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17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17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175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展开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命题:陈珍 审核:方柱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对1 mol·L-1的硫酸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含有1 mol 硫酸钠B. 1 L溶液中含有142 g 硫酸钠C. 1 mol 硫酸钠溶于1 L水D. 从1 L溶液中取出500 mL,剩余溶液的浓度为0.5 mol·L-12.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 0.1(b-2a) mol·L-1 B. 10(2a-b) mol·L-1C. 10(b-a) mol·L-1 D. 10(b-2a) mol·L-13.下列性质不是萃取剂所具有的是( )A. 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B. 一定为无机物C. 与原溶剂不反应 D. 溶质在萃取剂里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的大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B. 1 mol 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A个SO3分子C. 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含NA个原子D. 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5.有下列实验:①过滤、②蒸发结晶、③固体溶解、④取用液体、⑤取用固体,其中都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A. ①②③ B. ④⑤ C. ①④ D. ①③⑤6.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等的储气瓶,一个装有甲烷,另一个装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两瓶内的气体,一定相同的是( )A. 质量 B. 原子总数 C. 碳原子数 D. 密度7.在空气中,有下列反应发生:①N2+O2===2NO;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④2SO2+O2===2SO3;⑤SO3+H2O===H2SO4;⑥SO2+H2O===H2SO3;⑦3O2===2O3,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⑦C. ①②④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8.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HSO4===Na++H++SOB. NaHCO3===Na++H++COC. Ca(OH)2===Ca2++OH2-D. K2SO4===K++SO9.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硫酸、纯碱、食盐 B. 氢硫酸、烧碱、硫酸铜C. 碳酸、氧化铜、碳酸钠 D. 醋酸、熟石灰、苛性钠10.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石灰水与盐酸的反应 OH﹣+H+===H2OB. 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O2﹣+2H+===H2O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2++AgD. 碳酸钙溶于醋酸中 CaCO3+2H+===Ca2++H2O+CO2↑11.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微粒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12.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是( )A. 氢氧化钠溶于水 B. 将硫酸溶于水C. 氯化钠固体受热熔化 D. 冰醋酸固体受热熔化13.有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①2A﹣+B2===2B﹣+A2,②2C﹣+A2===2A﹣+C2,③2B﹣+D2===2D﹣+B2。由此得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氧化性:A2>B2>C2>D2B. 还原性:C﹣>A﹣>B﹣>D﹣C. 2A﹣+D2===2D﹣+A2该反应可以进行D. 2C﹣+B2===2B﹣+C2该反应也能进行14.关于物质氧化性及还原性的强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越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强B. 原子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C. 元素化合价降低越多,氧化性越强D. 物质越易被氧化,氧化性越强15.在氯化铁、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可能变红色 B.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 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D.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铁16.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所示),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C. 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D. 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化合物17.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 g 碳酸钠和0.84 g 碳酸氢钠,试管中各有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如图),同时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B. 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一定有c(HCl)≥2 mol·L-1C. 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一定有c(HCl)≤1 mol·L-1D. 最终两溶液中钠离子、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18.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通常所说的“金属材料”,既包括纯金属,也包括各种合金。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A. 黄铜 B. 铁锈 C. 生铁 D. 焊锡19.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后,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 Cu2+ B. Fe3+ C. Fe2+ D. H+20.用铝合金代替铝制作钥匙是因为铝合金的( )A. 熔点低 B. 耐腐蚀 C. 硬度大 D. 密度小21.“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宇航员出舱时,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的是( )A. 硝酸 B. 过氧化氢 C. 氯酸钾 D. 过氧化钠22.现有2 mol金属钠,一半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另一半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则上述两个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A. 1∶2 B. 2∶1 C. 4∶1 D. l∶l23.下列关于水玻璃的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这是一种矿物胶,既不燃烧也不受腐蚀B. 在建筑工业上可以作黏合剂、耐酸水泥掺料C. 木材、织物浸过水玻璃后具有防腐性能且不易燃烧D. 水玻璃的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中不易变质24.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 )A. 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B. 