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课文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小小展示台,计算与思考,有理数,活动1,活动2,练习1,练习2,想一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3.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如何表述?2.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 (3×4)×0.25= 3×(4×0.25)=
(3) 2×(3+4)= 2×3+2×4=
(1) 2×3= 3×2=
思考:上面每小组运算分别体现了什么运算律?
2×3 3×2
(3×4)×0.25 3×(4×0.25)
2×(3+4) 2×3+2×4
(2) [3×(-4)]×(- 5)= 3×[(-4)×(-5)]=
(3) 5×[3+(-7 )]= 5×3+5×(-7 ) =
(1) 5×(-6) = (-6 )×5=
5× (-6) (-6) ×5
[3×(-4)]×(- 5) 3×[(-4)×(-5)]
5×[3+(-7 )] 5×3+5×(-7 )
(-12)×(-5) =
思考: (1)第一组式子中数的范围是 ________; (2)第二组式子中数的范围是 ________; (3)比较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的算式,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5×(-6)=(-6)×5
[3×(-4)]×(-5)=
3×[(-4)×(-5)]=
[3×(-4)]×(-5)=3×[(-4)×(-5)]
一般的,在有理数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乘法交换律:ab=______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乘法结合律: (ab)c=______
5×[3+(-7)]=
5×3+5×(-7)=
即 5×[3+(-7)]= 5×3+5×(-7)
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分配律:a(b+c)=________
例4 用两种方法计算
比较上面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2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运算量小?
解法1先做加法运算,再做乘法运算。解法2先做乘法运算,再做加法运算
解法2的运算量小,因为解法1先要通分计算三个分数的和.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 = a(bc)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 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乘.
数的范围已扩充到有理数.
注意: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号可以写成“·”或省略, 如a×b可以写成a·b或ab.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根据分配律可以推出: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d)=ab+ac+ad
2×[(-3)+4] = 2×(-3)+ 2×4
( + - )×12
= 3 + 2- 6
下列各式中用了哪条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1)(-4)×8 = 8 ×(-4)(2)[(-8)+5]+(-4)=(-8)+[5+(-4)](3) (-6)×[-+(- -)]=(-6)×- +(-6)×(- -)(4)[29×(- - )] ×(-12)=29 ×[(- -)×(-12)](5) (-8)+(-9)=(-9)+(-8)
乘法交换律: ab=ba
分配律:a(b+c)=ab+ac
乘法结合律: (ab)c = a(bc)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① (-8)×(-12)×(-0.125)×(- )×(-0.1)
② 60×(1- - - )
③ (- )×(8-1 -4 )
④ (-11)×(- )+(-11)×2 +(-11)×(- )
这题有错吗?错在哪里?
? ? ? __ __ __
(-24)×( - + - )
= - 8 -18 +4- 15
特别提醒:1.不要漏掉符号,2.不要漏乘.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 8 + 18 - 4 + 15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4.注意:(1)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只涉及一种运算,而分配律要涉及两种运算.(2) 分配律还可写成: a×b+a×c=a×(b+c),利用它有时也可以简化计算.(3) 字母a、b、c可以表示正数、负数,也可以表示零,即a、b、c可以表示任意有理数.(4) 乘法分配律揭示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性质,利用它可以简化有理数的运算,对于乘法分配律,不仅要会正向应用,而且要会逆向应用,有时还要构造条件变形后再用,以求简便、迅速、准确解答习题.
P33 练习题 计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演示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计算下列各式,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ab=ba,例2用两种方法计算,解法1,原式=,=-1,解法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计算下列各式,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ab=ba,例2用两种方法计算,解法1,原式=,=-1,解法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4.1 有理数的乘法图文课件ppt,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