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苏州市相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州市相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A.利用风力发电 B.增加绿化面积
C.节约用水用电 D.直接排放废气
2.(2分)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粮食酿酒 C.食物腐败 D.白醋挥发
3.(2分)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代表一种单质的是( )
A.H B.N2 C.Fe D.2Hg
4.(2分)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都比原子大
B.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是实心球体,是最小的微粒,不能再分
5.(2分)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金刚石 C.液态氧 D.干冰
6.(2分)下列仪器中属于玻璃仪器且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量筒 B.蒸发皿 C.试管 D.烧杯
7.(2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B.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C.缺碘会导致人的甲状腺肿大
D.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越多越好
8.(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粉末 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 D.过滤
9.(2分)“天宫二号”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舱里常用 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NiFe2O4中Ni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 )
A.0 B.+2 C.+3 D.+6
10.(2分)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元素原子中的(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1.(2分)想一想,CuO和CO2为什么可归为一类。据此,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与这两种物质归为同类。该物质是( )
A.KMnO4 B.MgO C.NaCI D.O2
12.(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B.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C.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防止空气污染极其重要
13.(2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2.53g的食盐固体
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用50mL酒精和50mL蒸馏水配制100mL酒精溶液
14.(2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用于做导线,是由于铜有优良的导电性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
D.镁粉可用于照明弹,是由于镁粉能燃烧,且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
15.(2分)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16.(2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
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的变化是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C.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是相同的物质
D.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
17.(2分)苏州东山白沙枇杷是中国“十大”枇杷品牌之一,枇杷中富含的维生素A1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骼生长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20H3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
B.维生素A1是由20个碳元素、30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C.维生素A1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维生素A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
18.(2分)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9.(2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区分蒸馏水和浓食盐水
蒸发,观察有无固体出现
C
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D
鉴别酒精与白醋
闻气味
A.A B.B C.C D.D
20.(2分)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 D.②容易得到电子
21.(2分)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LiMnO2这种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MnO2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
D.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22.(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A.制取 B.收集
C.验满 D.性质
23.(2分)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1个X原子的质量为6.643×10﹣27kg,则该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 B.2 C.3 D.4
24.(2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向锥形瓶内加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④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和装置⑤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试验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⑥⑤ B.④③②①⑤⑥ C.①③②④⑥⑤ D.④②①③⑥⑤
25.(2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氯酸钾制备氧气的实验装置改用高锰酸钾后,不必作任何变动
B.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增加
D.制取等体积的氧气,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7分)用化学用语讹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氮分子: ;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
(3)氧化铁中铁元素显正三价: ;
(4)3个铝离子 ;
(5)碳酸钠: ;
(6)4个硅原子 ;
(7)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 。
27.(10分)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加热高锰酸钾: ,当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轻,固体中共有 种成分。
(2)加热碱式碳酸铜 ,该反应中颜色变化是 。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的镁条应用 夹持置于石棉网上。
(4)电解水: ,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气体体积比约是 。
(5)将二氧化锰放入双氧水中: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8.(4分)请将下列七种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①大理石 ②铜 ③空气 ④干冰
⑤高锰酸钾 ⑥水 ⑦液氧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单质的是
(3)属于化合物的是
(4)属于氧化物的是
(5)含有氧分子的是 .
29.(5分)如表是某品牌S00毫升装矿泉水标签的一部分,回答相关问题。
偏硅酸
25.0~70.0
钠
1.0~25.0
镁
0.1~15.0
钾
0.5~10.0
钙
2.0~35.0
溶解性总固体
50.0~250.0
(1)表中的钠、镁、钾、钙都是指 。(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喝一瓶该矿泉水,最少摄入的偏硅酸的质量为 mg。
(3)生产矿泉水时,对于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可以通过 的方法去除。
(4)可以使用 来检验该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通常使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在煮沸过程中,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Ca(HCO3)2]分解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0.(6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实验中B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写出B处发生主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实验中C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写出C处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4)D处 (选填“高”或“低”)处的蜡烛先熄灭。
31.(7分)实验室有下列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②的名称: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堵住右侧导气管, ,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的水,若观察到分液漏斗末端出现稳定的水柱,则装置不漏气.
