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导学案
展开1.直线与圆有三种位置关系
2.直线Ax+By+C=0与圆(x-a)2+(y-b)2=r2的位置关系及判断
思考:用“代数法”与“几何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 “几何法”与“代数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路来判断的.“几何法”更多地侧重于“形”,更多地结合了图形的几何性质;“代数法”则侧重于“数”,它倾向于“坐标”与“方程”.
1.直线3x+4y-5=0与圆x2+y2=1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无法判断
B [圆心(0,0)到直线3x+4y-5=0的距离d= eq \f(|-5|,\r(32+42))=1. ∵d=r,∴直线与圆相切.选B.]
2.设A,B为直线y=x与圆x2+y2=1的两个交点,则|AB|=( )
A.1 B. eq \r(2)
C. eq \r(3) D.2
D [直线y=x过圆x2+y2=1的圆心C(0,0),则|AB|=2.]
3.圆心在原点上且与直线x+y-2=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
x2+y2=2 [圆的半径就是原点到直线x+y-2=0的距离,
∴r=d= eq \f(|-2|,\r(2))= eq \r(2).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2.]
4.直线x+2y=0被圆C:x2+y2-6x-2y-15=0所截得的弦长等于________.
4 eq \r(5) [由已知圆心C(3,1),半径r=5.又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d= eq \f(|3+2|,\r(5))= eq \r(5),则弦长=2 eq \r(r2-d2)=4 eq \r(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1】 已知直线方程mx-y-m-1=0,圆的方程x2+y2-4x-2y+1=0.当m为何值时,圆与直线:
(1)有两个公共点;
(2)只有一个公共点;
(3)没有公共点.
[解] 法一:将直线mx-y-m-1=0代入圆的方程化简整理得,
(1+m2)x2-2(m2+2m+2)x+m2+4m+4=0.
∵Δ=4m(3m+4),
(1)∴当Δ>0时,即m>0或m<- eq \f(4,3)时,直线与圆相交,即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
(2)当Δ=0时,即m=0或m=- eq \f(4,3)时,直线与圆相切,
即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3)当Δ<0时,即- eq \f(4,3)
法二:已知圆的方程可化为(x-2)2+(y-1)2=4,
即圆心为C(2,1),半径r=2.
圆心C(2,1)到直线mx-y-m-1=0的距离
d= eq \f(|2m-1-m-1|,\r(1+m2))= eq \f(|m-2|,\r(1+m2)).
(1)当d<2时,即m>0或m<- eq \f(4,3)时,直线与圆相交,
即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
(2)当d=2时,即m=0或m=- eq \f(4,3)时,直线与圆相切,即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3)当d>2时,即- eq \f(4,3)
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判断的三种方法
(1)几何法: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的大小关系判断.
(2)代数法:根据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数来判断.
(3)直线系法:若直线恒过定点,可通过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是过定点的直线系.
eq \a\vs4\al([跟进训练])
求实数m,使直线x-my+3=0和圆x2+y2-6x+5=0.
(1)相交;(2)相切;(3)相离.
[解] 圆的标准方程为(x-3)2+y2=4,圆心为(3,0),半径为r=2,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eq \f(6,\r(1+m2)).
(1)若直线与圆相交,则d<r,
即 eq \f(6,\r(1+m2))<2,
解得m<-2 eq \r(2)或m>2 eq \r(2).
(2)若直线与圆相切,则d=r,
即 eq \f(6,\r(1+m2))=2,
解得m=-2 eq \r(2)或2 eq \r(2).
(3)若直线与圆相离,则d>r,
即 eq \f(6,\r(1+m2))>2,
解得-2 eq \r(2)<m<2 eq \r(2).
求圆的切线方程
【例2】 过点A(4,-3)作圆(x-3)2+(y-1)2=1的切线,求此切线方程.
思路探究: eq \x(确定点A在圆外)→ eq \x(判断切线条数)
eq \(―――――――――――――→,\s\up9(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r)) eq \x(求切线方程)
[解] 因为(4-3)2+(-3-1)2=17>1,
所以点A在圆外,故切线有两条.
①若所求直线的斜率存在,设切线斜率为k,
则切线方程为y+3=k(x-4),即kx-y-4k-3=0.
设圆心为C,
因为圆心C(3,1)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1,
所以 eq \f(|3k-1-3-4k|,\r(k2+1))=1,即|k+4|= eq \r(k2+1),
所以k2+8k+16=k2+1,解得k=- eq \f(15,8).
所以切线方程为- eq \f(15,8)x-y+ eq \f(15,2)-3=0,
即15x+8y-36=0.
②若直线斜率不存在,
圆心C(3,1)到直线x=4的距离为1,
这时直线x=4与圆相切,所以另一条切线方程为x=4.
综上,所求切线方程为15x+8y-36=0或x=4.
1.本例中若将点“A(4,-3)”改为“A(2,1)”,则结果如何?
[解] 因为(2-3)2+(1-1)2=1,
所以点A(2,1)在圆上,从而A是切点,
又过圆心(3, 1)与点A的直线斜率为0,
故所求切线的方程为y=1.
2.若本例的条件不变,求其切线长.
[解] 因为圆心C的坐标为(3,1),
设切点为B,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AC|= eq \r((3-4)2+(1+3)2)= eq \r(17),
又|BC|=r=1,
则|AB|= eq \r(|AC|2-|BC|2)= eq \r((\r(17))2-12)=4,
所以切线长为4.
圆的切线的求法
(1)点在圆上时:
求过圆上一点(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先求切点与圆心连线的斜率k,再由垂直关系得切线的斜率为- eq \f(1,k),由点斜式可得切线方程.如果斜率为零或不存在,则由图形可直接得切线方程x=x0或y=y0.
