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 从算式到方程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时期,从算式到方程正好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另外,学生有求知的需求,有独立思考,协作探究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来合理的引导,并且开发、利用学生的思维特点。
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学习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问题1: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法1:(4+2)÷(3-1)=3.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上述问题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问题2 一辆汽车匀速行驶,途中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和王家庄、青山、秀水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观察上图,根据图表中给出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表,你知道,汽车从王家庄行驶到青山用了多少时间?青山到秀水呢?
(2)青山与翠湖、秀水到翠湖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3)本问题要求什么?
(4)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呢?不妨试试列算式.
(5)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你能列出方程吗?
解:(1)汽车从王家庄行驶到青山用了 小时,青山到秀水用了 小时.
(2)青山与翠湖的距离为 千米,秀水与翠湖的距离为 千米.
(3)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4)分析:要求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只要求出王家庄到青山的距离,而王家庄到青山的时间为 小时,所以必需求汽车的速度.
如何求汽车的速度呢?
这里青山到秀水的时间为 小时,路程为 千米,因此可求的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时)
王家庄到青山的路程为: (千米)
所以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 (千米)
列综合算式为: 。
(5)分析:先画出示意图,示意图往往有助于分析问题.
从上图中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关于路程的数量:
王家庄距青山 千米,王家庄距秀水 千米.
从章前图表中可以得出关于时间的数量:
从王家庄到青山行车 小时,从王家庄到秀水行车 小时.
由路程数量和行车时间的数量,可以得到行车速度的表达式.
汽车从王家庄开往青山时的速度为 千米/时,汽车从王家庄开往秀水的速度为 千米/时.
要列出方程,必需找出“相等关系”,题目中还有哪些相等关系吗?
根据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可知各段路程的车速相等.
于是列出方程: 。
以后我们将学习如何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x的值,从而得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
思考:对于以上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根据汽车匀速行驶,可知各段路程的车速相等.
所以还可以列方程:
=或=
(前者是汽车从王家庄到青山与从青山到秀水,这两段路程的车速相等,后者是汽车从王家庄到翠湖与从青山到秀水,这两段路程的车速相等)
比较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方法解应用题,用算术方法解题时,列出的算式表示用算术方法解题的计算过程,其中只能用已知数,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列算式比较困难;而方程是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的等式,其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有了这个未知数,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用含有这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再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有了方程后人们解决许多问题就更方便了,通过今后的学习,你会逐步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
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观察以上所列出的各方程,有什么特点?每个方程有几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多少?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以上分析过程可归纳为:
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x──用含x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相等关系,利用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列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利用方程可以解出未知数.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的过程,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四、巩固练习
课本第80页练习.
五、课堂小结
方程在小学里已初步学过,对于方程中的一些概念,如: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要进一步弄清楚,今天还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是指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是指方程中未知数的指数是一,这样的方程才是一元一次方程.
用估算求方程的解,实际上是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方法是:把这个数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是否相等,若方程只有一边含有未知数,而另一边只有一个数,则只需代入只有未知数的一边,计算出结果,看其是否和另一边相等.
列方程是本节课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方法步骤:
设未知数──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找出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其中找相等关系是关键也是一个难点,这个相等关系要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也就是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应予充分利用,不能把同一条件重复利用.
六、作业布置
课本第80页习题3.1第1、2、5、6、9题.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 从算式到方程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 从算式到方程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激趣,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呈现问题,自主探索,巩固练习,提高发展,合作学习,开拓创新,交流收获,归纳总结,课后作业,拓展视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1章 一元一次方程11.1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1章 一元一次方程11.1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