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
展开用所学化学知识解读图片
1.熟记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会用控制变量 的原理,探究燃烧的条件。2.认识常见的燃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3.了解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4.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和勇于同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下图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____________。(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______。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 ②温度降低 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④蜡烛着火点改变(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是__ 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磷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破坏可燃物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 个,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
2.隔绝氧气(或空气)
【讨论交流】请你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解释以下事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木柴燃烧更充分
【主题训练1】1.内蒙古草原引发大火,消防官兵设置隔离带灭火,依据的原理是( )A.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B.移走可燃物C.隔绝氧气D.便于消防官兵通行
2.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B.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立即加入青菜灭火C.液化气、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4.某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剧烈燃烧,过一会儿,燃烧匙内火焰熄灭。接着立即从集气瓶中取出燃烧匙,熄灭的红磷又复燃了。(1)请你分析红磷复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2)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灭明火后,还要继续洒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红磷又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且温度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继续洒水,可进一步降低温度,使其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防止重新燃烧
1.生产、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墙。厂房和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静电消除设备,消防器材必须齐备,并严禁烟火,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所有的电器设备和照明设备均应采用隔离、封闭和防爆型装置。 2.盛装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容器要牢固、密封,容器外要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并标有物质的名称、化学性质和注意事项。
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 的注意事项
3.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跟其他物质混存,对那些相互接触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以及灭火方式不同的物质,应隔离贮存;对那些遇水或受阳光照射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不能存放在露天或高温的地方。4. 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堆与堆、堆与墙之间要留有一定距离的通道。
5.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的仓库,有做到人走电断,并进行经常性的防火检查,以防止自然或爆炸。6. 在搬运易燃物和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或撞击,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要求答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2)在“三效催化转换器”使用过程中______(填“要”或“不要)经常添加催化剂,因为____ __.
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主题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3)汽车使用的燃料—汽油是利用三大化石燃料中的 炼制的产品,目前已有不少地区在使用的车用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1:9比例混合而成,该燃料属于 (纯净物或混合物),这种做法的意义主要有 。(4)下列做法中可以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 。 A 开发氢能源 B 使用电动车 C 植树造林 D 戴上呼吸面具
节约石油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1.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1)煤燃烧生成的SO2及氮氧化物会形成酸雨,生成的CO2会引起温室效应。(2)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燃料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CO和燃料中含氮物质燃烧生成的氮氧化合物。2.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使用优质煤、脱硫煤,在煤燃烧过程中,采取回收二氧化硫等措施;少使用化石燃料,多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对化石燃料进行综合利用,如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石油的分馏等。3.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1.燃料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B.所有能量的获得都来自于燃料的燃烧C.车用乙醇汽油做燃料,可节约石油资源D.氢气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使用
2.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合理利用资源是保护地球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资源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减少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 B.为方便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 C.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D.积极开发太阳能
3.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B.增加燃煤火力发电厂C.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D.加强氢能源的开发利用
4.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一般为10∶1)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由玉米、高梁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拓展延伸】选择燃料应考虑的因素选择燃料要综合考虑价格、储存、环保等各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易于燃烧、能否稳定燃烧、能释放多少热量。(2)是否生成污染气体。(3)是否廉价。(4)是否容易获取、是否容易储存和运输,使用是否安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杆,下列有关秸杆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做饲料 B.造纸 C.制沼气 D.就地焚烧2.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用于汽车的理想燃料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煤 D.石油3 .提供能量巨大、持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阔、获取利用方便、使用安全高效,且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的新能源是( ) A.核能 B.太阳能 C.氢能 D.地热能
4 . 要节约现有能源,还要研究开发新能源。新能源是指( )①氢能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水能 ⑤地热能 ⑥潮汐能 ⑦电能A.①②④⑦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5. “西气东输”是开发大西北的一项重大工程,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气体化石燃料,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A.CO B.H2 C.O2 D.CH4