(2)点在圆外时:
①几何法:设切线方程为y-y0=k(x-x0).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可求得k,也就得切线方程.②代数法:设切线方程为y-y0=k(x-x0),与圆的方程联立,消去y后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Δ=0求出k,可得切线方程.
特别注意:切线的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不要漏解.
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
[探究问题]
1.已知直线l与圆相交,如何利用通过求交点坐标的方法求弦长?
[提示] 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解出交点坐标,再利用|AB|= eq \r((x2-x1)2+(y2-y1)2)求弦长.
2.若直线与圆相交、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如何求弦长?
[提示] 通过半弦长、弦心距、半径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求得弦长l=2 eq \r(r2-d2).
【例3】 求直线l:3x+y-6=0被圆C:x2+y2-2y-4=0截得的弦长.
思路探究:法一: eq \x(求圆心半径) eq \(―――→,\s\up9(勾股定理))
eq \x(弦心距,半弦长和半径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求解)
法二: eq \x(求交点坐标) eq \(―――――――――→,\s\up9(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 eq \x(求弦长)
[解] 法一:圆C:x2+y2-2y-4=0可化为x2+(y-1)2=5,
其圆心坐标为(0,1),半径r= eq \r(5).
点(0,1)到直线l的距离为d= eq \f(|3×0+1-6|,\r(32+12))= eq \f(\r(10),2),
l=2 eq \r(r2-d2)= eq \r(10),所以截得的弦长为 eq \r(10).
法二:设直线l与圆C交于A、B两点.
由 eq \b\lc\{(\a\vs4\al\c1(3x+y-6=0,,x2+y2-2y-4=0,))得交点A(1,3),B(2,0),
所以弦AB的长为|AB|= eq \r((2-1)2+(0-3)2)= eq \r(10).
若本例改为“过点(2,0)的直线被圆C:x2+y2-2y-4=0截得的弦长为 eq \r(10),求该直线方程”,又如何求解?
[解] 由例题知,圆心C(0,1),半径r= eq \r(5),又弦长为 eq \r(10), 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d= eq \r(r2-\b\lc\(\rc\)(\a\vs4\al\c1(\f(\r(10),2)))\s\up10( )2)= eq \r(5-\f(5,2))= eq \f(\r(10),2).
又直线过点(2,0),知直线斜率一定存在,
可设直线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y=k(x-2),
所以d= eq \f(|-1-2k|,\r(k2+1))= eq \f(\r(10),2),解得k=-3或k= eq \f(1,3),
所以直线方程为y=-3(x-2)或y= eq \f(1,3)(x-2),
即3x+y-6=0或x-3y-2=0.
求弦长常用的三种方法
(1)利用圆的半径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弦长l之间的关系 eq \b\lc\(\rc\)(\a\vs4\al\c1(\f(1,2)l)) eq \s\up10(2)+d2=r2解题.
(2)利用交点坐标,若直线与圆的交点坐标易求出,求出交点坐标后,直接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弦长.
(3)利用弦长公式,设直线l:y=kx+b,与圆的两交点(x1,y1),(x2,y2),将直线方程代入圆的方程,消元后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弦长l= eq \r(1+k2) |x1-x2|= eq \r((1+k2)[(x1+x2)2-4x1x2]) ,
或l= eq \r(1+\f(1,k2)) |y1-y2|
= eq \r(\b\lc\(\rc\)(\a\vs4\al\c1(1+\f(1,k2)))\b\lc\[\rc\](\a\vs4\al\c1((y1+y2)2-4y1y2))) .
1.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会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解决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综合问题.难点是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进行大小比较;二是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数.两者相比较,前者较形象、直观,便于运算.
3.与圆有关的弦长、切线问题常利用几何法求解,体现了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但注意验证所求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的情形,避免漏解.
1.直线3x+4y+12=0与圆(x-1)2+(y+1)2=9的位置关系是( )
A.过圆心 B.相切
C.相离 D.相交但不过圆心
D [圆心坐标为(1,-1),圆心到直线3x+4y+12=0的
距离为d= eq \f(|3-4+12|,\r(32+42))= eq \f(11,5)<r=3.又点(1,-1)不在直线3x+4y+12=0上,所以直线与圆相交且不过圆心.选D.]
2.若直线y=x+a与圆x2+y2=1相切,则a的值为( )
A.2 B.± eq \r(2)
C.1 D.±1
B [由题意得 eq \f(|a|,\r(2))=1,所以a=± eq \r(2),故选B.]
3.求过点(1,-7)且与圆x2+y2=25相切的直线方程.
[解] 由题意知切线斜率存在,设切线的斜率为k,则切线方程为y+7=k(x-1),
即kx-y-k-7=0.∴ eq \f(|-k-7|,\r(k2+1))=5,
解得k= eq \f(4,3)或k=- eq \f(3,4).
∴所求切线方程为y+7= eq \f(4,3)(x-1)或y+7=- eq \f(3,4)(x-1),
即4x-3y-25=0或3x+4y+25=0.
学 习 目 标
核 心 素 养
1.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2.会用代数法和几何法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3.会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提升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的数学学科素养.
位置关系
交点个数
相交
有两个公共点
相切
只有一个公共点
相离
没有公共点
位置关系
相交
相切
相离
公共点个数
两个
一个
零个
判定方法
几何法: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eq \f(|Aa+Bb+C|,\r(A2+B2))
d<r
d=r
d>r
代数法:由 eq \b\lc\{(\a\vs4\al\c1(Ax+By+C=0,,(x-a)2+(y-b)2=r2))
消元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
Δ>0
Δ=0
Δ<0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4.1 圆的方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4.1 圆的方程学案设计,共6页。
高中人教版新课标A4.3 空间直角坐标系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新课标A4.3 空间直角坐标系学案及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