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8讲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应用-2021届新课改地区高三数学一轮专题复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28讲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应用(原卷版).docx
    • 第28讲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应用(解析版).docx
    第28讲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应用(原卷版)第1页
    第28讲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应用(原卷版)第2页
    第28讲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应用(原卷版)第3页
    第28讲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应用(解析版)第1页
    第28讲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应用(解析版)第2页
    第28讲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应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8讲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应用-2021届新课改地区高三数学一轮专题复习

    展开

    第28讲: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应用
    一、 课程标准

    1.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2.正、余弦定理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3.解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

    二、 基础知识回顾

    1.仰角和俯角
    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如图①).

    2.方位角
    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②).
    3.方向角:相对于某一正方向的水平角.
    (1)北偏东α,即由指北方向顺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如图③).
    (2)北偏西α,即由指北方向逆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
    (3)南偏西等其他方向角类似.
    区分两种角
    (1)方位角:从正北方向起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
    (2)方向角: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
    4.坡角与坡度
    (1)坡角: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如图④,角θ为坡角).
    (2)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如图④,i为坡度).坡度又称为坡比.

    三、 自主热身、归纳总结
    1、(2019苏州三市、苏北四市二调)在△ABC中,已知C=120°,sinB=2sinA,且△ABC的面积为2,则AB的长为________.
    【答案】、 2
    【解析】、设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因为sinB =2 sinA,由正弦定理得b=2a,因为△ABC的面积为2,所以S=absin120°=a2=2,解得a=2,所以b=4,则AB=c===2.
    2、(2019南京学情调研)已知△ABC的面积为3,且AC-AB=2,cosA=-,则BC的长为________.
    【答案】、. 8 
    【解析】、在△ABC中,cosA=-,所以sinA==,由S△ABC=bcsinA=bc×=3得bc=24,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b-c)2+2bc-2bccosA=22+48+12=64,即a=8.

    3、(2019苏锡常镇调研(一))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5a=8b,A=2B,则sin=__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5a=8b,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5sinA=8sinB,即sinA=sinB,因为A=2B,所以sinA=sin2B=2sinBcosB,则sinB=2sinBcosB,因为sinB>0,所以cosB=,则sinB==,故sinA=,因为A=2B,所以cosA=cos2B=2cos2B-1=,所以sin=sinAcos-cosAsin=.
    本题综合考查了正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三角恒等变换等多个知识点的应用.
    4、(2018苏北四市期末)在△ABC中,已知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sinAsinB+acos2B=2c,则的值为________.
    【答案】、2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sinBsinAsinB+sinAcos2B=2sinC,即sinA(sin2B+cos2B)=2sinC,即sinA=2sinC,再由正弦定理得,==2.
    5、(一题两空)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sin A+sin B=sin C,且△ABC的周长为9,△ABC的面积为3sin C,则c=____,cos C=________.
    【答案】、4 -
    【解析】、△ABC中,角A,B,C,所对边分别是a,b,c,已知sin A+sin B=sin C,则a+b=,
    且△ABC的周长为9,则:c+=9,
    解得c=4.
    若△ABC的面积等于3sin C,则absin C=3sin C,
    整理得ab=6,由于a+b==5,
    故 解得或
    所以cos C==-.

    6、(多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在△ABC中,若A>B,则sin A>sin B
    B.在锐角三角形ABC中,不等式sin A>cos B恒成立
    C.在△ABC中,若acos A=bcos B,则△ABC必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在△ABC中,若B=60°,b2=ac,则△ABC必是等边三角形
    【答案】、ABD 
    【解析】、对于A,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所以sin A>sin B⇔a>b⇔A>B,故A正确;对于B,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且A+B>,则>A>-B>0,所以sin A>sin=cos B,故B正确;对于C,在△ABC中,由acos A=bcos B,利用正弦定理可得sin 2A=sin 2B,得到2A=2B或2A=π-2B,故A=B或A=-B,即△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C错误;对于D,在△ABC中,若B=60°,b2=ac,由余弦定理可得,b2=a2+c2-2accos B,所以ac=a2+c2-ac,即(a-c)2=0,解得a=c.又B=60°,所以△ABC必是等边三角形,故D正确.故选A、B、D.
    四、 例题选讲
    考点1 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决距离及角度问题

    例1、 如图,为了测量两座山峰上P,Q两点之间的距离,选择山坡上一
    段长度为300 m且和P,Q两点在同一平面内的路段AB的两个端点作为观测点,现测得∠PAB=90°,∠PAQ=∠PBA=∠PBQ=60°,则P,Q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 m.
    【答案】 900
    【解析】 由已知,得∠QAB=∠PAB-∠PAQ=30°.
    又∠PBA=∠PBQ=60°,所以∠AQB=30°,所以AB=BQ.
    又PB为公共边,所以△PAB≌△PQB,所以PQ=PA.
    在Rt△PAB中,AP=AB·tan 60°=900,故PQ=900,
    所以P,Q两点间的距离为900 m.
    变式1、(2017南京、盐城二模)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时,选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C与D,测得∠BCD=30°,∠BDC=120°,CD=10 m,并在点C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60°,则塔高AB=________m.