(3)若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了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正确的操作是: ,其中块状固体大理石应放置在 处(填“A”或“B”),一段时间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 .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于验证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最好选用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如何判断该装置已收集满氧气 .
32.(6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请回忆教材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属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
80.0
54.5
126.0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一个缓慢氧化的过程),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写出氢氧化亚铁的符号 。然后生成氢氧化铁。最终生成铁锈。
(2)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 。
33.(5分)一般加碘低钠盐的标签
(1)亚铁氰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碘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3)42.8g碘酸钾中的含碘量与 g碘化钾中的含碘量相当。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A.利用风力发电 B.增加绿化面积
C.节约用水用电 D.直接排放废气
【分析】根据题意,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此结合各选项中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与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相符合。
【解答】解:A、利用风力发电,能减少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相符合。
B、增加绿化面积,减少空气污染,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相符合。
C、节约用水用电,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相符合。
D、直接排放废气,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不相符合。
故选:D。
【点评】环境污染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2分)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粮食酿酒 C.食物腐败 D.白醋挥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铁锅生锈,生成了一种红棕色的新物质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食物腐败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白醋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3.(2分)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代表一种单质的是( )
A.H B.N2 C.Fe D.2Hg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H属于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单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D.该符号只能表示2个汞原子,不能表示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4.(2分)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都比原子大
B.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是实心球体,是最小的微粒,不能再分
【分析】如果不知道那种分子和原子,则无法比较大小;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离子;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解答】解:A、如果不知道那种分子和原子,则无法比较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离子,质子和电子虽然都是带电荷的微粒,但是不属于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分子能够再分,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5.(2分)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金刚石 C.液态氧 D.干冰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液态氧是液态的氧气,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分)下列仪器中属于玻璃仪器且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量筒 B.蒸发皿 C.试管 D.烧杯
【分析】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坩埚、燃烧匙、试管、蒸发皿.
【解答】解:A、量筒不能用来加热,故A错误;
B、蒸发皿能够直接加热,但不是玻璃仪器,故B错误;
C、试管可以用来直接加热,故C正确;
D、烧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实验室中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有些根本就不能被加热.烧杯、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
7.(2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B.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C.缺碘会导致人的甲状腺肿大
D.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越多越好
【分析】了解铁、钙、碘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这些元素不能没有也不能过多.
【解答】解:人体缺铁易得贫血症;
缺钙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畸形等,对老年人还说容易引起骨质疏松;
缺碘容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得甲状腺病。
微量元素的摄入不是越多越好,如钙吸收过多,容易引起白内障动脉硬化等疾病。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与人体健康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8.(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粉末 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 D.过滤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故所示操作正确;
B、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2分)“天宫二号”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舱里常用 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NiFe2O4中Ni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 )
A.0 B.+2 C.+3 D.+6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iFe2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已知NiFe2O4中Ni元素为+2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2x+(﹣2)×4=0,则x=+3价。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0.(2分)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元素原子中的(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选B
【点评】明确元素的定义,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是解答本题关健.
11.(2分)想一想,CuO和CO2为什么可归为一类。据此,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与这两种物质归为同类。该物质是( )
A.KMnO4 B.MgO C.NaCI D.O2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CuO和CO2可归为一类,因为它们都属于氧化物,氧化镁是由氧元素和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可以和CuO和CO2归为一类。
故选:B。
【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12.(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B.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C.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防止空气污染极其重要
【分析】由空气的组成成分、空气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占78%),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空气的成分可知,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单质,含有二氧化碳、水等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清新、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空气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故防止空气污染极其重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了解空气的成分、重要作用等是解题的关键.
13.(2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2.53g的食盐固体
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用50mL酒精和50mL蒸馏水配制100mL酒精溶液
【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精确度进行判断;
B、根据碳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考虑.
