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2017部编)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表格导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2017部编)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表格导学案01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表格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表格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阅读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答谢中书书》
    课型类别
    古韵流觞课
    课时设计
    一课时
    主笔
    核心目标
    精读细嚼明确目标:逐条铭记摄取关键;聚焦要点定向导航。
    1、借助注释,疏通文本大意,口译全文。
    2、品味探究,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3、朗读并背诵全文。
    目标链接
    梳理知识吸纳积累:深度阅读小组整合;建构知识获取方法。
    景物描写分析的方法
    (一)妙用词语
    注意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运用。在文章中,这些词最能传情达意,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朱自清的《春》中写到:“成千成百的蜜蜂翁翁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里的一个“闹”字,不仅写出了群蜂飞舞的嗡嗡声响,而且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从而烘托出春华的繁茂和香甜。
    (二)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如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描绘景物,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三)角度变换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仰视、俯视)、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
    (2)色彩角度
    文章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
    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
    (四)修辞
    三、阅读过程
    1、走近作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2.课文题解
    答——答复
    谢中书——即谢征,中书是官职名(掌朝廷机密文书)。
    书——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 ,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谏逐客书》、《报刘一丈书》、《答谢中书书》、《与妻书》。
    3.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原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
    1.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人称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
    2.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
    3.山川之美 山川:山河。 之:的。 美:美景。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翠竹 青林:青葱的林木。 翠竹:翠绿的竹林
    6.四时俱备:一年四季都有。 四时,四季;俱,都
    7.晓雾将歇 将:将要。 歇:消散。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鳞指代鱼)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
    12.是:这。
    13.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
    14.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15.自:从。
    16.未:没有。
    17.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18.奇:指奇山异水。
    溯流探源
    板块要求:对应注释 深读静思 心译缀文 整体感知
    学生学习活动记录
    在细读学习目标、目标链接、文章作者背景介绍基础上,通读全文。
    【初级测试】
    (1)知人论世
    陶弘景,字______,号_________,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_________。

    (2)正确读出题目。(句读要分明)
    学生以默读、心读的方式独立细读课文,包括读作者、读标题、读背景、读注释。
    溪流泛舟
    环节要求:逐字斟酌 独立通译 交流译文 师生矫正
    注意虚实词、句式对点到位,自由独立口译笔译课文后小组和班级交流通译成果,完成如下学习任务。
    【中级测试】
    1.翻译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口译全文。
    1.自学: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声口述,虚实词对点到位。
    2. 组学: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合作翻译自己翻译不到的字词和句子。
    3. 师生协同翻译疑点难点。
    (三)中流击水
    环节要求:统揽全文 段落勾连 深度解读 直击核心
    【高级测试】
    通过 “妙用词语” “动静结合” “角度变换”“巧用修辞”几个角度来分析景物描写方法,感受作者蕴含在景物中的特点。
    2、作者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四)浪花飞歌
    环节要求:立足文本 内化精髓朗读成诵
    【发展测试】
    .理清文章思路,背诵全文。
    相关学案

    语文19* 蝉导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19* 蝉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课时计划,常考说明方法辨析,交流点拨,附: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 第一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 第一课时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课时计划,交流点拨,附: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13 背影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3 背影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课时计划,交流点拨,分析标题作用四法,附: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