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3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008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3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008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3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008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理解应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8 例 2,完成教科书 P49~51“练习九”中第 1、2、3、4、9、13 题。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会直接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感受生活中有许多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看图列出乘法算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1.复习旧知识。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乘法,下面老师要检验一下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你们有信心吗?
(1)完成教科书P49“练习九”第 3 题。
学生独立改写,全班交流。
师:说一说你们都是怎样改写的。
【学情预设】这个改写学生都很会做,通过交流,学生发现4+4+4 可以写成 3×4,也可以写成 4×3;3+3+3+3 可以写成 3×4, 也可以写成 4×3。
师:观察左右两个加法算式,为什么加法算式不同而写出的乘法算式是一样的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 3 个 4 相加可以写成 3×4,也可以写成 4×3;而 4 个 3 相加可以写成 3×4,也可以写成 4×3。
师小结:一个乘法算式,如 3×4,既可以表示 3 个 4 相加,
也可以表示 4 个 3 相加。一个乘法算式在脱离具体情境支撑的前提下,可以表示两种含义。
(2)完成教科书P49“练习九”第 4 题。师:请读出这些乘法算式。
指名学生读算式,教师指导纠正。2.揭示课题。
师:太棒了,看来大家都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2)]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知识,从而能够更快更好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识,认识乘法的各部分名称1.获取信息。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教科书 P46 游乐场情境图中
的游乐项目上的人数。这节课,我们来观察游乐场便利店的情况, 你们能发现便利店中哪些物体的数量相同吗?
【学情预设】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现。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便利店门口有一些可爱的气球,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科书 P48 例 2)
【学情预设】有 3 束气球,每束有 5 个。(课件动态演示圈一圈)
师:那么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呢? 2.学生自主列式。
师:你们会列式计算吗?请在随堂作业本上列出算式。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列出加法算式:5+5+5=15;也可能会列出乘法算式:5×3=15 或 3×5=15。
展示交流。
师:都列出算式了吗?怎样列的?
学生汇报自己列出的算式,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师:说说你们都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列式的依据。
认识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提示】
学生列算式时对于得数不作要求,学生可利用实物图,通过数一数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
师:在加法算式中,这里的“5”叫什么数?(加数)
师:在乘法算式中,这些数也有自己的名称,请你猜猜“×” 前后的两个数,分别叫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给乘号前后的两个数取名字。
教师揭示:5 和 3 在乘法算式 5×3=15 或 3×5=15 中叫“乘数”,15 是这两个乘数相乘的得数,叫“积”。(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猜测、读、辨析等活动中掌握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同时巩固乘法的意义。
完成教科书P51“练习九”第 13 题。
师:大家表现得太棒了,下面你们能画图表示这两个算式的含义吗?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画,再集体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这个图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学情预设】多数学生会用一种画法表示,如 3×2,学生习惯按 3 个 2 的理解来画图,这时可以提问:还有其他的画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也可以表示 2 个 3,这样就有两种不同的画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一种图示即可,如果有学生用矩形图表示, 应予以表扬。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丰富学生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
1.课件出示习题。
三、巩固练习,理解应用
师:为什么同样是 8,有的是和,有的却是积?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说出两个 8 分别是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结果,所以一个是和,一个是积。对于感觉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引导。
完成教科书P50“练习九”第 9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重点。
完成教科书P49“练习九”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左边的题学生容易误写成 5 个 4,右边的题学生
容易误写成 6 个 3,造成这种错误是因为学生看到乘法算式有两种情况:5×4 和 4×5,6×3 和 3×6,所以就以为“几个几”也有两种写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图,用圈一圈的方法数清楚有几个几,明确“几个几”不能颠倒。
完成教科书P49“练习九”第 2 题。
教师应允许学生画图方式的多样化,如果学生画出“矩形模
【教学提示】
教学笔记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算式有两种写法,而“几个几”只有一种表现形式。
型”应予以鼓励,并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建立其与“几个几”的联系。但又不能为了多样化而多样化,以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准。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进一步掌握了相同加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熟记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教科书内容相对比较少。这节课教师应多安排几张看图列算式的情境图,一方面巩固深化加法与乘法的联系,为后面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突破难点,让学生理解积就是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学生对于“为什么都是 8,有的是和,有的是积”的理解有点困难,通过讨论后仍无法准确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看运算符号,再比较,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得到加法算式的结果就是和,乘法算式的结果就是积的结论。
四、想一想 3×8 和 3+8 有什么不同?画△来表示这两个算式。
参考答案四、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识,自主练习,补充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的引入,新知的传授,巩固练习,扩展练习,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