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导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重点)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重点)
3.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学习过程】
一、导学自习:
想一想: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那么什么是分子呢?
补充: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 微粒。
解释:(1)分子是保持物质 性质而不是 性质。
(2)“最小”是指保持物质 性质方面的不可分。
想一想: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学生活动1:(1)阅读课本P22第一段,回答一滴水有多少个水分子?
(2)实验:将少许高锰酸钾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3)实验: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均匀后,观察现象。
(4)由以上实验总结得出分子有哪些性质?
2.分子的性质:
学生活动2:揭示以下生活景象的原因:
(1)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2)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
(3)妈妈在厨房炒菜,你在卧室里就能闻到香味。
(4)蔗糖在热水中消失了。
学生活动3:阅读课本P22的图片及文字,思考: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体积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4:阅读课本P23“活动天地”,思考: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有什么不同?
二、研习展评
【任务1】 水的三态变化
学生活动5:阅读课本P29,完成下列问题:
1.水的三态变化是指: . . 之间的变化。
2.水的三态变化的实质:
(1)水分子的 导致了水的 变化。
(2)水分子 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 ,水由 变成了 。
水分子 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 ,水由 又变回 。
3.微观分析水的三态变化是 变化。
学生活动6:阅读课本P30“活动天地”,并进行交流共享。
猜一猜: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是否想过今天喝下的一口水,一个月后这些水分子跑到哪去了,一年后呢,是否有可能到了珠峰上去了?
学生活动6:阅读课本P31页,认识水的天然循环,讨论:(1)什么为水的循环提供了能量?
(2)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3)是什么实现了水的天然循环?
【任务2】 水的天然循环
1.水的天然循环过程
2.水的天然循环的理解
【课堂练习】
1.课本P29“挑战自我”1.2题
2.活学活用:
(1)夏天教室地面洒点水后为什么会感觉凉爽?
(2)发烧时用酒精擦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拓展阅读】香水的妙用
分子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想不到的是,小小的分子还曾用在战争中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与日军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曾展开一场激烈的争夺战。由于美军掌控着控制权,为避免伤亡,日军在夜间行军,但是岛上的地形异常复杂,加之夜里黑得出奇,因此行军中经常有人掉队。为了不使士兵掉队,日军一中尉把给妻子买的一大瓶香水洒在自己和士兵身上,他在前面走路,士兵闻着香水前进。结果,不但加快了行军速度,而且到达指定地点时竟无一人失踪。这真是香水巧作手电筒,分子运动创奇迹啊!
【当堂检测】
1.洋葱被誉为“蔬菜皇后”。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质量很小
2.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C.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3.在下列有关叙述后的空格中,填写有关的序号。①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 ②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 ③微粒间有间隔
(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变干,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清水很快变黑了,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的微粒(水分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离酒厂很远就可闻到酒香气味,说明 。
【学习反思】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人工净化水的方法及步骤; 2.能说出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常见方法;(重点)
3.能区别纯净物与混合物;(难点) 4.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学习过程】
一、导学自习:
“早知道”:阅读课本P25—P28,想一想如何将黄泥水净化成我们可以饮用的水?
二、研习展评
【任务3】 水的人工净化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26【实验探究2-1】
演示实验:向黄泥水中加明矾
1.沉降法(静置法):加 ( ),除去 。
演示实验:过滤黄泥水
学生活动2:观察实验,归纳过滤时的操作有哪三点要领,具体是指什么?
2.过滤法:
(1)概念:过滤是分离 和 的一种操作方法。
(2)仪器: . . .
(3)操作:
想一想:(1)某同学对浑浊的黄泥水经过一次过滤后仍然浑浊,试分析原因。
(2)过滤后得到的水是纯水吗?若有异味应怎样除去?
3.吸附法:用 除去颜色.气味,活性炭起 作用。
4.杀菌法:用 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5.蒸馏法(补充):用于 和 的分离。
(1)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不同,分离组分中各物质,发生 变化。
(2) 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3)蒸馏装置:
学生活动3:阅读课本P28中的“自来水生产过程”,归纳出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取水 自来水
【任务4】硬水与软水
学生活动4:阅读课本P27“硬水与软水”,思考什么是硬水与软水?
1.硬水: ;
软水: 。
补充实验:区别硬水和软水
2.区别:用 进行鉴别,泡沫少,产生白色垢状物的水是 ;泡沫少,产生白色垢状物的水是 。
3.硬水的危害
4.硬水的软化方法:
【任务5】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
1.过滤
2.蒸馏
3.蒸发
【任务6】纯净物与混合物
学生活动5:阅读课本P27,思考什么是纯净物和混合物?
1.混合物: 。如:
2.纯净物: 。如:
【课堂练习】
1.课本P28“在线测试”
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井水 B.自来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3.两个瓶子里分别盛有蒸馏水.硬水,你用什么方法来鉴别?
【拓展阅读】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小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占
有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则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110名之后。缺水现状在我国普遍存在,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国约有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多个。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造成了我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
【当堂检测】
1.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2.下列净水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过滤 B.加明矾吸附 C.加活性炭吸附 D.加热煮沸
3.某化学科技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请完成操作中的有关问题:
(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_______,使杂质_______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再进行过滤液体:①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 。
A.烧杯 B.酒精灯 C.铁架台(带铁圈) D.试管 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盘天平 H.蒸发皿
②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棒下端接触的部分是__________层滤纸处。
③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作用。
(4)最后进行蒸馏:
①蒸馏时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 ____;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____________。
②所得蒸馏水是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检验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
化学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优秀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化学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优秀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 ,问题导学,达标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与交流,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氧气导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氧气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拓展阅读,课后练习,课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