自始至终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多了。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冷淡——________ 陌生——________ 顺利——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请改写成用句号结尾的句子________。
(3)通过阅读文章,我们知道,这位盲人“演奏家”所表演的曲目一共有________首,最后演奏的是《________》。
(4)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在那辆电车上,你想对这位盲人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阅读
1. (1)一会儿,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它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它像个慈祥的母亲,用手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它又像个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
(2)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势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3)③
(4)航海、磨面、发电
(5)以后的风可以受人控制,能刮走雾霾,使天空变蓝;夏天能随时为人类解暑。
2. (1)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2)B
(3)错误;正确;错误;正确。
(4)开发矿产资源、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浪和潮汐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建设海底城市。
(5)A
3. (1)A;B
(2)后生可畏;乳臭未干
(3)大人说话,小孩不能插嘴,不说话不会把你当哑巴。
(4)我看到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二、提升阅读
4. (1)H;F;C;A;G
(2)“不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
就像在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
(3)解释: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情烦闷不快活。
原因:扬子说:“我哪里是为了这只羊啊!我是因为这件事想到了我们求学。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西一棒槌(chuī)的,不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
(4)学习时需要专一。
(5)告诉我们寻找真理不易,世上的事理是复杂的,如果选择不正确的方向,就会像在岔路上找羊一样,难以找到真理。
5. (1)敬畏;顽强;生生不息
(2)①确实;②没想到
(3)面对环境的变恶,不是苟且偷生,自怨自艾,而是顽强求生,生生不息,这让人敬畏。
(4)充分吸收那点微量的雨水,尽力保存在体内不流失,为了减少蒸发,让自己的叶子形似柳叶,变成卵状,表面长一层蜡质物。
(5)胡杨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在环境变恶的情况下,它能够主动改变自己。比如它的叶子,无论是幼时的形似柳叶,还是后来变成卵状,在叶子上长了一层蜡质物,都是顽强求生,主动适应环境,从而生生不息。
6. (1)热情;熟悉;挫折
(2)反问;我没有什么比不上他
(3)7;一路平安
(4)他是一个举止言行得体,能正视挫折,敢于庄重地行使自己劳动权利的人。
(5)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七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