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2024)科学七上同步课件+教案+同步作业含答案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节 科学测量一等奖第4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节 科学测量一等奖第4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与要求,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能使用简单的一起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了解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知道实验室中的安全守则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2.科学思维:知道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能用一般实验室事故进行有效处理;
3.探究实践:通过参观、介绍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其存放规则;熟悉实验室完全守则;
4.态度责任: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安全守则。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浙教版七上第一章第2节的第4课时,属于科学探究的范畴。教材先介绍了实验室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介绍实验的设备和一些常见的仪器,让学生认识到各种仪器及其用途;再介绍实验室安全守则和一些危险警告标示,让学生们知道在实验室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守则以及遇到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同时让学生知道如何合理处置实验产生的废弃物。
本节内容是初中科学实验学习的开篇,为之后科学观察、科学测量等学习奠定基础,处于很重要的地位。
【教学思路】走进实验室→器材的摆放、作用→实验安全→正确操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科学研究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
科学实验是人们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设计实验,研究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从中总结、概括出普遍的规律。
科学假设需要设计实验来验证,科学结论往往需要通过实验获取证据来得出。
我们学习科学也需要经常在实验室做各种各样的实验。
实验室是我们探究实践的重要场所之一。
引入新课。
走进科学实验室
探索活动
1、学校实验室中共有存放仪器的仪器室(准备室) 间,存放仪器的柜子共有 个,供学生做实验的大间实验室(实验操作室) 共有 间。
2、说一说、查一查、问一问,写出几种常用仪器名称和用途:
3、实验室的试剂和仪器的存放有什么要求?
(1)存放点要求:
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 线与通风情况等)。
(2)分类存放要求:
仪器和试剂都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
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器材,不可一下子就全部记住了,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归类、有序摆放;后续实验过程中慢慢介绍
实验室的安全
一、实验室的安全
1、重视实验室的安全:
实验时,有时会用到电源、明火、各种化学试剂和刀具等物品或工具,如果我们没有按实验室规则进行操作或操作不当,就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实验室安全守则:
3、危险标志:
实验室内有一些危险品存放于特别指定的地点。
危险品的容器外有相应的警告标志;使用这些物品前看清物品上的警告标志,采取相应的防备措施。
4、意外事故的处理:
(1)如果在实验室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如皮肤烫伤、被化学试剂灼伤、失火等,应立即报告教师,并保持镇定,也可采用适当方法处理。
(2)如果意外伤害较严重,则应在老师指导下及时去医务室或医院;如果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必须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5、实验废弃物的处理:
完成实验所有操作后,还需要进行下列操作:
(1)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实验桌;
(2)关闭仪器设备的开关;
(3)合理处理实验中的废弃物:
①实验中取出后剩余的化学试剂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②实验试剂、废液等不能直接倒入水槽或冲入下水道中;
③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分类放置于教师指定的废液缸或废物桶中,不能与普通生活垃圾混放在一起。
二、正确操作保证安全:一些常用化学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1)胶头滴管:
①握持方法是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部分以保持稳定,用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以控制试剂的吸入或滴加量。
②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
③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
④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
⑤如果滴瓶上配有滴管,则这个滴管是滴瓶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不可交叉使用,也不可用清水冲洗。
(2)酒精灯:
①酒精灯内酒精不能装得太满,以不超过灯壶容积的2/3为宜;决不允许燃着时加酒精;
②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③加热时,一般用温度最高的外焰来加热;
④熄灭酒精时,一般要用灯帽将其盖灭;
⑤酒精灯不用时,应盖上灯帽,不能吹灭。
(3)向容器内加入试剂:
①向容器内加试剂时,容器一般要横放或倾斜,瓶塞要倒放;
②容器内倒入液体时,一般试剂瓶口与容器口要紧贴;
③向试管内加粉末装固体时,用药匙或纸槽向横放的试管内送药品至底部;
④向容器内加块状固体时,一般用镊子,将药品放在横放的容器口,慢慢竖起容器,使药品滑落,切不可直接将固体扔进直立的容器内。
(4)加热试管内试剂:
①加热前应将试管外壁的水擦干,以免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②给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成约45°以扩大受热面;给固体加热时,管口略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而使试管炸裂。
③加热时管口不准对着人,以免发生事故。
④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因为热的试管在接触水的时候会炸裂。
⑤结束加热后的试管不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烫坏实验台。
⑥加热完毕时要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取出。
观看视频
意外事故的处理,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
实验后续的整理、清理工作及废物的处理,一定要学生养成习惯
实验室的安全,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通过学习守则、危险标志的认识树立安全意识,后续才可有序在实验室里学习、操作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2024)第2节 科学测量精品第3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与要求,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节 科学测量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与要求,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节 科学测量获奖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与要求,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