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第1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第2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必须用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2.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3.考生答题必须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K-39 Mn-55
    第Ⅰ卷(共5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指示,强调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B.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 使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D. 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答案】D
    【解析】
    【详解】A、对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防止浪费资源,符合理念;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减轻环境污染,符合理念;
    C、使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符合理念;
    D、节日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理念,
    故选D。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A. 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B. 手于生产氮肥的N2
    C. 用于医疗急救的O2D. 用于飞艇的He
    【答案】A
    【解析】
    【分析】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为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
    【详解】A、空气中没有氢气,无法分离,故A不正确;
    B、空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无毒,可以分离出来,故B正确;
    C、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急救, 故C正确;
    D、用于飞艇的He,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可以分离出来,故D正确。故选A。
    3. 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增加的是
    A. 稀有气体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呼吸时把空气中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则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增加的是二氧化碳。
    故选C。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闻气味B. 振荡试管
    C. 贮存气体D. 倾倒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取用药品的安全规则、仪器的洗涤、药品的贮存、液体的取用等操作进行分析。
    【详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要在瓶口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振荡试管要左右振荡,以防止液体溅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贮存氧气时集气瓶口要盖玻璃片,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倾倒液体符合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等,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2MnO4B. 60个碳原子:C60
    C. 2个氯离子:2Cl-D. Mg2+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化学式为:KMnO4,错误;
    B、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60个碳原子可表示为:60C,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离子可表示为:2Cl-,正确;
    D、Mg2+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为12,故Mg2+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错误。
    故选C。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壳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
    B. 氢氧燃料电池是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
    C. 可用稀盐酸区分大理石和石灰石
    D. 过滤操作时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地壳中氧元素含量最多,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说法错误;
    B. 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说法错误;
    C. 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均产生二氧化碳,不可用稀盐酸区分大理石和石灰石,说法错误;
    D. 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说法正确;
    故选D。
    7. 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取用固体药品B. 加热立即收集
    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 结束时停止加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试管横放,然后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竖起,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用玻璃片把瓶口盖住再拿出水面,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为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实验结束后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8. 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A. 化合物:干冰、二氧化碳、矿泉水B. 单质:液氧、水银、铁
    C.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钙、锰、锌D. 混合物:铜绿、空气、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干冰即二氧化碳为化合物,矿泉水含有水和矿物质属于混合物,分类错误;
    B. 液氧、水银、铁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为单质,分类正确;
    C. 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锰、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分类错误;
    D. 铜绿、空气是混合物,水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分类错误;
    故选B。
    【点睛】辨别时,往往误以元素种类的多少进行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判断,或者忽略了单质、化合物必须是纯净物这一大前提。这是这类试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
    9. 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组成:都含有氧元素,分子构成相同
    B. 性质:固态时都是淡蓝色,都可以呼吸
    C. 用途:氧气可以做燃料,二氧化碳可以生产汽水
    D. 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但分子构成不相同,说法错误;
    B.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则不能,说法错误;
    C. 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可燃烧,不可以做燃料,说法错误;
    D. 氧气和二氧化碳是自然界循环的重要物质,水和二氧化碳在植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时,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含碳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说法正确;
    故选D。
    10. 如图是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 “●”分别表示H原子和O原子),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 该示意图中有四种分子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 氢原子、氧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
    D. 氧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该示意图中有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三种分子,判断错误;
    B. 化学反应前为水分子,反应后为氧分子和氢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判断错误;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氢原子、氧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判断正确;
    D. 氧原子不只在通电条件下能转化为氧分子,如加热高锰酸钾也能得到氧分子,判断错误。
    故选C。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 两瓶无色气体(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描述正确;
    B.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产生大量的白烟,描述错误;
    C. 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白色固体,形成白烟,描述正确;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描述正确。
    故选B。
    12.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金刚石硬度大,常用于切割玻璃
    B.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C.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