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少量电离C. 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发生电离D. 氨本身的碱性弱25.下列为防止产生雾霾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 停止冬季供暖,减少有害物质排放B. 对锅炉和汽车等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等进行处理C. 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D. 寻找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26.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 Cl2 B. CO C. SO2 D. NH327.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下列各种类比推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已知Fe与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推测Cu与S可直接化合生成CuSB. 已知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推测CaS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C. 已知Na与水反应生成NaOH,推测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OH)3D. 已知Fe与CuSO4溶液反应,推测Fe与AgNO3溶液也能反应28.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体积浓度为12 mol·L-1的硝酸,加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充分反应后,下列微粒:①NO3—、② Fe3+、③H+、④ NO、⑤ NO2,在该装置中一定大量存在的( )A. ① B. ①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③⑤29.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森林遭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B. 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C.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D. 汽车排出大量尾气30.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A. O2 B. NO2 C. SO2 D. NH3分卷II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40分) 31.下面是用98%的浓硫酸 (ρ=1.84 g·cm-3)配制500 mL 0.5 mol·L-1稀硫酸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2)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量筒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所配溶液浓度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3)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100 mL水的____________里,并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____________的上述溶液沿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中,并用50 mL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要__________中,并摇匀。(5)加水至距刻度线__________处,改用____________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线相平。32.有下列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氯化铁溶液,③盐酸,④氯化铵晶体,⑤蔗糖溶液,⑥四氯化碳,⑦硫酸钡固体,⑧淀粉溶液,⑨熔融氢氧化钠,⑩铜。回答下面问题:(1)上述物质中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是__________。(2)写出④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证明⑧是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40 mL:(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⑨摇动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 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 g NaOH。(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4)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请写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所用NaOH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5.4 g NaOH(1 g以下用游码)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34. 有M、N两种溶液,经测定这两种溶液中含有下列12种离子:Al3+、Cl-、Na+、K+、NO、OH-、Fe2+、AlO、CO、NH、SO、H+。(1)完成下列表格中实验①的结论和实验②的实验内容以及现象:(2)根据(1)中的实验回答:NO存在于________溶液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l-存在于________溶液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1)中的实验确定,M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的实验,其实验装置如下图:(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将过量的二氧化锰与20 mL 12 mol·L-1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 mol。其主要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3)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4)为了提高浓盐酸的利用率,你对实验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D 3.B 4.D 5.A 6.C 7.A 8.A 9.B 10.A11.C 12.D 13.A 14.A 15.B 16.D 17.B 18.B 19.C 20.C21.D 22.D 23.D 24.B 25.A 26.B 27.D 28.B 29.B 30.A31.(1)13.6 mL (2)15 偏低 (3)烧杯 混合均匀,使热量迅速扩散 (4)冷却至室温 玻璃棒 500 mL容量瓶 注入容量瓶 (5)1~2 cm 胶头滴管32.(1)②③⑨⑩ ①④⑦⑨ ⑥(2)NH4Cl=== NH4++Cl-(3)用一束强光照射淀粉溶液,若淀粉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说明其是胶体33. (1)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 250 mL容量瓶、玻璃棒 (2)27.4 10.0 (3)查漏 (4)添加 (5)B34. (1)①N溶液中不含CO、SO(或M溶液中一定含有CO、SO)②取M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焰色为黄色,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不呈紫色(2)M N溶液中含有H+、Fe2+、Al3+、NH、K+,由于N溶液为酸性,又含有Fe2+,所以N溶液中不含NO N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可以确定Cl-存在于N溶液中(3)OH-、AlO、CO、SO、Na+、NO35.(1)MnO2+4HCl(浓)MnCl2+2H2O+Cl2↑(2)①反应中HCl消耗,盐酸变稀,稀盐酸不能与MnO2反应 ②加热中有部分HCl挥发而损失(3)恒压条件下确保浓盐酸能顺利滴加 利用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的性质而贮存氯气(4)将浓盐酸慢慢滴下;加热时用小火慢慢加热等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