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108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108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108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1086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1086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1086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doc、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评价检测(第六单元)
(90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1·桂林期中)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D)
A.使用太阳能 B.乘公交出行
C.分类回收垃圾 D.使用一次性木筷
2.(2021·柳州期中)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产生的使人中毒的气体
是(C)
A.氦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3.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A)
A.导电性 B.可燃性 C.还原性 D.稳定性
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B.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C.C与CO2反应放出热量 D.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5.2020年5月11日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超临界二氧化碳既有气态二氧化碳的性质,又有液态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属于氧化物 B.有一定毒性
C.具有可燃性 D.有很强的腐蚀性
6.(2021·防城港质检)甲图为足球烯(C60),它是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分子。乙图为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的蜂巢状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甲、乙都属于单质 B.甲、乙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C.甲、乙是同一种物质 D.甲、乙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活性炭、金刚石都具有吸附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
D.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二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B.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
C.液态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
D.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不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9.(2021·河池期末)关于碳的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A.金刚石、石墨、C60都直接由碳原子构成
B.木炭、活性炭、炭黑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强
D.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碳单质性质的不同
10.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11.(2020·成都中考)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C)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12.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与其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D)
A.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升华吸收热量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能溶于水
13.(2021·贺州期末)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提示:浓硫酸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与氧气)(A)
A.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B.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c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14.(2020·吉林中考)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
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15.下列化学实验现象与图象对应不正确的是(C)
16.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D)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17.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A装置的优点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D.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18.用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已知气体X、Y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密度比空气小)中的一种,纸花用石蕊溶液浸泡后晾干制成,实验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根导管通入气体时另一根导管为出气状态。具体操作为
Ⅰ.往左端通入气体X,观察现象;
Ⅱ.往右端通入足量气体Y,使气体X完全排出,观察现象;
Ⅲ.打开活塞往纸花上滴加适量水后关闭活塞,观察现象;
Ⅳ.往左端通入气体X,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A)
①X为二氧化碳,Y为氮气 ②只有操作Ⅳ纸花才变红 ③此实验也可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④操作顺序调整为Ⅰ、Ⅲ、Ⅱ、Ⅳ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
C.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
D.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
20.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D)
选项 | 混合物 | 试剂或方法 |
A | CuO(C) | 隔绝空气加强热 |
B | CO(CO2) | 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C | CO2(CO) | 点燃混合气体 |
D | N2(O2) |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5分)
21.(4分)如图中A、B分别表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图中小黑点均代表碳原子)。
(1)金刚石属于__单质__(填“单质”或“化合物”),判断的依据是
__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__。
(2)切割玻璃的玻璃刀应该选用__金刚石__(填“金刚石”或“石墨”)作材料。
(3)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和性质推断,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__B__(填字母)。
A.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结构 B.不同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不同
C.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D.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22.(4分)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__B__(填序号)。
(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__H2O+CO2===H2CO3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图C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①③__
(填序号)。
①软塑料瓶变瘪 ②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
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瓶内溶液变红
23.(6分)(2020·贵港中考)芯片是电脑、手机等的核心部件,碳基芯片采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工艺,性能比硅基芯片更好,我国已突破半导体碳纳米管关键材料的技术瓶颈。请回答:
(1)石墨烯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__导电__性。
(2)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a=__14__,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28.09__,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__三__周期。
(3)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在制硅反应SiO2+2CSi+2CO↑中还原剂是__C__,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SiO2__。
24.(6分)(2021·百色期末)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__排列方式__不同。
(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疏松多孔__的结构。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__。
(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微热已变红的溶液,溶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溶液由红色再变成紫色的原因是__H2CO3===CO2↑+H2O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请写出一个属于“低碳生活”的例子__出门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合理即可)__。
25.(5分)如图是部分含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你学过的含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它们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__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__。
(2)转化①和②都可以使碳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氧气充足时完全燃烧,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氧气不充足时为一氧化碳__。
(3)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涉及的反应是如图所示转化中
__⑦__(填序号);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CO2+Ca(OH)2===CaCO3↓+H2O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6.(7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__呼吸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人类活动可以经过多种途径增加大气中的CO2,请写出以下会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①石灰窑生产石灰:__CaCO3CaO+CO2↑__;
②煤炭燃烧:__C+O2CO2__;
(3)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题空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6H2===__C2H4__+4H2O
(4)为了减缓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中可行的是__①③__。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
27.(7分)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将小块金刚石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②将石墨用于制作电极;③一氧化碳用作气体燃料;④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⑤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⑥高温下,碳能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
(1)上述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__①②④__(填序号)。
(2)除④以外,写出二氧化碳的一条用途__气体肥料(灭火等)__。
(3)干冰的物质类型不属于__A__(填序号)。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 D.氧化物
(4)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2CO+O22CO2__。
(5)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C2CO__。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8.(6分)(2020·贵港期末)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与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试管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AC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CaCO3+2HCl===CaCl2+H2O+CO2↑__;该组合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药品为__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__。
(3)实验室利用F装置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__b__端(填“a”或“b”)通入。
29.(9分)(2020·常德中考)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探究思路】(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__是否生成新物质__,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__生成沉淀、生成气体、颜色变化等__;
(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猜想二:__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__。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表实验:
序号 | 实验设计 |
① | 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 |
② | ? |
③ | 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
④ | 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
a.“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__稀硫酸__(填物质名称)代替;
b.“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__向第二朵纸花喷蒸馏水__;
c.“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能使纸花变色__。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②、③中纸花不变色,④中纸花变红色__。
【反思交流】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__ABCD__(填字母序号)。
A.设计对比实验 B.控制实验条件
C.获取事实证据 D.逻辑推理判断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30.(2020·黔东南中考)学习化学后,小红同学知道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她收集了干燥的鸡蛋壳拿去实验室,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表:
反应前 | 反应后 | |
烧杯和稀盐酸总质量 | 鸡蛋壳的质量 | 烧杯和剩余物总质量 |
150 g | 6.25 g | 154.05 g |
(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__2.2__g。
(2)请你帮助小红同学计算她收集的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2.2 g = x=5 g,
碳酸钙质量分数=×100%=80%,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