【解答】解:A、因为托盘天平能准确到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2.53g的食盐固体,故错误;
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含有碳酸),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故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P2O5,产生大量白烟,故错误;
D、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用50mL酒精与50mL蒸馏水混合配制酒精溶小于100mL,故错误。
故选:B。
【点评】需要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托盘天平的使用以及分子的特性,属于基础题.
14.(2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用于做导线,是由于铜有优良的导电性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
D.镁粉可用于照明弹,是由于镁粉能燃烧,且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解答】解: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故A正确。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故C正确。
D、镁粉可用于照明弹,是由于镁粉能燃烧,且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2分)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D、用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2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
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的变化是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C.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是相同的物质
D.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
【分析】能量的形式有化学能、热能、化学能、太阳能等,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分析。
【解答】解:A、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故A正确;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能量,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故B正确;
C、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故C错误;
D、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能量的转换形式,注意常见能量的形式有哪些,结合转化的特点来分析。
17.(2分)苏州东山白沙枇杷是中国“十大”枇杷品牌之一,枇杷中富含的维生素A1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骼生长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20H3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
B.维生素A1是由20个碳元素、30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C.维生素A1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维生素A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
【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B.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维生素A1的相对分子质量=12×20+1×30+16=286,故错误;
B.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C.根据维生素A1的化学式C20H30O,维生素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0):(1×30):16=240:30:16,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
D.根据维生素A的化学式C20H30O,维生素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0):(1×30):16=240:30:16,故错误。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明确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18.(2分)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解答】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分子由原子构成;故A正确;
B、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前后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间隔;故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与反应后中间的图明确表示出分子再分成原子的过程;故C正确;
D、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D。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
19.(2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区分蒸馏水和浓食盐水
蒸发,观察有无固体出现
C
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D
鉴别酒精与白醋
闻气味
A.A B.B C.C D.D
【分析】A、区别两种无色气体,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差的别,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鉴别两种气体.
B、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C、根据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B、分别蒸发,浓食盐水会有固体析出,蒸馏水没有,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C、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D、酒精与白醋分别具有酒的芳香气味、酸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0.(2分)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 D.②容易得到电子
【分析】A、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D、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A、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③④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④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1.(2分)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LiMnO2这种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MnO2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
D.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分析】A、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分析;
B、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C、根据催化剂的概念进行分析;
D、根据反应分析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A、从化学式LiMnO2可以看出,该物质中含有Li、Mn、O三种元素。故A正确;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在反应中MnO2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故C错误;
D、反应前,锂单质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LiMnO2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催化剂具有“针对性”,即催化剂针对某个化学反应来说,才有意义。例如,不能笼统地说: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或者催化剂是二氧化锰等;而应该表达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题中的二氧化锰做反应物,不是催化剂。
22.(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A.制取 B.收集
C.验满 D.性质
【分析】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判断反应装置,据氧气的密度分析收集方法,验满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铁丝燃烧实验应在瓶底放一些水或沙子.
【解答】解:A、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可用此发生装置,正确;
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导管伸入到集气瓶底部,正确;
C、验满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正确;
D、铁丝燃烧实验应在瓶底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燃烧后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而图示没采取措施,错误;
故选:D。
【点评】了解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验满气体的方法,及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即可顺利解答.
23.(2分)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1个X原子的质量为6.643×10﹣27kg,则该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 B.2 C.3 D.4
【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1个X原子的质量为6.643×10﹣27kg,则该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2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向锥形瓶内加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④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和装置⑤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试验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⑥⑤ B.④③②①⑤⑥ C.①③②④⑥⑤ D.④②①③⑥⑤
【分析】制取气体的一般步骤是:连好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收集气体,所以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步骤,注意在加入药品时要先加固体再加液体,可以据此来作出选择。
【解答】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实验步骤是:按要求连好制取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向大试管或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或石灰石、向分液漏斗中注入稀盐酸、然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注意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④②①③⑥⑤,与D选项吻合;
故选:D。
【点评】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步骤,能够根据所给的打乱了的步骤来选择正确的排序,在加药品时注意要先固后液。
25.(2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氯酸钾制备氧气的实验装置改用高锰酸钾后,不必作任何变动
B.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增加
D.制取等体积的氧气,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分析】从图象上可看出高锰酸钾稍微加热就产生氧气,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要加热一段时间才能分解产生氧气,并且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做催化剂不能改变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从图象的转折点可以看出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氯酸钾产生的氧气多分析解答.
