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6 直角三角形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3051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6 直角三角形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3051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特殊三角形2.6 直角三角形教案设计
展开
2.6直角三角形
1、学会用符号和字母表示直角三角形.
2、经历“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的探讨,掌握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
3、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会运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教学重点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及其应用在以后的几何学习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证明.
一、导入新课
- 三角形内角和.
2. 等腰三角形及相关概念.
3. 小学已学习的直角三角形知识.(直角三角形及相关概念-直角边、斜边等)
学生口答后引入课题.(板书课题:2.6直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一)21世纪教育网
1.由复习得出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板书:有一个角是直角和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1世纪教育网
直角三角形表示方法:Rt⊿.21世纪教育网
由书本图例,让学生体验直角三角形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举例说明直角三角形应用)
2.合作学习:
(1)直角三角形的内角有什么特点?
(2)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学生讨论后,小结得出:
(板书)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反过来,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结论解释,与判定、性质相联系.
3.例题教学:
例1 如图,CD是Rt⊿ABC斜边上的高.请找出图中各对互余的角.
解:∵ ⊿ABC是Rt⊿.
∴ ∠A+∠B=90°
∵ CD⊥AB(已知)
∴ ⊿ACD,⊿BCD是Rt⊿.
∴ ∠A+ACD=90°,∠B+∠BCD=90°.
∵ ∠ACB=Rt∠,
∴ ∠ACD+∠BCD=90°.21世纪教育网
∴图中一共有4对互余的角,分别是∠A与∠B;∠A与∠ACD,
∠B与∠BCD ∠ACD与∠BCD.
例题小结:得到两角互余的途径.
学生操作探索:这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21世纪教育网
(给学生相应的提示:探索的内容)
由学生操作探索引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并对概念作出必要的解释.
(板书)一般地,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都等于45°(为什么?)由学生口答完成.
例2 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D是斜边BC上的高,则AD=BD=CD.请说明理由.
仿书本例题解答.
例题小结.
变式:
(1)已知,如例2图,AD=BD=CD,AD是斜边BC上的高,则AB=AC.请说明理由.
(2)已知,如例2图,AD=BD=CD,∠B=45°,则⊿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二)
1.实验操作:请学生在草稿纸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l)量一量斜边AB的长度
(2)找到斜边的中点,用字母D表示
(3)画出斜边上的中线
(4)量一量斜边上的中线的长度
让学生猜想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长度之间有何关系?
2、提出命题: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小组合作证明这个命题.
4.做一做: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等于300,则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巩固练习
课本p69课内练习.
四、课堂小结
1、 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应用的广泛性.
2、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性质中的一条)
3、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判定的一种方法)
4、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
5、 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会通过比较理解掌握相应的几何知识。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数学2.6 直角三角形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2.6 直角三角形优秀教案,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两锐角互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6 直角三角形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6 直角三角形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前瞻与后望,学习与训练,变式与解决,回顾与思考,巩固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6 直角三角形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6 直角三角形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前瞻与后望,学习与训练,变式与解决,回顾与思考,巩固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