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年)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281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年)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281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年)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281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课时训练
展开1.科学家研制出高灵敏度的CO探测器,通过颜色变化可探测空气中是否含有C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O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
B.该探测器可警示室内燃煤取暖是否安全
C.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室外
D.CO有毒,是因其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
2.熙苗在学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后,对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其中合理的是( )
A.CO2和CO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CO2和CO都有毒
C.CO2和CO都有可燃性
D.CO2和CO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3.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
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C.反应都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
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除去一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可让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
B.除去一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可让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C.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让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
5.下列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及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以任意比进行,不会影响反应速率和铜的质量
B.加热时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网罩,能使试管均匀受热,防止炸裂
C.反应物要研细混匀,使之充分接触,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措施之一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液面
6.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请回答下列关于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问题:
(1)从宏观上分析,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都是由 组成的。
(2)从微观上分析,2个CO分子和1个CO2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
②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CO、CO2都是碳的氧化物,化学性质也相同
②将CO、CO2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均变红
③CO、CO2由气态变为液态时,它们的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5)区别CO与CO2的方法是 。
7.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会以化学角度看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知识后应有的素质。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星蓝色。
(1)从物质的元素组成看,CO由 组成。
(2)从物质类别看,CO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3)从能量变化角度看,“放出大量的热”是化学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
(4)从应用化学用语角度看,"CO燃烧"可表示为在此反应中碳的化合价由+2升高为 。
(5)从微观变化角度看,"CO燃烧”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把下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8.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
9.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 )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③说明CO得到氧后的产物是CO2 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 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人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50g B.100 gC.150 gD.200 g
11.一碳化学是以一个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CO可由煤的气化得到,或从合成气中得到。
(1)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有①2C+O2 点燃 2CO;②C+ H2O 高温 CO+H2;③CO+ H2O 高温 CO2+H2。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2)合成气可通过天然气的重整得到,如CH4+H2O 一定条件 CO+ 3H2。二甲醚(CH3OCH3)可由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制得。用合成气制二甲醚时,还产生了一种可参与大气循环、常温下为液态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O与PdCl2反应产生黑色金属钯粉末(有水参加反应),用此来检测CO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CO具有 性。
12.将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 和 CO2 的质量比为( )
A.14:11B.11:14 C.7:11 D.11:7
1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与试剂,组装一套用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贮存在装置C中的CO是通过先在贮气瓶中注满水,然后通入CO,用排水法收集的。收集时,应从接口 (填“d"或“e”,下同)进气;使用CO气体进行实验时,可将水重新注人装置C中从而将CO气体排出,此时水应从 接口流入。
(2)实验时气体按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套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用接口处字母表示)。
(3)“CO还原CuO”的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的原因是 ,实验中B处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待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气的原因是 。
(4)某兴趣小组的成员取8 g氧化铜放入装置B中,通入一氧化碳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Ca(OH)2溶液的质量从100g变成104.4 g,试通过计算判断氧化铜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1)碳元素和氧元素
(2)氧原子
(3)①CO+CuO ∆ Cu+CO2;②CO2+Ca(OH)2===СаCО3↓+H2О
(4)③
(5)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为二氧化碳(合理答案均可)
7.【答案】(1)碳元素和氧元素
(2)化合物
(3)热
(4)2CO+O2 点燃 2CO2; +4
(5)
8.【答案】C
【解析】CO和CO2为化合物,O2为单质,该反应可表示为2CO+O2 C3O4 2CO2,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能有效降低CO对大气的污染;反应前后氧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四氧化三钻纳米棒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故本题选C。
9.【答案】D
【解析】题目所示的装置中,硬质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说明氧化铜失去了氧,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具有还原性;多余的一氧化碳在酒精灯上直接点燃,防止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充分利用了能源,同时也证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一氧化碳得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10.【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最终所得白色沉淀(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设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x,
C ~CaCO3
12 100
120 g×20% x
12120 g×20%=100x
x=200 g
11.【答案】(1)①;①②③
(2)2CO+4H2 一定条件 CH3OCH3+H2O
(3)CO+PdCl2 +H2O===2HCl+Pd+CO2;还原
12.【答案】A
CO2+Ca(OH)2===СаCО3↓+H2О
【解析】由44 100可知,每44份质量的CO2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0份质量的CaCO3沉淀。生成的沉淀质量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所以原混合气体中CO与CO2的质量比为(100-44):44=14:11。
13.【答案】(1)e;d
(2)ebca
(3)排尽玻璃管里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防止生成的铜又被氧化
(4)氧化铜全部参加了反应
【解析】(4)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04.4g-100 g=4.4g,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CO+CuO ∆ Cu+CO2
80 44
x 4.4 g
80 x=444.4 g
x=8 g
所以,氧化铜全部参加了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精品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1158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精品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a>,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优秀第1课时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1158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优秀第1课时课时训练</a>,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