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1.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能观察到( )
A. 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B. 均匀的变黑
C. 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 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
2.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实验室不必备有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B. 浓硫酸沾到皮肤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 化学实验室空间较小,易燃易爆物跟其他物质可混存
D. 一切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均不要进行
3.走进化学实验室,你会看到摆放有序的各种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固体药品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 )
A. 广口瓶
B. 细口瓶
C. 烧杯
D. 集气瓶
4.分析人体从鼻孔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
B. 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
C. 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
D.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
5.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 )
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A. ①③
B. ②
C. ①②
D. ③
6.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下列做法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 )
A. 实验前检查仪器和用品是否齐全
B. 取用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 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D. 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需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
7.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8.若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再加热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回原处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②①
9.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 药匙
B. 纸槽
C. 玻璃棒
D. 镊子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1.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 )
A. 防止试剂腐蚀胶管
B. 防止试剂腐蚀皮肤
C. 防止试剂挥发
D. 防止液体流出
12.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
A. 逻辑推理
B. 大气探测
C. 化学实验
D. 精确运算
13.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 )
A. 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
B. 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
C. 手持试管,应垂直拿稳
D. 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14.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橡皮塞旋进容器口
B. 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
C. 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
D. 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
15.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白色
B. 难溶于水
C. 可燃性
D. 易撕碎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这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气体。此金属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并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过一会儿小球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
请你阅读后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说明反应中是否有能量变化。
(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量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组装一套实验装置,仪器装配的顺序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
18.下列是关于酒精的文字叙述: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多种物质;④易燃烧;⑤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酒精在灯芯燃烧时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___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_______
(5)描述酒精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
19.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21.小明同学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他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瓶口处,移开玻璃片,将小木条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
(2)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温度越高,火柴梗炭化的越快,故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2.【答案】B
【解析】A.化学实验中也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所以化学实验室也要有防火器材,故A错误;
B.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会腐蚀衣物,木材,纸张,皮肤等有机物,所以要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弱碱性的碳酸氢钠溶液来中和,故B正确;C.任何条件下易燃易爆物都不可跟其他物质混存,故C错误;D.化学实验中产生有毒气体,可以采取封闭式体系进行,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根据药品的特点和在实验中的观察会发现广口瓶和细口瓶用于保存药品,根据便于取用和它们的状态,一般固体保存在广口瓶中,液体保存在细口瓶中。广口瓶保存固体药品,取用方便,故答案应选A;细口瓶保存液体药品,便于倾倒;烧杯不用于保存药品,烧杯用于溶解、加热等操作;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或储存气体,不用于保存药品。
4.【答案】C
【解析】A、根据吸入空气的成分比较可以知道,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故A结论正确;
B、通过生物学原理,我们知道,人体吸入的氧气不仅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还参与构成细胞,交换二氧化碳,并分解有机物,因而只有部分进入血液中,故B结论正确;
C、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氮气仍为78%,而氧气为16%,CO2为4%,两者的体积之和仍小于原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因而当稀有气体的体积不变时,其体积分数仍然会增大,因而呼出气体中稀有气体体积分数的增加并非是体积增大,而是其占的比例增大,故C结论错误;
D、比较呼出的气体中的数据可以知道:二氧化碳占呼出气体的4%,而呼出气体中的水汽最多占1%,小于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故D结论正确。
5.【答案】B
【解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①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故只有②说法正确。
6.【答案】B
【解析】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违背实验规则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实验前要检查仪器用品,实验后,要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需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故A、C、D的做法均符合实验室规则;实验中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故答案应选B。
7.【答案】A
【解析】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空放在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到试管内;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读数会偏大,仰视读数,读数会偏小。
8.【答案】C
【解析】若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再加热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首先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回原处,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所以答案应选C。
9.【答案】C
【解析】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粉末状的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块状固体药品通常用镊子夹取,不会用到玻璃棒。所以答案应选C。
10.【答案】C
【解析】A项中瓶盖应倒放在桌面上;B项不能直接将块状固体放进试管中;D项应该选用10 mL量筒来量取9.3 mL液体,这样误差最小,另外视线也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
所以答案应选C。
11.【答案】A
【解析】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防止试剂腐蚀胶管,所以答案应选A。
12.【答案】C
【解析】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方法很多,如计算、探测、推理、假设等,但是基本手段还是实验。化学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3.【答案】D
【解析】取用液体药品时,手拿试剂瓶,标签应朝向手心,故A选项错;试剂瓶口与试管口要紧挨着,以防倒洒,故B错;手持试管,应稍微倾斜,故C错;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所以答案应选D。
14.【答案】C
【解析】橡皮塞应旋进容器口;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故A、B、D的选项都正确。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也应该旋进橡皮塞,而不能压进橡皮塞孔中,以免造成玻璃仪器的破裂。所以答案应选C。
15.【答案】C
【解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纸的颜色、溶解性、易撕碎均属于物理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是需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16.【答案】(1)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小;(2)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气体,放出热量;(3)反应中放出热量
【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是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小;金属钠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气体,并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说明金属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是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气体,放出热量;
17.【答案】从下至上,从左到右
【解析】组装一套实验装置,仪器装配的顺序是按照从下至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18.【答案】(1)①②③ (2)④ (3)⑥ (4)⑦ (5)⑤
【解析】本题需把握好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都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酒精易燃烧属于化学性质。
19.【答案】(1)光合 (2)左移 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
【解析】(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可使瓶内的植物因接触不到阳光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以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2) 由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左移。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使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0.【答案】A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B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
【解析】A可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以进行对比实验。
B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以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时,由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较多,所以玻璃片会出现水雾,而另一片上不出现。
21.【答案】(1)氮气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明确实验设计的内容。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又不参与呼吸作用,因此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较多的氮气;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
初中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