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2 原子的结构、离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3.2 原子的结构、离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
    • 解析
      3.2 原子的结构、离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
    3.2  原子的结构、离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第1页
    3.2  原子的结构、离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第2页
    3.2  原子的结构、离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第3页
    3.2  原子的结构、离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第1页
    3.2  原子的结构、离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第2页
    3.2  原子的结构、离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学案设计,文件包含32原子的结构离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32原子的结构离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02页, 欢迎下载使用。
    3.2.1 原子的结构、离子
    考点精讲
    原子的结构
    1. 原子的结构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证明原子的可分性。

    图 3-3 原子结构模拟图

    2.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1)核电荷数指的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每个质子带一个 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2)原子不显电性,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所以质子数等于核 外电子数。
    (3)所以: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 原子种类的区分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0
    1

    6
    6
    6

    8
    8
    8

    11
    12
    11

    12
    12
    12

    17
    18
    17
    从上表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2)同一个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典型例题】 
    下列关于原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原子都含质子、中子和电子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
    D.任何原子质子数都等于电子数
    【举一反三】
    1.同一原子中,其数目不一定相同的是(  )
    A.核电荷数和中子数 B.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
    C.核电荷数和质子数 D.核外电子数和质子数
    2.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重要微粒。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升高,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3.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a与b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b与c的数目相加近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
    D.原子中a与c的质量近似相等
    【技巧方法】
    1.关于原子结构:
    ①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绝大多数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含1个质子,无中子),体积极小,密度极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②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多少,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③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④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钠原子中,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⑤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就没有中子。
    2.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3.判断是否为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一个电子层时为2)个电子的是相对稳定结构。
    4.判断化学性质是否相似:最外层电子数(只有一个电子层的除外)相同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针对训练】
    1.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 (2018·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3. (2021·北京九年级二模)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种锌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30 个质子,36 个中子,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4 B.30 C.36 D.66
    4. (2021·唐山市第五十四中学八年级月考)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中子数为50,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8 B.50 C.88 D.138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基本概念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离核近的 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所以具有不同能量的电 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分层运动。
    (2)离原子核最近的电子层为第 1 层,次之为第 2 层,依次类推为第
    3、4、5、6、7 层,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依次为 K、L、M、N、O、P、Q。
    2.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 电子层上。
    (2)每层最多容纳 2n2 个电子,最外层不能超过 8 个。
    3. 原子结构示意图
    (1)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2)常见原子结构示意图

    4. 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等化学性质极不活泼,又称惰性气体,从原子结构上观察可知,当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8(只有一层时为 2)时,为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
    (2)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时,该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该原子易得电子,从而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4时,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 容易失电子。
    (3)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典型例题】 
    (2021·长沙市·九年级期中)如图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A.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11
    B.钠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1个电子
    C.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
    D.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
    【举一反三】
    1.(2021·淄博市·九年级一模)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粒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 B.该粒子的核外电子能量相同
    C.该粒子表示的是氧原子 D.该粒子呈电中性
    2.(2021·济南·九年级一模)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属于原子
    B.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形成阴离子
    C.该元素的1个原子含有12个电子
    D.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3.(2020·武汉市六中位育中学九年级月考)下图是五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氦(He)
    氧(O)
    氖(Ne)
    镁(Mg)
    氯(Cl)