    D. 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可以延长食品保存期限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
    D、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用作食品保护气,可以延长食品保存期限,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B。
    13. 对于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 —分子种类变少了
    B. 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 —含有不同种分子
    C.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都含有相同的分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过氧化氢溶液含有过氧化氢和水,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C、一滴水中约有个水分子,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14. “秋风响,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苏州阳澄湖大闸蟹黄满膏肥,滋味鲜美,大闸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比鱼类高出6~10倍,下列有关维生素B2(其化学式为C17H20O6N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维生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17+1 × 20+16 × 6+14 × 4=376g
    B. 维生素B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 维生素B2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7: 20: 6: 4
    D. 维生素B2由17个碳元素、20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和4个氮元素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维生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7+1×20+16×6+14×4=376,单位是“1”,说法错误;
    B. 维生素B2()中氮元素的质量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 16×6)=56:96,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说法正确;
    C. 维生素B2()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2×17):(1×20):(16×6):(14×4)=51: 5: 24: 14,说法错误;
    D. 元素不能以个数论述,说法错误。
    故选B。
    【点睛】在比较同一物质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将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完全计算出来,可利用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比较,既快捷又准确。
    15.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
    B.图中含有三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
    C.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
    D.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
    【点睛】化合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含有不同的原子。
    16.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则使木条熄灭的一定是二氧化碳
    C.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电子等,推理错误;
    B.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则使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等很多气体也不支持燃烧,推理错误;
    C.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推理正确;
    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例如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在反应前后质量也不变,推理错误。
    故选C。
    17. 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 原子B. 中子C. 电子D. 质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其中“▲”应填入的是原子。
    故选A。
    18.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
    B. 鱼可以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 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且氧气可用作火箭助燃剂
    D.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有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说法正确;
    B. 鱼可以在水中生活,说明水中溶有氧气,不能证明氧气易溶于水,说法错误;
    C. 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D.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不是所有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说法错误。
    故选A。
    19. 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观察到低的蜡烛后熄灭
    B. 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D. 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的结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观察到低的蜡烛先熄灭,故A错误;
    B.如果不将玻璃片拿下,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形不成压强差,不会流下进入烧杯内,蜡烛不会熄灭,故B错误;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覆盖在蜡烛表面,隔绝了空气,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故C错误;
    D.由题干所给装置可知,二氧化碳从高处流到烧杯中,将观察到低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D正确。
    故选D。
    20. 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D
    【解析】
    【详解】A. 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此选项错误;
    B. 纯净物中包括化合物,化合物中包括氧化合物,此选项错误;
    C.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并列关系,此选项正确;
    D. 有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有的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它们是交叉关系,如:氢气燃烧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但蜡烛燃烧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此选项正确。
    故选CD。
    21. 如图是氯元素、钠元素的相关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⑤表示的是一种阴离子
    B. 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g
    C. 氯化钠是由大量的④和⑥两种粒子构成的
    D. 氧元素与钠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都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⑤中粒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7,表示的是一种原子,故A错误;
    B、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单位是“1”,故B错误;
    C、④为钠离子,⑥为氯离子,氯化钠是由大量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两种粒子构成的,故C正确;
    D、氧元素与钠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C。
    22. 正确的实验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B. 木炭的燃烧时,将点燃的木炭迅速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C. 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
    D. 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避免气密性不佳时要更换药品而造成浪费,操作正确;
    B. 木炭的燃烧时,把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可以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操作错误;
    C. 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操作正确;
    D. 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操作正确。
    故选B。
    23.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蒸馏水与食盐水(过滤)
    B. 二氧化碳和氮气(燃着的木条)
    C. 氧化铜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D. 蒸馏水和白醋(闻气味)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蒸馏水与食盐水均为液体,不能通过过滤区别,方法错误;
    B. 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使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方法错误;
    C. 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均为黑色固体,不能通过颜色区别,方法错误;
    D. 蒸馏水无色无味,白醋会散发特殊刺激性气味,可以通过闻气味区别,方法正确。
    故选D。
    【点睛】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
