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5.2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经历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发现过程。
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会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等式变形。
会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将方程变形,求出方程的解。
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利用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将方程变形成x=a的性质。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引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学习了用尝试检验的方法估算某些方程的解,你能估算下面这个方程的解吗?3x-=2x+1.
可见,仅靠估算来解方程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要继续探究怎样解方程?这节课让我们先来探究解方程的重要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a
b
二、实验演示,探究新知。
1、多媒体演示天平实验,如图,观察并思考:
a与b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表示?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a与b相等,可表示为a=b,引出等式。)
(设计意图:从天平引入等式,比较形象直观,
很自然地从生活中的工具过渡到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教师通过幻灯片演示天平实验,如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a
b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幻灯片,试着概括等式的基本性质1。)
归纳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用字母表示: 如果a=b,那么.(板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3、教师继续演示天平实验,如图,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幻灯片,得出相应等式,并讨论交流,概括等式的性质2。)
归纳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或式(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用字母表示:如果a=b,那么(板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教师归纳:以上两个规律,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 利用这两个基本性质将等式变形。
做一做:
1、根据下列各题的条件,写出仍然成立的等式。
2、已知x+3=1,下列等式成立吗?根据什么?
(1)3=1-x. (2)-2(x+3)=-2
(3)x=1-3 (4)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完成以上两组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问题的辨析,让学生加深对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的理解和体会,并能加以应用。)
三、运用新知,尝试反馈。
例1 已知2x-5y=0,且y≠0,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x=5y ⑵
(师生一起观察分析,比较前后两个等式左右两边的变化情况。掌握解题方法。)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练性质并灵活应用性质。)
练一练:
已知2x+4y=0, 且x≠0,求。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对等式性质的应用进一步巩固。)
试一试:已知 3x=2x+1你能求出x的值吗?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归纳: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将方程通过运算,一步步地变形,最后变成“x=a”的形式就是求出了未知数的值,即求出了方程的解。而变形的依据就是等式的两个性质。
(设计意图: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等式变形自然地过渡,让学生发现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解一元一次方程。)
例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5x=50+4x. (2)8-2x=9-4x.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分析,完成解方程。学生口答,教师板书过程,规范解方程的格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归纳: 经过对原方程的一系列变形(两边同加减、乘除),最终把方程化为“x=a”的形式,即方程左边只有一个未知数项、且未知数项的系数是 1,右边只有一个常数项.
练一练: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5x-3=7. (2)4x-1=x+3.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在练纸上完成解方程,教师巡视,请两个学生板书过程。师生共同评判。)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练与巩固解方程。)
3、解方程: 3x-=2x+1.
(学生活动:思考并完成解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收获,体验成功。)
四、归纳总结,学后反思。
1、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方程化为“x=a”的形式,就是解方程。
(设计意图:归纳并反思,提升自我。)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有以下几处亮点:
1、教学设计环环紧扣。
课堂引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跃跃欲试,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联系紧密,从探究等式的基本性质------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等式变形------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成功解决引入中的问题,首尾呼应,整堂课高效,有效。学生在探究---发现—尝试----解决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与方法,提升思维与能力。
2、教师问题引领层层递进。
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最大限度地引领学生“学”。问题的精心创设促成了积极有效的引领,做到问题设置有针对性,引领到位有效。如判断等式变形是否正确时,紧扣“两边进行同一运算,同一个数或式,除数不能为0”这几个要点;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紧扣“x=a”的形式。一路引领,为学生拨开迷雾,指明了方向。问题设置层次分明,精心为学生铺设了探究学习的台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拾级而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
3、教学形式多样化。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借助多媒体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极大激发了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也呈现多样性,有学生的口答,有同桌间的讨论交流,有学生练习的反馈(投影及板书的展示),让学生动手、动脑又动口,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学生的口才得到提高,思维得到提升,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得到培养。课堂氛围浓厚,学生学习劲头十足。
不足之处:
由于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数学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教师对学生探究尝试的过程还不够大胆地放开,有些问题讲得太多太细,导致整节课时间上比较仓促。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5.2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5.2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5.2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5.2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5.2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5.2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实验探究,总结性质,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