    (1)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_____。
    (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失去”或“得到”)2个电子。
    (3)镁原子和氯原子有相同的_____(填序号)。
    ①质子数②电子数③电子层数④最外层电子数
    (4)上述五种原子达到稳定结构的是_____(填名称)。
    【技巧方法】
    1.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原子之父”的美誉。
    主要观点: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原子模型:铅球模型。
    2.汤姆森:发现了电子的存在,认为原子是可分的。主要观点:在球体内充斥着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原子模型:西瓜模型或叫“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
    3.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观察到绝大多数α粒子通过,一少部分α粒子方向发生了偏转,极少数的粒子被反弹。
    实验解释:绝大多数α粒子通过,说明原子中存在着很大的空间,是电子的运动空间。一少部分α粒子方向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核带正电。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
    原子模型:行星模型。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的主要观点:原子是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原子核:处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质量占原子绝大部分、体积非常小(如原子为10层大楼大小,原子核约为樱桃大小)。核外电子带负电荷、质量可以忽略、运动空间相对较大、时刻围绕原子核在做高速运转。
    4.原子和分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的提出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原子的结构的认识是逐渐发展的。
    【针对训练】
    1.(2021·云南昆明市·九年级其他模拟)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微粒有10个质子 B.②表示离子
    C.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D.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2.(2021·四川成都市·九年级其他模拟)下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③⑤ B.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②③
    C.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⑤ D.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的原子是①
    3.(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九年级一模)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③④⑥对应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C.①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③属于阴离子
    离子
    1. 离子的形成
    (1)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 个的原子为了达到稳定结构就很容易得到电子,得电子后变成了离子。则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从而原子带上了负电,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2)反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个的原子就很容易失去电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从而原子带上了正电,如图所示:

    2. 离子的定义
    (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 Cl- 、 Cu2+ 、SO42−等。
    (2)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按照一定的个数比例组成的整体,在一般的化学反应中,作为一 个整体参与反应,常见的原子团离子如下表所示:
    符号
    OH+
    NO3-
    CO32-
    SO42-
    NH4+
    名称
    氢氧根
    硝酸根
    碳酸根
    硫酸根
    铵根
    3. 离子的分类与书写
    (1)离子的形成与分类

    ①表示方法:
    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 在后。离子带 1 个单位的正电荷或 1 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如:阳 离子:Na+、Mg2+、Al3+等;阴离子: Cl- 、SO42−等。
    ②含义:镁离子(Mg2+)中数字“2”的意义表示 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
    【典型例题】 
    镁原子和镁离子相比较,结构上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不同
    【举一反三】
    1.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离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电子数
    C.原子核的质量约等于电子的质量
    D.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2.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均达到稳定结构 B.④表示Cl﹣
    C.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D.③④可形成化合物NaCl
    3.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Fe2+>Fe3+
    B.原子得失电子变为离子电子层数不一定变化
    C.Mg2+的核外电子排布和Ne原子相同,属于第二周期元素
    D.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针对训练】
    1.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们的阳离子Xm+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核电荷数为(  )
    A.m+n+a B.m﹣n﹣a C.a﹣m﹣n D.m+n﹣a
    2.树林中含有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一种负氧离子(O2﹣)的一个原子团是由一个O2分子俘获了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形成的微粒,每个O2﹣中共含有的电子数为(  )
    A.8 B.9 C.16 D.17
    3.(2021·湖南长沙市·九年级期末)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湿衣服晾干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B.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是分子体积变小的结果
    C.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钠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2020·内蒙古乌海市·九年级期中)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共有____种元素的粒子,达到稳定结构的有____(填序号)。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下同),表示的阴离子是_____。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当a=___时,该粒子是原子;当a=11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
    5.(2021·重庆九年级期末)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m=13,则该粒子所对应的元素符号为_____;
    (2)若m=17,n=8,则该粒子是_____(填序号)。
    ①原子 ②阳离子 ③阴离子
    (3)若该粒子处于稳定状态,且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
    (4)若该粒子是原子,且化学性质与氮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则m=_____。
    相对原子质量
    1. 构成原子的微粒的质量
    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粒子种类
    质量
    质子
    1.6726×10-27kg
    中子
    1.6749×10-27kg
    电子
    质子质量的 1/1836
    由表可知,1 个氢原子的质量为 1.67×10-27kg,1 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2.657×10-26kg。由于原子质量 数值太小,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质量。
    2. 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以标准碳-12 原子(原子核中含有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它原子 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 Ar。
    (2)公式: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r =,如 1 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2.657×10-26kg,1 个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单位: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为 1,一般不写。
    (4)说明:由于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即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中子数;另外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氧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为 16。
    【典型例题】 
    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一般是g
    B.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真实质量也越大
    C.是一个原子的真实的质量
    D.是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举一反三】
    1.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kg,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2.已知某氮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4.有一种金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金原子的质量为(  )
    A.g B. C.g D.

