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怎样滚得远 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2952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11怎样滚得远 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2952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设计
展开8.11怎样滚得远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是物体滚得比较远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吗?
你从中读出哪些数学信息?
(二)讲授新课
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得远一些?
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
用木板搭成一个斜坡,使斜坡与地面成30°角。
将圆柱形物体放在斜坡的顶上。
轻轻松开手,让物体自动往下滚。
④等物体停止滚动后,量出它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
反复做几次这样的实验,测量并记录每次滚动的距离,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记录好数据,填好表格:
实验记录:斜坡与地面成30°角
把木板分别搭成与地面成45°和60°角的斜坡,进行同样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的结果。
实验记录:斜坡与地面成45°角
实验记录:斜坡与地面成60°角
各小组自己选择一个角度试一试,并记录实验结果。
(三)重难点精讲
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
完成后,师生交流结果,
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不同,物体滚动的距离也不同。当地面与斜坡形成的角度是45°时,滚得最远。
(四)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究,说说你的收获。
①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不同,物体滚动的距离也不同。
②做几次同样的实验,再求平均数,得到的结论更可靠。
③很多生活现象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释。
(五)随堂检测
1、下面是华江果品店某星期5天卖出苹果、橘子情况的统计。
(1)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和橘子各多少箱?
(2)哪几天卖出的苹果箱数超过平均数?卖出的橘子呢?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五个同学积极向汶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捐赠图书,分别捐了83本,92本,70本,103本,82本,平均每人捐赠图书多少本?
3、陈明看一本故事书,前三天平均每天读11页,后四天平均每天读18页,陈明这七天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六、板书设计
怎样滚得远
①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不同,物体滚动的距离也不同。
②做几次同样的实验,再求平均数,得到的结论更可靠。
③很多生活现象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释。
七、作业布置
1、选择一个体质健康测试项目进行调查,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
2、预习第100、101页的有关内容。
八、教学反思
数学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生讨论,示范演示,生生合作,自主实验,联系生活,拓展应用,回顾反思,评价总结,课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