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黄鹤楼图片ppt课件
展开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晚期漫游各地,随军出塞,诗风变得雄浑奔放、气势宏伟。代表作有《黄鹤楼》《赠怀一上人》《渭城少年行》《行路难》等。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hd)矶上。《太平寰宇记》:“昔费祎(y)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此楼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的。本诗以楼名为题,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对象。
本诗选自《全唐诗》卷一三O(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黄鹤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诗人登临此楼,萌生一种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之感,蓄积在胸中的诗情便喷涌而出,面对无限的时空唱出了一曲浑然天成的浩歌。这首诗也是黄鹤楼题诗的绝唱。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一首七律,朗读时应标出韵脚,韵脚要读得饱满。可按“二二三”或“四三”式来划分朗读节奏。这首诗带着淡淡的哀愁,朗读时要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①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②去:离开。③空余:只剩下。空,只、仅。
传说中的仙人已经骑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近景】 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 诗人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给黄鹤楼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并描写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令人遐想不已,心生天地悠悠、岁月不再、物是人非之感,深刻表达了诗人登楼之初的浩然情怀。一个“空”字饱含无限感慨。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此飘飘荡荡。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④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远景】 领联紧承首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引出诗人对岁月易逝、世事变迁难以预料的感慨,为下文写乡关的无限愁思做铺垫。 在感慨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不复返”一语双关,不仅写黄鹤不再回来,更暗含岁月一去不返的感慨。又一个“空”字,给人一种孤寂惆怅之感,抒发了物是人非、世事苍茫的感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一带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草木茂盛。
⑤晴川:晴日里的原野。川,平川、原野。⑥历历:分明的样子。⑦汉阳:地名,今湖北武汉的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⑧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⑨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
【日景】 颈联诗意一转,游目骋怀,由虚写传说转为实写眼前所见景物,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描写汉阳睛川和鹦鹉洲生机勃勃的景象,呈现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下文抒写乡愁做了铺垫。 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历历”“萋萋”写出了草木繁密、茂盛的样子,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⑩乡关:故乡。 太阳将要落山,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雾气弥漫的江面,让人产生深深的愁绪。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晚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面朦胧的晚景。 诗人凭栏远眺,由景生情,故乡却为雾霭所隔,望而不可见,无限愁思涌上心头。以“愁”字收篇,情景交融,准确表达了诗人日暮时分登临黄鹤楼的心情。“日暮”的苍茫、“烟波”的迷蒙,与怅然的乡愁交织,与上文草木茂盛、山川分明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以乐景衬哀情,渲染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首联:借神话传说引出黄鹤楼颔联:感慨仙人一去不复返颈联:描写登楼所见——明丽如画尾联:抒发思乡之情——朦胧凄迷
愁而不怨意境高远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闻和所忆,通过凭吊古迹,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和思乡之愁。
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其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1)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
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其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2)写景意境深远壮阔。 诗人采用黄鹤、汉阳树、鹦鹉洲、烟波等营造意境,抒发了诗人愁而不怨的思乡之情。
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其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3)写景抓住景物特征。 如颈联描写草木丰茂,抓住其生机勃勃的特点。
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其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4)写景层次分明,远近结合,虚实结合。 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晩景,变化奇妙;在描写黄鹤楼时,既有对古代神话传说的引入,也有对眼前实景的描摹,虚实结合。
1.虚实结合的意境美 诗歌首先虚写黄鹤楼的由来,仙人骑鹤而去,“一去不复返”,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再实写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千载悠悠,以及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生机勃勃的景象,虚实结合,意境悠远,更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
2.色彩缤纷的绘画美 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中,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烟波,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3.声韵铿锵的音乐美 诗歌多次运用双声、叠韵和叠音词,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此地”“江上”等叠韵词,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这些词的运用使此诗声韵铿锵,富于音乐美。
1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第一个“空”有“只,只有”之意,强调空间上的虚无,写出了“昔人”已去,只剩下空荡荡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使人产生孤寂之感;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强调时间上的邈远,重在抒情,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之感。
【答题技巧】赏析诗歌中的字(词)类试题的答题思路:(1)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2)结合诗句,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情态。(3)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再整体上分析其在表达技巧上的作用。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在和煦的阳光的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一棵棵葱翠的树,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十分茂盛。展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答]“愁”。尾联中的“愁”与“日暮”“烟波”之景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日暮时分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表现出浓浓的乡愁。
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答: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6.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答: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8.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答: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 尾联情景水乳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图片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黄鹤楼的历史沿革,作者简介,学习古诗方法,读准字音节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教学演示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黄鹤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说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思乡愁绪,说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