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册1.12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子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并能进行复杂的运算.
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计算器解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和探求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计算问题,如到市场去买菜,到超市去买生活用品,到银行去存款,到商店去买学习用品等都会遇到计算问题,大家发现人们是怎样计算的?
同学们的回答肯定是各种各样的:口算、用计算器、用算盘、电脑等,综合同学们的回答作如下引导,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这些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口算快捷用于简单的运算;算盘用于较为麻烦的运算,但是使用的人越来越少;计算器使用范围广,操作简便,男女老少都能用;电脑在银行、超市中使用准确、快捷.
教师展示一些简易的计算器,这些计算器可以进行哪些运算?
(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教师让学生对比一下简易计算器和课本上的科学计算器,可以发现科学计算器比简易计算器多了些功能,本节课主要探究如何使用科学计算器帮助我们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计算器的构造:显示器、键盘.
①开启计算器与清零键eq \x(ON/C).
②运算功能键eq \x(+)eq \x(-)eq \x(×)eq \x(÷)等.
③执行键eq \x(=).
④第二功能键eq \x(2ndF).
说明:其中①②③项各键学生基本上都已掌握,个别学生不是很清楚的,可请同桌指点一下,对于第④项键,可让学生讨论,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提示.
2.乘方键的运用.
请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
(1)1.22; (2)1.23; (3)1.24; (4)1.25.
说明:
(1)可由学生独立尝试,再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请学生上台演示.
(2)1.22用计算器计算时有两种按键方法:eq \x(1)eq \x(· )eq \x(2)eq \x(x2)eq \x(=)或eq \x(1)eq \x(·)eq \x(2)eq \x(yx)eq \x(2)eq \x(=),指数大于3时,只能用eq \x(yx)键.
3.分数键的运用.
(1)如何分别输入eq \f(2,3)和2eq \f(3,5)?
(2)如何将2eq \f(3,5)转换成小数?
(3)如何将3.14转换成分数?
说明:由小组讨论完成,教师根据情况可作适当指示,最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eq \f(2,3)的输入方法:eq \x(2) eq \x(ab/c) eq \x(3).
2eq \f(3,5)的输入方法:eq \x(2) eq \x(ab/c) eq \x(3) eq \x(ab/c) eq \x(5).
分数转换成小数:在分数后继续按eq \x(ab/c).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用计算器计算:(3.2-4.5)×32 -eq \f(2,5).
(1)直接计算,如何按键?
(2)分步计算,如何按键?
说明:本题可个人或小组讨论完成,本题的目的是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根据题目不同的要求,如何合理、灵活地运用计算器.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1.如何利用计算器协助我们解决一些繁琐的运算?
2.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54页习题第1,2题.
【板书设计】
1.12计算器的使用
1.计算器的构造
2.乘方键的运用
3.分数键的运用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12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12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1.12 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1.12 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第一章 有理数1.12 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第一章 有理数1.12 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从问题情境入手,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进行加,随堂练习,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