    24.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主要目的是
    A. 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B. 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C. 加入等量的肥皂水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用于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 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应使用干冷的烧杯,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 区别硬水和软水,加入等量的肥皂水,震荡,观察产生泡沫的量,能达到实验目的;
    D.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外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点睛】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变量的问题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
    25. 某纯净物中只含有R和氧两种元素,且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纯净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R元素的氧化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设该物质中R、O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x、y,则有 ,解得,则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氧元素显-2价,设氧化物中R元素化合价为z,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z+(-2)×2=0,解得z=+4,即R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元素质量比和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元素化合价,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质量比可以得出原子个数之比,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再根据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元素的化合价。
    第Ⅱ卷(共50分)
    26. 用“>”、“ (2). > (3). = (4). < (5). > (6). =
    【解析】
    【详解】(1)液态氧沸点>液态氮沸点。
    (2)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
    (3)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铁离子质子数=铁原子质子数。
    (4)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6)甲醛()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醋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甲醛含碳量=醋酸含碳量。
    27.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采用_______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家庭用净水器就是利用_______的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填序号)。①活性炭;②明矾
    (3)氢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从氧气变为水时,氧元素化合价的具体变化是______。(填“不变,’或“升高”或“下降,,)
    (4)人体缺钙易患的疾病是___________ (用序号填写)。①骨质疏松;②贫血
    (5)将水样静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___ (填标号)。
    a 用玻璃棒引流
    b 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c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 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 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答案】 (1). 煮沸 (2). ① (3). 下降 (4). ① (5). acd
    【解析】
    【详解】(1)煮沸可以使水中的钙、镁离子沉淀,生活中采用煮沸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家庭用净水器就是利用①活性炭的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3)氢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从氧气变为水时,氧元素化合价从0价变为-2价,化合价下降。
    (4)人体缺钙易患的疾病是①骨质疏松。
    (5)a 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操作规范;
    b 滤纸边缘高出漏斗,会造成滤液浑浊,操作不规范;
    c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操作规范;
    d 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防止产生气泡,操作规范;
    e 不能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操作不规范;
    故填:acd。
    28. 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
    (2)加热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关。
    (4)加热碳酸氢铵:__________________,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答案】 (1). (2). 放热 (3). (4). 分解 (5). (6). 氧气的浓度 (7). (8). -3
    【解析】
    【详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放热。
    (2)加热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符合“一变多”特征,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4)加热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在碳酸氢铵中,氢元素显+1价,碳酸氢根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4+(-1)=0,则x=-3价。
    【点睛】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除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外,注意配平和反应条件。
    29.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实验操作】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选用A, E装置制取O2时,在连接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将胶皮管和玻璃管连接在一起的操作是先把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________入胶皮管。收集氧气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填写现象)时,说明氧气集满;若发现E中的水变红,可能原因是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
    (3)装置B与D组合,可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优点是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4)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若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有1/4转化为氧气,若加热1.58g高锰酸钾固体,最多能得到_______g氧气,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精确到0.1 % )
    (5)若用装置G制取气体,要满足反应物为块状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该装置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不能制氧气。请仔细观察G图,若要停止产生的二氧化碳,其操作是_________。
    【答案】 (1). 导管湿润 (2). 插 (3).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4). 试管口未放置一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通过导管进入水槽 (5). (6). (7).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8).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9). 0.16g (10). 33.8% (11). 关闭导气管阀门
    【解析】
    【详解】实验操作: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选用A、E装置制取氧气时,在连接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将胶皮管和玻璃管连接在一起的操作是先把导管湿润,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收集氧气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集满;若发现E中的水变红,可能原因是试管口未放置一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通过导管进入水槽。
    (2)加热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3)装置B与D组合,可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实验反思:
    (4) 1.58g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若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有1/4转化为氧气,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 石灰石与稀盐酸不能接触,反应就不能发生,当关闭导气管阀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不出去,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回烧杯内,石灰石与稀盐酸分离,反应就停止了,则要停止产生二氧化碳,其操作是关闭导气管阀门。
    30. 请结合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把装置A制取的某气体从装置B的a端通入, 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单独分解作为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物__________(填序号)。
