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鲁迅及《朝花夕
拾》
2、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境的写法;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 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3、学习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
精神。
学习重点
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
法。
学习难点
主题的理解及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认识。
学法
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知识准备
预习并掌握字词。
备课组
补充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 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5 分) 确凿( ) 菜畦( ) 秕谷( ) 觅食( ) 蝉蜕( ) .....骨 suǐ( ) sù( )儒 kuī( )甲 tì tǎng( ) lǎn( )惰 衣 jī n( )肿 zhàng( ) 叮 zhǔ( ) 廊 yán( ) zhà( )栏 2.用下列句式造句(4 分)
①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②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
学习流程
任务导学
3
4、为下列加点多音多义字选择正确读音和字义的是 (3 分)( )
宿儒 ①sù ②xiǔ ③xiù a.住,过夜 b.平素 c.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 拗过去 ①ǎ ②à a.用力弯曲 b.不顺 薄薄的雪①bó ②bò ③bá a.迫近 b.厚薄 c.轻视攒成小球①zǎn ②cuán a.聚集 b.积蓄
A.①c;①a;③b;②a B.②c;①b;③b;②a C.①c;②a;③c;②a D.② c;②a;①a;①b 5、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 分)( )
A.轻捷 班蝥 无妨 机关 B.鉴赏 人迹罕至 消释 人声鼎沸 C.绣象 绅士 盔甲 戒尺D.质扑 博学 书塾 陌生 6、选词填空(4 分)
①他很高兴,但竞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 。(A.机密 B.机谋 C.机关)
②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 ,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A.欣赏 B.鉴别 C.鉴赏)
③叫我名字的 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A.陌生 B.生疏 C.生僻) ④ 其中似乎 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A.确实 B.确凿 C.的确)
二、课内语段阅读(13 分)
不必说„„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 )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 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 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的词语。(4 分)
这段景物描写,写了哪些季节的景物?请举例说明:(4 分)
“油蛉在这里低唱”中“这里”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 分)
文段中“不必说” 和“单是”两方面的内容,强调的重点是什么?这样表述有什么效果?(3 分)
这段文字中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2 分) 三、课内迁移探究(10 分)
1、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 2 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①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3 分)
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手法 再续写两个句子。(3 分)
续写:
1、课文中哪一段是过渡段?是从怎样的心理角度去写的?表现他当时怎样的心情?(4 分)
答:
作业布
置
1、完成本课练习册习题。
2、预习《再塑生命的人》。
课后
反思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回顾有关鲁迅的知识,明确,释题,默读并思考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回顾有关鲁迅的知识,明确,释题,默读并思考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研读课文第一部分,赏析过渡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