6.下列关于酸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酸雨会改变物质的密度 B.酸雨会使河流、湖泊酸化,影响渔业生长 C.酸雨会腐蚀建筑物,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等 D.酸雨会随风远距离飘落,导致大范围的公害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煤和石油大量的直接燃烧会造成空气严重污染 B.化石燃料蕴藏量是有限的 C.我国的煤和石油资源很丰富,不需要大力开发 新能源 D.我国的煤和石油资源有限,必须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8.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完全相同的是 ( ) A.H2 和CO B.CH4和CO C.C2H5OH和CH4 D.H2和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可燃物与空气(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使用其一即可,也可同时使用
辨别有关图标事故处理方法
煤的燃烧汽车用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2)条件:① ;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 温度(也叫 )。
(1)定义: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 发生的一种 发光、放热的剧烈的_________。
注意: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都有氧气参加,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等等。
注意:物质燃烧必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 一不可。
(1)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破坏。(2)方法:① ________ 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____________。 ③使温度降到_______以下。特别提示: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而只能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1)爆炸:可燃物在_____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2)影响可燃物燃烧程度的因素:①可燃物的性质; ②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激烈;③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 (1)放热现象:有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 ,如物质的燃烧、生石灰与水的反应等属于放热反应。(2)吸热现象:有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需 ,如一氧化碳、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等属于吸热反应。
如何判断吸热反应如放热反应
二、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1)煤:主要含有 元素,还含有少量 _______ 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是混合物。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煤的干馏),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
三大化石燃料是 、 、 。它们属于_________能源。其中,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根据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石油的分馏):
分析石油分馏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石油:主要含 两种元素,还含有少_______ 等元素。为混合物。
为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甲烷。
a、有计划合理开发化石能源。b、节约化石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使燃料充分燃烧①条件:燃烧时要有充足的氧气(或空气);燃料与氧气(或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②意义: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污染。③不充分燃烧的危害:产生的热量少,浪费资源;产生大量CO污染环境。
(4)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
讨论:试说明酸雨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 样的破坏?应如何防治酸雨的发生?
思考1:煤中主要含哪种元素?还含哪些元素?
(1)煤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①减少SO2、NO2等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②开发新能源;③使用脱硫燃料;④尾气处理后再排放等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一氧化碳,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思考:减少汽车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1)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烧。(2)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3)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4)使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
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有: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 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 等排放到空气中。
思考: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对空气 的污染,主要有哪些原因?
①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汽油或柴油。②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③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_______。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________。c、使用______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d、使用清洁燃料,如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④使用乙醇汽油作车用燃料的优点: a、节约石油资源;b、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 、促进农业生产,带动农业发展。
⑴乙醇:化学式 ,俗称 ,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得到,属于______能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作为燃料的三大优点是: , , 。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目前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广 放热多 产物是水,无污染
C2H5OH + 3O2 2CO2 + 3H2O
Zn+H2SO4 ZnSO4+ H2↑
2H2+ O2 2H2O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和核能等。
1、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B.水能灭火,电器着火时马上用水浇灭C.使用蜂窝煤,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2、最近“纸火锅”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3、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4、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这是为了 ( ) A.增加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B.使煤燃烧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 C.增加煤与O2的接触面积 D.延缓煤的燃烧时间,节约能源
6、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7、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1)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_______是(填写序号,下同),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______。①酒精②无烟煤③乙醇汽油④氢气⑤天燃气(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A.随手关灯 B.双面使用纸张 C.出门尽量开汽车 D.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3)在我国农村,可利用沼气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沼气中的甲烷含量在60 %左右。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4+2O2 2H2O+CO2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AB,碳酸钠,面粉与空气,氧气不足,化学反应,不燃烧,氧气或空气,可燃物,提供热量,隔绝氧气或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诗营市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件: 这是一份山东诗营市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可燃物,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隔绝氧气,提供热量,ABD,斜向下的火柴,当火柴头斜向下时,H2O,合理即可,增大和空气的接触面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初中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 这是一份2022届初中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