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时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时卷01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时卷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 )
    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2.魏晋以来,佛道两教在哲理及人精神安顿方面有很强的优势,社会影响力广泛,儒学面临严重挑战。唐末五代,政权更迭,割据势力混战,违背儒家伦常的行为则层出不穷。这表明当时儒学( )
    A.受到佛道两教的挑战 B.纲常礼教遭到破坏
    C.理论存在严重的局限 D.正统地位已经丧失
    3.581年,隋文帝“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于是“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隋文帝倡佛主要是为了( )
    A.缓和社会矛盾以扩大统一 B.加强中央集权以巩固大一统
    C.抑制儒学以对抗南方政权 D.稳定社会以实现思想的统一
    4.《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时,“自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这一景象说明当时( )
    A.经济交流消除了民族隔阂 B.区域间经济交流频繁
    C.中国的商品得到西方青睐 D.丝绸之路已全面畅通
    5.玄学的代表王弼(226-249年)认为“崇仁义,愈致斯伪……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才是治国根本,故应当“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魏晋士人崇尚“无为”反映出当时( )
    A.门阀制度受到抨击 B.儒学面临信仰危机
    C.无为而治成为主流 D.三教合一趋势显现
    6.南朝时,梁武帝诏令:“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化迹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据此,可知( )
    A.儒学正统地位受冲击 B.外来思想已居于主导
    C.儒佛道开始出现融合 D.儒学的正统地位稳固
    7.盛唐的边塞诗有丰富的意象,较为常见的有大漠、霜雪、天山、玉门关、阴山、黄河、金鼓、旌旗、烽火、长云、羌笛、琵琶、雁飞鹰扬、马鸣风萧等。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 B.藩镇割据的负面影响
    C.中外文化交流较频繁 D.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8.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反映的是作者( )
    A.忧国忧民的情怀 B.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
    C.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 D.寄托自己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9.白居易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的诗广泛流传于国内及新罗、日本等国。据此可知,白居易( )
    A.延续了《诗经》艺术风格 B.适应了唐朝市井生活需要
    C.借鉴了《离骚》创作手法 D.擅长描摹风俗和人生世情
    10.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观原因是( )
    A.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B.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
    C.汉字自身的丰富与发展 D.汉末以来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11.唐朝吴道子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得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绘画( )
    A.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 B.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C.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 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
    12.魏晋至隋唐时期,佛寺和寺塔的建筑成为社会重要的建筑活动,这些佛教建筑风格最初受印度的影响,但不久之后的佛寺从布局到建筑本身的阁楼、密檐、雕墙粉壁等都发展成了中国的民族形式。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
    A.佛教思想中国化 B.中外文化的融合
    C.建筑艺术的创新 D.民族风格的传承
    13.下图为宋代苏轼的书法作品《寒食帖》,下列对该贴字体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非真非草,行云流水
    B.写意奔放,风卷残云
    C.方正平直,循乎法度
    D.笔画圆匀,形体修长
    14.《唐六典》中记载:“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以消息引导之法,以除人八疾:一日风,二日寒,三曰暑,四日湿,五日饥,六日绝,七日劳,八臼逸。”材料反映了唐代( )
    A.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医疗体系 B.中医按摩疗法注重实用功效
    C.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中医依赖 D.中医理念和治疗领先于世界
    15.9世纪朝鲜人崔致远在《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安接邻》中有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始建于14世纪的景福宫是朝鲜王朝的王宫,位于韩国首都首尔,景福宫的结构和样式是中国皇宫的翻版……上述材料说明( )
    A.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和传播 B.朝鲜的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C.外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动力 D.中国的先进文化已经扩展到了全世界
    16.考古工作者在很多隋唐遗址中发现了当时外国的货币,如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东罗马金币、阿拉伯金币和日本的“和铜开珎”银币。佛教通过中国传到日本和朝鲜。阿拉伯人创立的伊斯兰教、波斯人创立的摩尼教、基督教的一个支派景教,也都在唐朝时传入中国。这些现象表明隋唐时期(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 B.佛教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 D.儒家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
    二、材料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同时“五胡”内迁,建立众多的少数民族政权,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随着“五胡”内迁,北方人口也大量迁移到南方,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这一时期,士族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门阀社会,同时为了能够把持朝政以及文化的传递,开始家庭培养各种人才来保持自家家族的长久不衰。在这一时期官学衰微,门阀士族等世家大族更为注重的是家庭教育,承担了儒学思想的重担,能够在这个混乱的时期把文化传承下来。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2)魏晋南北朝虽然是一个乱世,但文化、军制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请列举三个史实予以说明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玄奘(602-664),洛州缑氏人,从小聪明颖悟,对佛学非常感兴趣,13岁剃度为僧,学习佛法。他在国内遍访佛门高僧名师,感到所说纷杂,难得定论,决心到天竺(印度)学习。627年,他离开长安,历尽艰难险阻到达天竺,师从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潜心研究佛法。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在弘福寺共主持翻译佛教经论74部,1300多万字,是中国翻译史上翻译最多的人。他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翻译水平之高,为后代的学者所叹服。玄奘还将印度本土已经失传的《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回印度,并将《老子》译成梵文,传到印度。由他口述,门徒记录,写成的《大唐西城记》,记载了他亲身游历过的110个国家,以及他听说的28个国家的山川形势、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等,是研究中亚、南亚等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资料。
    ——摘编自王岳川主编的《一生要读知的100位中国名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玄奘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简析玄奘取得功绩的主观因素。
    参考答案
    1——16:ACABB AACAB BBABA C
    17.(1)分裂割据,政权更迭频繁;复杂的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加强;人口大量迁移,南方经济得到开发;世家大族势力强大;文化的多元化
    (2)田园诗;祖冲之的圆周率;三省六部制;史学典籍《后汉书》等
    18.(1)促进佛教文化的传播;对我国翻译史产生重大影响;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保存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成为中印两国共同的文化遗产。
    (2)聪明颖悟;志向坚定;潜心研究;才学过人。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