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词(其一)》教案 教案 12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精品教学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阅读理解《赏析语言,理解分析》精品教学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语文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教案
展开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整体感知作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意蕴。
2教学重难点:
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感受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蕴含的感情。
3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诗歌的意蕴。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直问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学习诗歌哪些方面呢?今天我们就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诗歌的意蕴
(二)强化
1、作者介绍(知人论诗)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现存的诗有600余首。他由于处在“牛李”倾轧的党争之中,所以受人排挤,很不志。 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
秋雨绵绵中的有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2、文章脉络结构
全诗有四句。首句一开头抓住妻子的来信“问归期”来回答。“未有期”三字,既是对妻子问的回答,又包含着自己宦途失意、羁旅穷愁,有家归不得的抑郁难堪之情。“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似乎是在写眼前景物,实际上是写客怀离绪的惆怅之情,绵绵夜雨,涨满秋池,长夜难眠,孤灯听雨,诗人正是借写萧瑟之景,抒离索之情。三、四句写想象中夫妻二人共居长安,共话巴山夜雨 时自己孤凄的生活,既是空间的变化,又有时间的推移,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
3、该诗三个层面分析
(1)语言层面分析
诗有很强的直觉性。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正是这种跳跃性,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从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构筑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蕴。这种语言艺术特点的形成,多半依靠具象词与抽象词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将抽象词与具象词搭配,构成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从而给读者提供追寻诗人个体感受的信息。《夜雨寄北》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这首诗仅用28个字,把自己仕途不得志、有家归不得的抑郁之情表现出了,极富想象力。
(2)意象成面
具有美的意象的诗,才能给读者以美感。能否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美的意象,是衡量诗歌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意象的形成主要用赋、比、兴这三种方法 。“巴山的夜雨”、“秋池”点出写这首诗的时间和地点,用一个“涨”字把作者的愁思与窗外的瓢泼大雨联系起来。“共剪西窗烛”把诗人思家的画面刻画淋淋尽致。
(3)意蕴层面
读者伴随着意象在脑海的形成和语音节奏感的刺激,产生初步的美感,但是如何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的意象内蕴即诗的意蕴,是诗歌鉴赏成败的关键。诗的意蕴一般包括审美意蕴和智性意蕴。优秀诗歌都具有审美性。审美意蕴指诗歌的音乐和结构情感的美;智性美指有诗情的表达透漏出的深刻哲理。诗人通过回环的修辞手法,运用现实和幻想画面的结合,通过简练、意味深远的语言,把身处异地,思念妻子的抑郁之情表现出来。
(三)回归
同学们,相信通过对这首诗意蕴的分析,我们对诗的意蕴有个初步了解,这对我们以后在分析诗字里行间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有帮助。也希望大家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鉴赏其他的诗歌。
板书设计
《夜雨寄北》
夜雨:点明作诗的时间。北:指巴山以北的长安。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君:指诗人妻子王氏。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北,有大巴山小巴山。这里指诗人所在之巴东。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二句:是说何时能回家相对夜谈,追述今夜雨中客居巴东的情况。何当:何时。
全诗译文: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 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 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走进作者,读准,品诗韵,读懂,品诗情,读通,赏诗情,当堂检测,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总结,延伸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