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11 短文二篇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夕日欲颓(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晓雾将歇( ) 水中藻( )、荇( )交横( )
【答案】颓tuí 与 yù 歇xiē 藻zǎ 荇xìng 横héng
【解析】 注意“与”字在此处的读音。
2.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答谢中书书 :
(2)五色交辉 :
(3)四时俱备:
(4)晓雾将歇 :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庭下如积水空明:
(7)盖竹柏影也: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1) 书:书信
(2)交辉:交相辉映
(3)四时:四季
(4)歇:消散
(5)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6)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 盖:大概是
(8)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解析】加点词语翻译要求精准。熟记并积累这些词语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A.晓雾将歇: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B.夕日欲颓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C.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B古义:坠落;今义:萎靡
C 古义:考虑,想到;今义:思念,想念
D.古义:只是;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但是
【解析】学习文言文,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语,对于理解文言文有很大帮助。有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确定在本文中的意义。
4. 选出加点词语活用的两项( )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B.五色交辉。
C.念无与为乐者。
D.夕日欲颓。
E . 庭下如积水空明。
F . 水中藻、荇交横。
【答案】B D
【解析】B项“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D项“颓”,形容词用作动词,坠落。
填空:
(1)《答谢中书书》作者__________,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__________”之称。作品有《陶隐居集》。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字子瞻,号_____________,北宋(朝代)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_____”。他们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其余五位是唐代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宋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
(4)《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陶弘景 山中宰相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东坡居士 三苏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曾巩 欧阳修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解析】本题考查本课文学常识,积累文学常识知识有助于理解作品。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加点词语:
共谈: 沉鳞:
【答案】共谈:共同赞叹。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解析】文言文翻译,常常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古今差别大的,要特殊记忆。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A.实是欲界之仙都。
( )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答案】A.(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B .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解析】文言文翻译,要尽量一一对译,不能有遗漏。遵循翻译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疏通语句,语言要通顺。
3.赏析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1):
(2):
【答案】(1)从仰视、俯瞰两种角度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境界开阔、清新。
(2)先写静景:青翠的竹林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丽辉煌的景象;后写动景,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游鱼竞跃,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灵魂感。
【解析】先明确写作角度,再具体指出描写的内容,最后谈效果。
文章最后两句话有何作用?
【答案】这两句话是作者对美好的景物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先以“实是欲界之仙都”总结前文,再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突出山水之奇绝。这样首尾呼应,使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使主体部分更加突出鲜明。
【解析】议论句是文章主旨所在。结合作者生平及文章具体内容来把握即可。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
欣然: 中庭:
【答案】欣然:高兴的样子。 中庭:院子里。
【解析】文言文翻译,常常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古今差别大的,要特殊记忆。
2.将下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解析】联系前后文意思理解本句,一一对译,注意要依据现代汉语习惯适当调整语序。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答案】这句以新颖的比喻描写庭院的月景。“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解析】先明确修辞方法,再具体分析内容用效果。
4.体会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这句是作者的自宽自慰。虽遭贬谪却能欣赏到自然美景,这是那些追名逐利之人无法感受到的,透出一种旷达、乐观的情怀。意虽平淡,却含蓄深沉,回味无穷。
【解析】本题应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情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检测,文件包含112记承天寺夜游-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112记承天寺夜游-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11 短文二篇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11 短文二篇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13 唐诗五首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13 唐诗五首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文学常识填空, 古诗默写填空, 翻译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