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马说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马说同步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语言表达,文言文阅读,作文,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句子省略了宾语的一项是( )
A. 马之千里者
B.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B. 安求其能/千里也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下列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B.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C.故虽有名马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
4.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相马(xiànɡ) 骈死(pián)
B.粟(lì)槽枥(cálì)
C.食马者(shí) 执策(cè)
D. 才美不外见(jiàn)邪(yé)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强烈的愤慨。
B. 《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 《马说》第二段中的四个“不”有力地谴责了“食马者”的无知。
D.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才美不外见
C. 其真无马邪
D. 安求其能千里也
二、语言表达
7.学习完《马说》一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拟开展一次有关“马”的知识竞赛活动。假如你也是参赛选手之一,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关于“马”的成语、谚语各两个以及两句关于“马”的古诗。
①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古英雄乘骏马,在中国历史上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诸多英雄豪杰,也有许多宝马良驹。请写出下面名马的乘骑者。
①赤兔马:_________ ②乌骓马:_______
③的卢马:____________ ④黄骠马:________
(3)文字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见证,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象形字“马”。请你认真探究“马”字的演变过程,按照要求写出探究的结论。
①从汉字的起源探究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汉字的发展探究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下面的上联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_____________
9.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通顺。
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一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的箭不走正道,也算不上一张好弓。评判人才也是如此,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__________,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可见,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一文选自,作者,字,代________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的美誉。
11.下列选项中,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食不饱,力不足(食:吃) B.策之不以其道(道:道路)
C.执策而临之(策:马鞭子) D.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能)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13.一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抨击了当时的“食马者” “不知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并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选文的第二段,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14.一文的标点是现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鞍甲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③不择粟,饮不择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揣,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选自 宋史•岳飞传 )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秣:喂食。
15.下面各项中加线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执策而临之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人不知而不愠()
C.初不甚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帝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16.下面各项中加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 策之不以其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 驽纯之材也
怅恨久之()
D. 此其寡取易盈
其如土石何()
1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比行百里始奋迅。
18.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 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
19.请你结合原文,说说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有哪些?
20.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
四、作文
21.朱世英闻晦堂“君子小有过失就被人责难,而小人终日为恶人们为何不以为然?”晦堂说:“君子之德,比美玉焉,有瑕生内,必见于外,故见者称异;小人者,日日所作,无非过恶,又安用言之?”
其实,换一个思路,一切有了答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以“换一个思路”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
五、填空题
22.按提示填写课文中的句子。
(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食马者”以“不知马者”身份叹息,借以突出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__________
23.翻译下列句子。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C错,应为“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也”。
2.【答案】C
【解析】A项,应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B项,应为“安求/其能千里也”;D项,应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答案】C
【解析】C项,两个“故”都是“所以”的意思。A项,第一个“能”是名词,才能;第二个“能”是动词,能够。B项,第一个“策”是动词,用马鞭驱赶;第二个“策”是名词,马鞭。D项,第一个“食”同“饲”,喂;第二个“食”是动词,吃。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B项,“粟”应读“sù”;C项,“食”应读“sì”;D项,“见”应读“xiàn”。
5.【答案】D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常识知识的理解。D项,“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答案】D
【解析】考查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A项,两个“食”同“饲”。B项,“见”同“现”。C项,“邪”同“耶”。故答案为D。
7.【答案】(1)①成语:马到成功\一马当先 ②谚语:牛头不对马嘴\人奔家乡马奔草 ③古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①赤兔马:吕布(关羽) ②乌骓马:项羽 ③的卢马:刘备 ④黄骠马:秦琼 (3)①起初的汉字是对实物形状的描摹。 ②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由烦琐到简单。
【解析】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从积累中选择与“马”相关的成语、谚语和古诗句作答即可。(2)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平时要对历史上的人物的坐骑进行归纳识记。三国时期的关羽的坐骑是赤兔马;刘备的坐骑被称为的卢马;秦末项羽的坐骑是乌骓马;隋末唐初的秦琼的坐骑是黄骠马。(3)考查对文字演变的探究能力。作答时要根据“马”字的字体演变来写结论。从汉字的起源来看,起初的汉字主要是对实物形状的描摹;从汉字的发展演变来看,字体变得越来越简单且便于书写。
8.【答案】有志可成万里驹
【解析】考查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对联书写格式:①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③要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9.【答案】更要走正道 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联系上文接下句。本句话出自刘伟《决定成功的利器》。
10.【答案】《昌黎先生集·杂说》,韩愈,退之,唐,著名的文学,“文起八代之衰”。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马说》一文文学常识的考查,要求学生牢记相关文学常识。
11.【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B项中,道:正确的方法,故选B。
12.【答案】①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②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13.【答案】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或用现代汉语表述。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可以化用原文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
14.【答案】问而后答,一锤定音;用问号,发人深省。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15.【答案】D
【解析】第一个“善”是“好”的意思,第二个“善”是“擅长”的意思。
16.【答案】B
【解析】“以”都是“按照”的意思。A项,在/向。C项,的/助词。D项,它/表反问语气。
17.【答案】①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②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
【解析】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就本题而言就要就是从修辞的角度,看句式的整齐。
18.【答案】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解析】句子节奏划分一般有以下原则:①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②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③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④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19.【答案】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而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解析】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20.【答案】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没有固定答案。学生解答时,注意要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解答本题。
21.【答案】有位老太太请了一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眼光。 可是男主人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的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陷。
工作完毕,铀漆匠取出账单,老太太发现在原来谈妥的价钱的基础上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她问油漆匠怎么少算这么多呢?”油漆匠回答说:“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情况还不算最坏。所以减去的那些钱,算是我对他表示的一点儿谢意,因为他使我不再把工作看得太苦!”
油漆匠对这位太太的丈夫的推崇,使她淌下了眼泪,因为这位槺慨的油漆匠只有一只手。
态度就像磁铁,不论我们的思想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都受它的牵引。而思想就像轮子一般,使我们朝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没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解析】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在现实生活中,失意总是不期而至。我们在遇到困难时,要学会换一个思路看待问题。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对待这件事情。相同的事物,经过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其结论也就不同了。换一个思路去看待人生,去面对人生,也是一种乐趣,一种收获。此题可以围绕“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生活中的一切都就会变得美好”进行立意。
22.【答案】(1)其真不知马也。 (2)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和文章的主旨分析作答。(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因素,是“食马者”的“其真不知马也”。(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马”的因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4)文章的“食马者”比喻的就是封建统治者,作者通过写“食马者”的动作神情和语言来表现其平庸浅薄、愚妄无知。这个句子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据此理解作答。注意书写时不能出现错别字。
23.【答案】(1)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可以吃光一石粮食。
(2)想(让它)和普通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怎么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3)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食”“安”“千里”“策”“鸣”“其”等字词的翻译。“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句的翻译。“策之不以其道”状语后置的翻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马说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书写,选择题,句子默写,语言表达,课内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马说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挑细选,活动探究,精准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马说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