【解答】解:
A、将氯酸钾制备氧气的实验装置改用高锰酸钾后,为防止高锰酸钾随气流进入导气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故错误;
B、观察图示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要加热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分解产生氧气,故正确;
C、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个反应中做催化剂,不能改变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只能改变反应速率,故错误;
D、通过观察图示可知,氯酸钾用时较长,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属结合图象问题的考查,注重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7分)用化学用语讹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氮分子: 2N2 ;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O ;
(3)氧化铁中铁元素显正三价: 2O3 ;
(4)3个铝离子 3Al3+ ;
(5)碳酸钠: Na2CO3 ;
(6)4个硅原子 4Si ;
(7)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 H2O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两个氮分子就是在氮气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N2;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O;
(3)氧化铁中铁元素显正三价就是在氧化铁化学式中铁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数字+3,故填:2O3;
(4)3个铝离子就是在铝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3,故填:3Al3+;
(5)碳酸钠中钠元素为+1价,碳酸根为﹣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故填:Na2CO3;
(6)4个硅原子就是在硅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4,故填:4Si;
(7)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故填:H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7.(10分)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K2MnO4+MnO2+O2↑ ,当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轻,固体中共有 两 种成分。
(2)加热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2CuO+H2O+CO2↑ ,该反应中颜色变化是 由绿色变成黑色 。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2Mg+O22MgO ,燃烧的镁条应用 坩埚钳 夹持置于石棉网上。
(4)电解水: 2H2O2H2↑+O2↑ ,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气体体积比约是 1:2 。
(5)将二氧化锰放入双氧水中: 2H2O22H2O+O2↑ 。该反应属于 放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故填:2KMnO4K2MnO4+MnO2+O2↑;两;
(2)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固体由绿色慢慢变成黑色;故填:Cu2(OH)2CO32CuO+H2O+CO2↑;由绿色变成黑色;
(3)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燃烧的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置于石棉网上;故填:2Mg+O22MgO;坩埚钳;
(4)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连接电源正极的试管中产生的是氧气,连接电源负极的试管中产生的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故填:2H2O2H2↑+O2↑;1:2;
(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故填:2H2O22H2O+O2↑;放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28.(4分)请将下列七种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①大理石 ②铜 ③空气 ④干冰
⑤高锰酸钾 ⑥水 ⑦液氧
(1)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③
(2)属于单质的是 ②⑦
(3)属于化合物的是 ④⑤⑥
(4)属于氧化物的是 ④⑥
(5)含有氧分子的是 ③⑦ .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铜和液氧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
干冰、高锰酸钾和水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
干冰和水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空气和液氧中含有氧分子.
故填:①③;②⑦;④⑤⑥;④⑥;③⑦.
