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12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12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2计算器的使用【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并能进行复杂的运算。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利用计算器解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难点: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和探求规律。【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引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是什么?(设计意图:了解混合运算顺序,为计算器按键顺序作好铺垫)二、观察与思考(一)认识计算器 师: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计算机,了解计算器的构成和按键功能(设计意图:了解计算器的的构成,对计算器的各部分构成有大概的了解) 思考:(1)科学计算器构成有哪些?(设计意图:计算器按键比较多,针对按键的功能对学生认真详细解说,在解说时最好让学生们带着计算器当堂演示,记忆更有效果) (2)计算器常用键功能 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计算器在简单运算中的使用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熟悉) 三、例题解析例1用计算器来计算(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进一步掌握)(1)-125÷5+15×(-3) (2)-1.32+1.22 例2用计算器来计算:(1)(3.2-4.5)×32 - ; (2)。 四、课堂检测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计算器的使用,对于学生在按键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点拨) 五、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运算吗? 六、板书设计1.12计算器的使用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七、本课作业课本P54习题1,2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能熟练使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多位数的加减运算;过程与方法目标为经历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发现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本节课我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先让同学们观察、讨论自己手中的计算器,以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计算器的组成);然后讲解计算器各按键的功能;最后就是计算器的使用,结合例题,观察计算器在计算中每步的结果,以学会它的使用。反思这一节课,我认为可保留的优点为实物观察认识计算器这一步,学生们都很积极,兴致极高;再一个就是用实际的计算来区分清除键与复位键的功能,即一个清除当前输入的数字,另一个清除全部数据。而在讲解各按键功能这环节应当缩短时间,以给最后一步的练习留下足够时间,加大练习力度。另外我想对最后一步的练习设计一个竞赛,以增加兴趣,在对抗中迅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4 角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总结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1.12 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第一章 有理数1.12 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从问题情境入手,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进行加,随堂练习,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