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课一练
展开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观察,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来确定污染物是否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时,应是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移动装片时,根据污染物是否移动,可以确定污染物是否在装片上,但并不能据此确定污染物是否在物镜上或目镜上;使用高倍镜时,要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答案:A
2.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下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左下方
解析:视野中的淋巴细胞位于右上方,说明该淋巴细胞实际在视野的左下方,故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
答案:A
3.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观察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目为(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解析:视野内所观察到的细胞的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答案:C
4.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在视野的中央
B.没有调节反光镜
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解析:使用显微镜时,因为高倍镜的视野小,所以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前,需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才能保证在高倍镜的视野中能观察到目标。
答案:A
5.下列关于下图所示四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具有细胞壁
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
解析:幽门螺旋杆菌和蓝细菌都有细胞壁,且都是原核生物,无核膜;艾滋病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无细胞结构;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其细胞为真核细胞,有核膜和其他复杂的细胞结构。
答案:C
6.发菜细胞群体呈黑蓝色,状如发丝;生菜是一种绿色植物。下列属于发菜和生菜的相同点的是( )
A.是真核生物
B.含有叶绿体
C.是自养生物
D.有核膜
解析:发菜是蓝细菌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生菜属于真核生物。发菜不具有叶绿体和核膜,但是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发菜和生菜都是自养生物。
答案:C
7.下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
A.酵母细胞
B.原核细胞
C.动物细胞
D.植物细胞
解析:图示细胞中仅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DNA呈丝状分布于细胞质中。由此可知,此细胞最可能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一般有细胞壁,但有的也没有,例如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答案:B
8.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具有核膜,因此属于 生物。
(2)图中④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的 型生物,而图中的 是自养型生物。
(3)图①~⑤中的各种生物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 。
(4)各种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 。
(5)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衣藻结构如图①所示,实际鞭毛位置应该在 (填“上侧”或“下侧”)。
解析:题图中①~⑤依次是衣藻、草履虫、变形虫、细菌和蓝细菌。其中①②③是真核生物,具有核膜,而④⑤是原核生物,无核膜;④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的异养生物,①和⑤均可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图中各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而各种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显微镜下的物像与实物呈倒置关系。
答案:(1)①②③ 真核
(2)异养 ①和⑤
(3)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
(4)多样性
(5)下侧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优秀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优秀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步练习题,共5页。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时作业,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