【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29.(5分)如表是某品牌S00毫升装矿泉水标签的一部分,回答相关问题。
偏硅酸
25.0~70.0
钠
1.0~25.0
镁
0.1~15.0
钾
0.5~10.0
钙
2.0~35.0
溶解性总固体
50.0~250.0
(1)表中的钠、镁、钾、钙都是指 元素 。(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喝一瓶该矿泉水,最少摄入的偏硅酸的质量为 35 mg。
(3)生产矿泉水时,对于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可以通过 过滤 的方法去除。
(4)可以使用 肥皂水 来检验该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通常使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在煮沸过程中,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Ca(HCO3)2]分解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Ca(HCO3)2CaCO3↓+H2O+CO2↑ 。
【分析】(1)根据元素的概念与元素的存在形态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标签信息来分析;
(3)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是过滤;
(4)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根据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
【解答】解:(1)饮用水中的钙、镁、钾、钠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这里所指的“钙、镁、钾、钠”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元素;
(2)500mL矿泉水中含硅酸盐:70mg/L×0.5L=35mg;故填:35;
(3)除去水中不溶的固体的实质是分离固液混合物,要采用过滤的方法;故填:过滤;
(4)检验该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分,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
Ca(HCO3)2受热可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H2O+CO2↑。
故填:肥皂水;Ca(HCO3)2CaCO3↓+H2O+CO2↑。
【点评】运用基础的化学知识,沉着分析、思考各个问题,是处理此类涉及多种基础知识类问题的高效措施。
30.(6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2)实验中B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B处发生主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CO2+Ca(OH)2═CaCO3↓+H2O 。
(3)实验中C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写出C处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CO2+H2O═H2CO3 。
(4)D处 低 (选填“高”或“低”)处的蜡烛先熄灭。
【分析】(1)A处是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2)B处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3)C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A处是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B处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C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4)D处会观察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
(1)CaCO3+2HCl=CaCl2+H2O+CO2↑;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O2+H2O═H2CO3;
(4)低。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1.(7分)实验室有下列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②的名称: 锥形瓶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
(2)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堵住右侧导气管,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的水,若观察到分液漏斗末端出现稳定的水柱,则装置不漏气.
(3)若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了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正确的操作是: 将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 ,其中块状固体大理石应放置在 A 处(填“A”或“B”),一段时间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 关闭活塞 .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于验证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最好选用收集装置为 D 填序号);如何判断该装置已收集满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
【分析】(1)据常用仪器和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且试管口有棉花分析解答;
(2)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为了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应将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块状固体应放在多孔隔板上,要停止反应,可将活塞关闭;
(4)据蜡烛燃烧生成水、氧气有助燃性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标号仪器是锥形瓶;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且试管口有棉花,说明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2)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堵住右侧导气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的水,若观察到分液漏斗末端出现稳定的水柱,则装置不漏气;(3)为了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应将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块状固体应放在多孔隔板上,稀盐酸通过长颈漏斗加入;打开活塞,固液接触产生气体,不需要气体时,可将活塞关闭,生成的气体无法排出,试管内气压增大,则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4)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要验证水需要集气瓶干燥,故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证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
故答案为:(1)锥形瓶;2KMnO4K2MnO4+MnO2+O2↑;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3)将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A;关闭活塞;
(4)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装置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
32.(6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请回忆教材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4P+5O22P2O5 ,属 化合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 气压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
80.0
54.5
126.0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一个缓慢氧化的过程),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写出氢氧化亚铁的符号 Fe(OH)2 。然后生成氢氧化铁。最终生成铁锈。
(2)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是 20.2%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 铁生锈消耗氧气更彻底,扣除了内容物的容积 。
【分析】磷燃烧、铁生锈都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答】解:(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属于化合反应。
故填:4P+5O22P2O5;化合。
(2)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填:气压。
【交流表达】
(1)氢氧化亚铁的化学式是Fe(OH)2。
故填:Fe(OH)2。
(2)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是:×100%=20.2%,
故填:20.2%。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铁生锈消耗氧气更彻底,扣除了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故填:铁生锈消耗氧气更彻底,扣除了内容物的容积。
【点评】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3.(5分)一般加碘低钠盐的标签
(1)亚铁氰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22 ;
(2)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39:127:48 ;碘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2.4% (精确到0.1%);
(3)42.8g碘酸钾中的含碘量与 33.2 g碘化钾中的含碘量相当。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亚铁氰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4+56+(12+14)×6+3×(1×2+16)=422,故填:422;
(2)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9:127:(16×3)=39:127:48;碘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填:39:127:48;22.4%;
(3)设42.8g碘酸钾中的含碘量与质量为x的碘化钾中的含碘量相当,则有:
42.8g×
x=33.2g
故填:33.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九年级一模化学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九年级一模化学卷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九年级一模化学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九年级一模化学卷,共8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做法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