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学习朗读,把握大意,体会主旨,了解写法,表演诵读,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豪迈、壮阔之感,力争当堂背诵。
2.了解曹操、“汉乐府”及本诗写作背景。
3.结合注释和上下文,把握大意,用第一人称描述内容。
4.结合主旨句,体会作者借助想象,表达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远大抱负。
5.了解本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了解动静结合、虚实相映的写法。
学习重点:
见目标1、3、4。
一、预习
1.曹操,字_______,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代表作有《龟虽寿》(“老骥伏枥,___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___”)、《短歌行》(“对酒当歌,___________”)等,其诗风“慷慨悲壮”,是东汉末“建安风骨”的代表诗人之一。
2.背景链接: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东北乌桓和袁绍残部,基本统一北方,志在一统天下!
3.这是一首汉乐府诗,“乐府”原是秦汉时期专门管理音乐、艺术的政府机关,后指经它搜集、整理的诗歌体裁。我们学过汉乐府《长歌行》中有“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朗读
1.欣赏方明老师配乐朗诵《观沧海》,初步把握感情基调(质朴刚健、铿锵有力、豪迈激昂)。
2.自读正音:
碣( )石 澹( )澹 山岛竦( )峙( ) 萧瑟( ) 哉( )
3.教师泛读、指名读:同学们认为哪些词语要重读?为什么?(在书中标注)分为几层,比较合适?
4.齐读: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两句,读给大家听听,并试说说朗读时应注意什么。
三、把握大意
1.结合注释及上下文,用现代汉语说说以下词语的意思:
(1)临: (2)以: (3)何: (4)竦峙:
(5)洪波: (6)若: (7)星汉: (8)咏志:
2.假设你是曹操,用第一人称描述诗歌大意。
3.曹操登山望海,他看到了哪些景象?他又产生了怎样的想象?
四、体会主旨,了解写法
1.联系本文写作背景和曹操生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结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试分析曹操借助想象,希望表达怎样的情感。
2.从表达方式上看,全诗叙事、写景、抒情是如何安排的?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写景观察视角和动静状态有何变化?
五、表演诵读
大家加上一些动作和肢体语言,并注意表情和情绪状态,表演式诵读全诗。
六、作业:
1.背诵诗歌,抄写两遍,准备默写。
2.理解性默写:
(1)曹操《观沧海》中借助想象表达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曹操《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风起浪涌,气象恢宏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分)
3.三位同学就曹操统领《观沧海》一诗的字发生分歧:他们分别认为是“临”、“观”、“志”,你赞成哪个说法?结合内容,说点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自主学习案,课堂探究案,当堂检测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及难点,学法指导,导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