    【答案】 30 
    【解析】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BC=·10=10(m).在Rt△ABC中,AB=BCtan60°=30(m).

    变式2、 如图,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A为(-1)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A为2海里的C处的缉私船奉命以10海里/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

    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时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并求出所需要的时间(注:≈2.449).

    【解析】  设缉私船应沿CD方向行驶t小时,才能最快截获(在D点)走私船,则有CD=10t(海里),BD=10t(海里).
    在△ABC中,∵AB=(-1)海里,AC=2海里,∠BAC=45°+75°=120°,根据余弦定理,可得BC==(海里).根据正弦定理,可得sin∠ABC===.
    ∴∠ABC=45°,易知CB方向与正北方向垂直,从而∠CBD=90°+30°=120°.
    在△BCD中,根据正弦定理,可得sin∠BCD===,∴∠BCD=30°,∠BDC=30°,∴BD=BC=(海里),则有10t=,t=≈0.245小时=14.7分钟.故缉私船沿北偏东60°方向,需14.7分钟才能追上走私船.

    变式3、如图,在某港口A处获悉,其正东方向距离20海里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此时救援船在港口的南偏西30°距港口10海里的C处,救援船接到救援命令立即从C处沿直线前往B处营救渔船.


    (1)求接到救援命令时救援船距渔船的距离;
    (2)试问救援船在C处应朝北偏东多少度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处救援?(已知
    cos49°=)
    【解析】 (1)由题意可知在三角形ABC中,AB=20,AC=10,∠CAB=120°,∵CB2=AB2+AC2-2AB·AC·cos∠CAB=202+102-2×20×10×cos120=700.∴BC=10,∴接到救援命令时救援船距离渔船的距离为10海里.
    (2)三角形ABC中,AB=20,BC=10,∠CAB=120°,由正弦定理得=,即=,∴sin∠ACB=.∵cos49°=sin41°=,∴∠ACB=41°,故救援船应沿北偏东71°的方向救援.

    方法总结:(1)选定或确定要创建的三角形,首先确定所求量所在的三角形,若其他量已知则直接求解;若有未知量,则把未知量放在另一确定三角形中求解.
    (2)确定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如果都可用,就选择更便于计算的定理.
    题型二 正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运用
    例1、(2015南京、盐城、徐州二模)如图,在△ABC中,D是BC上的一点.已知∠B=60°,AD=2,AC=,DC=,则AB=________.


    【答案】 
    【解析】、在△ACD中,因为AD=2,AC=,DC=,所以cos∠ADC==-,从而∠ADC=135°,所以∠ADB=45°.在△ADB中,=,所以AB==
    变式1、(2015南通、扬州、淮安、连云港二调)如图,在△ABC中,AB=3,AC=2,BC=4,点D在边BC上,∠BAD=45°,则tan∠CAD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从构造角的角度观察分析,可以从差的角度(∠CAD=∠A-45°),也可以从和的角度(∠A=∠CAD+45°),所以只需从余弦定理入手求出∠A的正切值,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解法1 在△ABC中,AB=3,AC=2,BC=4,由余弦定理可得cosA==-,所以tanA=-,于是
    tan∠CAD=tan(A-45°)==.
    解法2 由解法1得tanA=-.由tan(45°+∠CAD)=-得=-,即=-,解得tan∠CAD=.

    变式2、(2017徐州、连云港、宿迁三检)














    如图,在中,已知点在边上,,,,.
    (1)求的值;
    (2)求的长.


    解析:(1)在中,,,
    所以.
    同理可得,.
    所以


    (2)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又,所以.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变式3、(2016徐州、连云港、宿迁三检)如图,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AD=1,BD=2,∠CAD=,tan∠ADC=-2.
    (1) 求CD的长;
    (2) 求△BCD的面积.

    解析: (1)因为tan∠ADC=-2,且∠ADC∈(0,π),所以sin∠ADC=,cos∠ADC=-.
    所以sin∠ACD=sin
    =sin
    =sin∠ADC·cos+cos∠ADC·sin
    =,(6分)
    在△ADC中,由正弦定理得CD==
    (2) 因为AD∥BC, 所以cos∠BCD=-cos∠ADC=,sin∠BCD=sin∠ADC=
    在△BDC中,由余弦定理得BD2=BC2+CD2-2BC·CD·cos∠BCD,
    得BC2-2BC-35=0,解得BC=7, (12分)
    所以S△BCD=BC·CD·sin∠BCD=×7××=7.
    变式4、(2017年苏北四市模拟)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13,AC=10,AD=5,CD=,·=50.
    (1) 求cos∠BAC的值;
    (2) 求sin∠CAD的值;
    (3) 求△BAD的面积.

