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展开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分卷I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 ( )A. 2Na2O2+2CO2===2Na2CO3+O2B. 2Na2O2+2SO3===2Na2SO4+O2C. Na2O2+H2SO4===Na2SO4+H2O2D. 3Na2O2+Cr2O3===2Na2CrO4+Na2O2.2.3 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 g固体,由此可判断出产物是( )A. 氧化钠 B. 过氧化钠C.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 D. 无法确定3.下列物质中可以随身携带乘车、船或飞机的是( )A. 硫黄 B. 氯酸钾 C. 硝酸钾 D. 碘盐4.把VL含有硫酸镁和硫酸钾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mol氢氧化钠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mol 氯化钡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A.mol·L-1 B.mol·L-1C.mol·L-1 D.mol·L-15.下列选项中,与物质体积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A. 粒子数目 B. 粒子大小C. 粒子之间的距离 D. 粒子的化学性质6.已知:2Fe2++Cl2===2Cl﹣+2Fe3+,2Br﹣+Cl2===Br2+2Cl﹣,2Fe2++Br2===2Br﹣+2Fe3+。在bL FeBr2溶液中通入amol Cl2时,使溶液中50% 的Br﹣氧化为Br2,则原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mol•L﹣1 B.mol•L﹣1 C.mol•L﹣1 D.mol•L﹣1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加热蒸发饱和食盐水有氯化钠析出B. 硫酸溶液加热蒸发时,硫酸的浓度增大C. 加热蒸发硫酸钠溶液不一定有晶体析出D. 加热蒸发饱和硫酸铜溶液析出无水硫酸铜8.120 mL浓度为1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100 mL浓度为0.4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在还原产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 )A. +3 B. +1 C. +4 D. +29.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硫单质在过量氧气中燃烧产生NA个SO3分子B. 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氧原子数为3NAC. 标准状况下,18 g H2O中含有氧原子数为NAD. 5.4 g铝单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6NA10.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 胶粒直径小于1 nm B. 胶粒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C. 胶粒带正电荷 D. 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 得到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D. 要实现Fe2+到Fe3+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12.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1∶1∶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 )A. 1∶1∶1 B. 6∶3∶2 C. 3∶2∶1 D. 9∶3∶113.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 石墨棒 B. 固体氧化钾C. 盐酸 D. 熔融氢氧化钠1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2↑+H2OC.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D.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15.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胶体是纯净物B.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C.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D. 胶体属于介稳体系16.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A. 10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B. 150 mL 1 mol·L-1的MgCl2溶液C. 200 mL 1 mol·L-1的HCl溶液D. 1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17.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转化不是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 Na→NaOH→Na2CO3→NaClB. Al→Al2O3→Al(OH)3→AlCl3C. Mg→MgCl2→Mg(OH)2→MgSO4D. Fe→FeCl2→Fe(OH)2→Fe(OH)318.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A. 0.37 mol B. 0.63 mol C. 0.74 mol D. 1.5 mol1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质量是国际单位制(SI)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B. 电流是国际单位制中安培(A)衡量的物理量C. 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D. 物质的量常用符号n表示,其单位是摩尔(mol)20.物质在反应中可表现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下面方程式中划线的物质,能在同一反应中同时表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的有( )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②C+2H2SO4(浓)===CO2↑+2SO2↑+2H2O③8NH3+3Cl2===6NH4Cl+N2④3NO2+H2O===2HNO3+NO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全部21.同温同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 )22.四种金属在稀盐酸中的反应现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其中为金属铜的是( )2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Ca2++OH﹣===CaCO3↓+H2OB.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H+++Ba2++OH﹣===BaSO4↓+2H2O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2OH﹣+CO2+H2OD.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硫酸:2H+++Ba2++2OH﹣BaSO4↓+2H2O24.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16H++10Z-+2X===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B. 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C.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Z2>B2>A3+D. X2+是X的还原产物25.分离下列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顺序进行的是( )A. 碳酸钙、木炭 B. 氧化铜、硝酸钾C. 乙醇、碘 D. 硝酸钾、氯化钠26.某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NH4+、Cl﹣、Mg2+、Ba2+、K+、CO、SO,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③ 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④ 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沉淀质量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K+一定不存在 B. 该溶液中含CO的浓度为0.1 mol·L-1C. Cl﹣可能存在 D. 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2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是从人身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 酒精灯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B.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加热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约45°),外壁干燥后再加热D. 用H2还原CuO时,应先通一会儿H2,再加热CuO28.镁、铝能够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 性质不活泼,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B. 镁、铝与氧气的反应速率极慢C. 经过了特殊工艺处理D. 与氧气反应形成了氧化物保护膜29.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4.64 g某金属氧化物,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 g,则此金属氧化物是下列中的( )A. 氧化铜 B. 氧化铁 C. 四氧化三铁 D. 二氧化锰30.下列各组溶液,当后一种溶液逐滴加入到一定量的前一种溶液中并稍过量,其溶液的导电性(I表示导电能力)与后一种溶液的质量(m)的函数关系符合下图的是( )A. 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B. 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C.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D. 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分卷II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40分) 31.(1)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蒸发、结晶、________。(2)除去KCl溶液中的SO,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操作为①油水混合物________;②自来水制备蒸馏水________;③碘水中的I2________;④KNO3溶液得到KNO3固体________。32.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下图中,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1)写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用铁、铝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_。(2)气体A是____________。(3)加入足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溶液B中阴离子除OH-外还有____________,溶液D中存在的金属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35.有A、B、C三种常见的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B也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在一定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一种黑色固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学式:A______;B______;C______。(2)写出化学方程式:①A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②C与水蒸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③A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C 3.D 4.D 5.D 6.A 7.D 8.A 9.D 10.C11.D 12.B 13.B 14.B 15.D 16.D 17.B 18.D 19.A 20.B21.D 22.D 23.D 24.B 25.B 26.C 27.A 28.D 29.C 30.D31. (1)溶解 过滤 (2)BaCl2,K2CO3,HCl (3)①分液 ②蒸馏 ③萃取分液 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32. (1)树状分类法(2)②H2SO4(或HNO3等均可) ③NaOH(或KOH)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均可)(3)2NaOH+CO2===Na2CO3+H2O(4)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33.(1)Na Na2O2 NaOH Na2CO3(2)①2Na+O2Na2O2 ②2Na2O2+2CO2===2Na2CO3+O2 ③2Na+2H2O===2NaOH+H2↑34.(1)过滤 (2)H2(或氢气) (3)2Al+2OH-+2H2O===2+3H2↑ Fe+2H+===Fe2++H2↑ (4) Fe2+35.(1)Na Mg Fe(2)①2Na+O2Na2O2 ②3Fe+4H2O(g)Fe3O4+4H2 ③2Na+2H2O===2NaOH+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