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件+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课件 43 次下载
- 22《礼记》二则 2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课件 40 次下载
- 24《唐诗三首》3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课件 41 次下载
- 八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一)2课时课件+素材 课件 31 次下载
- 写作《学写故事》(第1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35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2.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3.理解“千里马”“伯乐”“食马者”的比喻义。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4.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识 其 人
韩愈 (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祖籍昌黎,人称韩昌黎或称昌黎先生。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任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对埋没人才强烈不满,并加以揭露和抨击。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跟现代的议论文大体相似。常常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
衹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才美不外见xiàn食sì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yé?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1、读了第一段后,说说作者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即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2、千里马最终的遭遇是什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耐,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安求其能千里也?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1、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2、哪些句子说明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3、对食马者发出强烈谴责的句子是:
说明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直接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原因)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反而)拿着鞭子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1、食马者的愚蠢无知(“不知马”)具体表现如何?(千里马受到的不公正待遇)2、文章主旨句: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点明文章主旨,表达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斥。
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千里马:人才 。 伯乐:能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
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首先提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食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主旨,并与开头的论点照应。
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
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正面论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反面论证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反面论证,得出结论:其真不知马也(主旨)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才美不外见3、食之不能尽其材4、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
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骈死于槽枥之间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食不饱,力不足,食之不能尽其材故虽有名马虽有千里之能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吃,动词通“饲” 喂养,动词即使虽然难道(疑问语气)大概,其实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一食或尽粟一石( )策之不以其道(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
名词做动词,用马鞭驱赶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①判断句:其真不知马也(“……也”表判断。)②倒装句: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千里之马者”。)③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句前省略主语“食马者”。)
本文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作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对封建统治者发出了愤怒的斥责,其中有讽刺,有反问,有慨叹,抑扬反复,淋漓尽致。
1.字词解释骈死于槽枥之间一食或尽粟一石执策而临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___________比作“伯乐”,将_____比作“千里马”,将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食马者”,文中集中抨击了封建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3.文章表面写千里马被埋没,实际上是写____________表面上写食马者的愚妄无知,实际上是写___________
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
4. 对文中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一句该如何理解?
中心句,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讽刺。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获奖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获奖说课ppt课件,文件包含23马说课件pptx、23《马说》说课稿doc、23《马说》导学案doc、23《马说》PPT配套教案doc、马说mp3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试讲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试讲课ppt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23马说pptx、23马说docx、23马说教案docx、《马说》课后习题答案docx、23马说mp3、23马说mp3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