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品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六课 师生之间师生交往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6.2《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课题 | 6.2《师生交往》 | 单元 | 第三单元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级 | 七年级 |
学习 目标 | 1、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了解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3、掌握化解师生分歧的方法与技巧,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4、主动增进师生情感,能够关心老师、理解体谅老师; 5、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6、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 ||||||
重点 | 教学相长,怎样尊重老师; | ||||||
难点 | 处理好与老师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播放视频《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想想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二节 师生交往 |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 视频导入,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
讲授新课 |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 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 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65-70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1、 “教学相长”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3、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4、怎样做到与老师“教学相长”? 5、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 6、为什么师生要彼此尊重? 7、怎样和老师成为朋友? 8、在师生交往中,怎样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 9、为什么要尊敬老师? 三、师生合作探究 (一) 教学相长 探究一:P65运用你的经验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回想你与老师交往的场 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请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点拨: 如:在学习中,老师扮演引导者 角色;在参加集体活动时,老师扮演组织者角色;在课外交往中,老师扮演着陪伴者, 朋友的角色,等等。 探究二:知识拓展 《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释义 (2)你能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学相长的含义) 点拨: (1)原意是说,学的人通过学习知道自己不足,教的人通过教别人知道自己还有难点,然后都再去进一步钻研,所以无论学的人还是教的人都能通过教学过程得到提高。 现指教和学两方面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①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②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③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探究三:P66阅读感悟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含义是什么? 点拨: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要因为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就不敢质疑老师的观点,而是要以客观、理性、严谨的态度去追求真理。 探究四:P67探究与分享 (1)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 (2)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 点拨: (1)语文老师的表扬是对自己的肯定、 鼓励和期待,有助于激励我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数学老师的批评是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2)我会对小奇说,不要在上课时写小说,这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是不尊重老师劳动的表现。我会建议他在学习之余再进行文学创作,等等。 探究五:播放视频《循循善诱,如沐春风——回顾电影中的师生情》 怎样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点拨: (1) 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2)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3)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探究六:P67阅读感悟 你有什么感悟? 点拨: (1)面对老师的要求和批评,要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探究七:播放视频《严师出高徒!只因训练失误女排教练郎平罚丁霞“救球滚”20次》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 (1)严师出高徒,终于明白冠军有多么来之不易,也终于明白,作为中国女排的精神领袖,郎平在训练这群年轻姑娘时,是多么的用心和严格。 (2)郎平对队员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她都要求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一丝不苟的对待。 探究八:知识拓展 (1)女排精神及其表现 (2)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点拨: (1)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 具体表现: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2)①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②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③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④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探究九:问题探究 怎样理解“教学相长”? 点拨: (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二)亦师亦友 探究一:播放视频《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片段》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 点拨: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探究二:P68探究与分享 (1)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2)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3)为什么师生要彼此尊重? 点拨: (1)启发:我们要尊重老师,刻苦学习,听从老师的教导,等等。 (2)还要尊重他,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3)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探究三:P69相关链接 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点拨: 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修养。 探究四:P69方法与技能 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点拨: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变。如果是老师的原因,要思考怎样与老师沟通。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相信老师的善意,愿意理解老师,做到有理恰当表达,无理主动认错。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主动找老师交换意见,清晰、冷静、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师生问的矛盾多因沟通方式不当引发。要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尊重、关心老师。 探究四:播放视频《亦师亦友,我和老师做朋友》 (1)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怎样和老师成为朋友?) (2)在师生交往中,怎样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 点拨: (1)①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②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③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2)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②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交往中发生的矛盾 。 ③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探究五:问题探究 为什么要尊敬老师? 点拨: (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4)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
学生自学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学生讨论发言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学生讨论发言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学生讨论发言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学生讨论发言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学生讨论发言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学生讨论发言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学生讨论发言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学生讨论发言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学生讨论发言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学生讨论发言
|
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
当堂达标 | 见课时训练 | 认真做题,同桌互改 |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课堂小结 | 老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老师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还在于榜样育人。老师教书育人,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其他方式无法取代的。 |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 归纳知识 |
板书 | 师生交往 一、教学相长 二、亦师亦友 |
|
|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师生交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师生交往教案设计,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师生交往教学设计,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六课 师生之间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六课 师生之间师生交往教学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