    解析: (1) 因为·=cos∠BAC,
    所以cos∠BAC===.
    (2) 在△ADC中,AC=10,AD=5,CD=.
    由余弦定理,得cos∠CAD===.
    因为∠CAD∈(0,π),所以sin∠CAD===.
    (3) 由(1)知,cos∠BAC=.
    因为∠BAC∈(0,π),
    所以sin∠BAC===.
    从而sin∠BAD=sin(∠BAC+∠CAD)
    =sin∠BACcos∠CAD+cos∠BACsin∠CAD
    =×+×=.
    所以S△BAD=AB·AD·sin∠BAD=×13×5×
    方法总结:正余弦定理主要就是研究三角形综合的边与角的问题,许多题目中往往给出多边形,因此,就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标出边和角,合理的选择三角形,尽量选择边和角都比较多的条件的三角形,然后运用正余弦定理解决。

    考点三、正余弦定理的综合问题
    例1、(1)(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期末)在中,,则的面积为( )
    A. B.1 C. D.
    (2)(2020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统考)已知△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面积的最大值是
    A. B. C. D.
    【答案】(1)C(2)B
    【解析】
    (1)
    故,
    (2)由题意知,由余弦定理,,故,有,故.
    故选:B
    变式1、【2020江苏南京9月调研】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sin2B=bsinA.
    (1)求B的大小;
    (2)若cosC=,求的值.
    【答案】(1);(2)
    【解析】(1)由正弦定理得:,即.
    ∵A,B∈(0,π),∴(*)可化简为,∴.
    (2)由(1)知,可得,∵,C∈(0,π),∴.

    ∵A∈(0,π),∴,
    变式2、(2019常州期末)已知△ABC中,a,b,c分别为三个内角A,B,C的对边,且b2-bcsinA+c2=a2.
    (1) 求角A的大小;
    (2) 若tanBtanC=3,且a=2,求△ABC的周长.
    . 规范解答 (1) 由余弦定理得a2=b2-2bccosA+c2.
    又b2-bcsinA+c2=a2,所以b2-2bccosA+c2=b2-bcsinA+c2,即2bccosA=bcsinA.(3分)
    从而sinA=cosA,若cosA=0,则sinA=0,与sin2A+cos2A=1矛盾,所以cosA≠0,所以tanA=.又A∈(0,π),所以A=.(7分)
    (2) =tan(B+C)=tan(π-A)=tan=-.(9分)
    又tanBtanC=3,所以tanB+tanC=-×(-2)=2,解得tanB=tanC=.(11分)
    又B,C∈(0,π),所以B=C=,又因为A=,所以△ABC是正三角形.
    由a=2得△ABC的周长为6.(14分)
    方法总结:在处理解三角形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所给的条件,当题设中给定三角形的面积,可以使用面积公式建立等式,再将所有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有时需将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解三角形问题常见的一种考题是“已知一条边的长度和它所对的角,求面积或周长的取值范围”或者“已知一条边的长度和它所对的角,再有另外一个条件,求面积或周长的值”,这类问题的通法思路是:全部转化为角的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如,从而求出范围,或利用余弦定理以及基本不等式求范围;求具体的值直接利用余弦定理和给定条件即可.


    五、优化提升与真题演练
    1、【2020年江苏卷】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1)求的值;
    (2)在边BC上取一点D,使得,求的值.
    【答案】(1);(2).
    【解析】(1)由余弦定理得,所以.
    由正弦定理得.
    (2)由于,,所以.
    由于,所以,所以
    所以
    .
    由于,所以.
    所以.

    2、【2020年山东卷】.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若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求的值;若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说明理由.
    问题:是否存在,它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________?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解析】解法一:
    由可得:,
    不妨设,
    则:,即.
    选择条件①的解析:
    据此可得:,,此时.
    选择条件②的解析:
    据此可得:,
    则:,此时:,则:.
    选择条件③的解析:
    可得,,
    与条件矛盾,则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
    解法二:∵,
    ∴,

    ∴,∴,∴,∴,
    若选①,,∵,∴,∴c=1;
    若选②,,则,;
    若选③,与条件矛盾.
    3、【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数】在△ABC中,a=7,b=8,cosB=–.
    (1)求∠A;
    (2)求AC边上的高.
    【解析】(1)在△ABC中,∵cosB=–,∴B∈(,π),
    ∴sinB=.
    由正弦定理得=,
    ∴sinA=.
    ∵B∈(,π),∴A∈(0,),
    ∴∠A=.
    (2)在△ABC中,sinC=sin(A+B)=sinAcosB+sinBcosA==.
    如图所示,在△ABC中,∵sinC=,∴h==,
    ∴AC边上的高为.

    4、【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理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1)求B;
    (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c=1,求△ABC面积的取值范围.
    【答案】(1)B=60°;(2).
    【解析】(1)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得.
    因为sinA0,所以.
    由,可得,故.
    因为,故,
    因此B=60°.
    (2)由题设及(1)知△ABC的面积.
    由正弦定理得.
    由于△ABC为锐角三角形,故0°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