    考点达标
    1.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  )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⑤⑥
    2.下列各种微粒,不带电的是(  )
    A.原子 B.电子 C.质子 D.原子核
    3.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在宇宙中存在的一种天体,2019年4月10日人类发布了首张黑洞照片(如图)。其形成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形成:恒星在灭亡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塌缩,巨大的压力使电子被压入原子核中,并与质子结合为中子。当这一过程完成后,形成一个由中子构成的密实星体﹣﹣中子星。当恒星的质量大到使塌缩过程无法停止时,中子会被“碾碎”,最终会形成一个密度无限大,引力大到光都无法逃逸的天体﹣﹣黑洞。根据以上描述,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B.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元素的原子可以转化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
    C.中子星由中子组成,密度巨大
    D.无论是在中子星还是黑洞中,物质间的变化仍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元素周期表揭示万物秩序,它是按原子的质子数排列而成的。原子的质子数等于(  )
    A.中子数 B.电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5.如图为原子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〇”、“。”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6.德国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种锡和硫磺的化合物,能够将红外线转变成为可见光线。该化合物中含有S2﹣等微粒,已知S的原子序数为16,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是(  )
    A.S2﹣是一种原子
    B.1个S原子共含有32个质子
    C.S原子一定含有16个中子
    D.1个S2﹣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7.在Fe、Fe2+、Fe3+三种微粒中,一定相同的是(  )
    A.化学性质 B.核外电子数 C.核电荷数 D.所带电荷数
    8.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下列这些微粒中,不会引起极光的是(  )
    A.α粒子(氦的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9. 2019 年 5 月,英国科学家利用稀有化学元素镅成功点亮了一只小灯泡,该实验的成功为接下来在太空电池中使用镅奠定了基础。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1,核外电子数为 95,则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95 B.146 C.241 D.336
    10.原子和离子既有联系又有差别,下列对于同元素原子和离子差别表述错误的是(  )
    A.原子整体上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
    B.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
    C.很多离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而原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除外)一般不是相对稳定的结构
    D.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巩固提升
    11.铀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已知有一种铀原子中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43 B.92 C.235 D.51
    12.我国的“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零的突破。月球背面有着极为优异的“氦﹣3”(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能较好地解决能源危机。下列关于氦﹣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B.常温时该元素化学性质很活泼
    C.氦﹣3与氦﹣4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其元素符号为Ha
    13.有两种粒子,他们的核内质子数不相等,核外电子数相等,这两种粒子不可能是(  )
    ①不同元素的原子 ②不同的分子 ③分子和离子 ④不同的离子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已知在某原子中共有的粒子数为40,其中不带电的粒子数为14,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54 B.13 C.27 D.26
    15.对于Fe、Fe2+、Fe3+三种微粒的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①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②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三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⑥属于同一元素。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16.氯化钠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每个Na+同时吸引6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6个Na+,结构向空间拓展形成晶体,所以晶体中Na+数目与Cl﹣数目之比为1:1,晶体结构单元如图,则在氯化钠的晶体中每个Na+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个数为(  )

    A.6 B.4 C.12 D.8
    17.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   ,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   的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   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18.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粒子中:
    (1)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是   。
    (2)带正电的微粒是   。
    (3)同位素的氕、氘和氚原子具有不同的   。
    (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   。
    (5)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
    19.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失去了电子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
    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了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1)生成物氯化钠的所带电荷情况是   (选填”带正电荷”或负电荷”或”呈电中性”);
    (2)从燃烧的条件分析,与金属钠能在氧气中燃烧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
    20.(2019春•苍南县期中)(1)汤姆生最早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发现的这一粒子是   。
    (2)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上述结论是很卢瑟福在用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右图为该实验示意图。请简要说明图中哪些现象可以作为支持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证据。   。
    (3)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可多选)。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相关学案

    初中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设计,文件包含112物质的性质-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112物质的性质-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课题1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课题1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31分子和原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31分子和原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导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导学案,文件包含43水的组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43水的组成-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