    A NaCl B KMnO4 C H2O D CH4
    (3)用装置A, C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当装置C中的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___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装置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而装置C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你认为实验过程中忘记了什么操作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二氧化锰的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的实验。请问: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
    (5)某同学进行该实验并用排水法收集O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先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双氧水
    b 当导管口刚冒出气泡,就始收集
    c 若用如图(装满水)收集O2,则气体应从b端导入
    d 气体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答案】 (1). 锥形瓶 (2). (3). AD (4). 连续均匀 (5).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6). 排除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也会产生氧气的可能 (7). bcd
    【解析】
    【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把装置A制取的某气体从装置B的a端通入,B中蜡烛燃烧更旺,该气体为氧气,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为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A. 中不含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能单独制取氧气;
    B. 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能单独分解制取氧气;
    C. 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能单独分解制取氧气;
    D. 中不含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能单独制取氧气;
    故填:AD。
    (3)用装置A、C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当装置C中的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装置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而装置C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实验过程中忘记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排除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也会产生氧气的可能。
    (5) a 先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双氧水,先加固体药品,再添加液体药品,操作正确;
    b 当导管口刚冒出气泡,就始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操作错误;
    c 若用如图(装满水)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c端导入,将水从b端排出,操作错误;
    d 该实验没有使用酒精灯,操作错误;
    故填:bcd。
    31. 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 F, 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G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①C→B+H:____________,属_________反应(填反应基本类型)
    ②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检验F气体的存在,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
    【答案】 (1). (2). (3). (4). 分解 (5). 澄清石灰水 (6).
    【解析】
    【分析】
    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A与二氧化锰混合生成B和C,则A是过氧化氢,B是氧气,C是水,H是氢气;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则F是二氧化碳,E在纯净B(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则E是硫,G是二氧化硫;D是黑色固体,与B(氧气)反应生成F(二氧化碳),则D是碳;代入验证即可。
    【详解】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A与二氧化锰混合生成B和C,则A是过氧化氢,B是氧气,C是水,H是氢气;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则F是二氧化碳,E在纯净的B(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则E是硫,G是二氧化硫;D是黑色固体,与B(氧气)反应生成F(二氧化碳),则D是碳;
    (1)物质D、G的化学式分别为:、。
    (2)①C→B+H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符合“一变多”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②实验室检验F(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2. 学习了氧气的知识,兴趣小组同学对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家用制氧机(如图1)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兴趣小组同学用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实验一:小组同学准备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取一只250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组同学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验不能确定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二:测定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请补充完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①检查____________。
    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露出白磷后,关闭止水夹a和b, A中水进入到B中,测得B中水的体积为V1mL。
    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进行_______操作。B中水倒吸进入A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mL 。
    ⑥计算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请填(“不变”或“偏高”或“偏低”)
    A 步骤③中,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测得的V1数值____________;
    B 步骤⑤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__________;
    (2)【数据记录】
    经测定V1=110mL; V2数据如下:
    【数据处理】
    已知,在如表数据中,其中有一次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实验反思】
    ①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由于制取成本较高,不适合大量生产,一般用于实验室制取。
    ③导致那次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 燃烧更旺只能说明收集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大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无法证明是纯净氧气 (2). 装置气密性 (3). 打开止水夹b (4). 偏低 (5). 偏低 (6). 77.3% (7). 物理 (8). 白磷不足,瓶内氧气未被消耗完
    【解析】
    【详解】实验一:
    实验反思:
    该实验不能确定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燃烧更旺只能说明收集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大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无法证明是纯净氧气。
    实验二: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仪器,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进行打开止水夹b操作,B中水倒吸进入A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mL。
    (1) A. 步骤③中,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测得的V1数值偏低;
    B. 步骤⑤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使测得的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偏低;
    (2) 数据处理:
    已知,在如表数据中,其中第三次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则:B中剩余水体积为:(27mL+26mL+24mL+23mL)÷4=25mL,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实验反思:
    ①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③导致第三次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白磷不足,瓶内氧气未被消耗完。实验次序
    1
    2
    3
    4
    5
    B 中剩余水体积/mL
    27
    26
    50
    24
    23

    相关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2O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九年级一模化学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九年级一模化学卷,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做法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