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2019)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答案
化学第二节 金属材料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二节 金属材料测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钢铁。下列有关钢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是纯净物,生铁是合金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生铁的熔点比纯铁高D.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2.金属铝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常温与氧气反应,但铝制品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
B.它是一种活泼的金属,1mlAl能与盐酸反应产生
C.它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能耐酸碱腐蚀
D.它易与镁形成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
3.C919机身部分采用第三代新型铝锂合金材料.下列关于铝锂合金的认识,正确的是
A.铝锂合金密度较大,强度较小,硬度小于纯铝B.改变原料的配比,可以制得性能不同的铝锂合金
C.铝锂合金不可导电、导热D.铝锂合金的性质与各成分金属的性质都相同
4.合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合金也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
B.稀土金属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一共包含17种元素
C.铁合金中,高碳钢的含碳量是最高的
D.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叶片是由镍钴合金制成,主要利用密度小的性质
5.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高
B.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钢
C.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D.储氢合金是利用物理作用吸引氢气的材料
6.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所以铝制品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
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能使钠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C.新版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的磁性物质是
D.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7.金属铝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置于空气中不会变化,常温不与氧气反应B.它是一种活泼的金属,能与盐酸反应产生
C.它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能耐酸碱腐蚀D.它易与镁形成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
8.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它宣告了中国海军的国产航母时代正式来临。据报道,该舰艇的“超级甲板”采用了大量新型铝锂合金和铝镁合金等航天材料,真正实现了“浴千度火仍无恙”。下列关于两种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锂合金是铝与锂熔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化合物
B.铝锂合金的硬度比铝大,化学及机械性能好
C.铝镁合金能溶解于稀盐酸中
D.铝镁合金焊接前可用NaOH溶液处理氧化铝膜
9.下列关于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B.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
C.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烧碱溶液反应产氢气的质量比为3∶1
D.铝表面有氧化膜保护,铝制器皿可以长时间盛放酸碱性溶液
10.铝的表面容易生成一层稳定的氧化膜,下列关于此氧化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膜的主要成分为Al2O3
B.氧化膜可以保护金属铝,防止铝继续被氧化
C.铝表面疏松的氧化膜使金属铝具有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D.氧化膜使性质活泼的金属铝成为了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
11.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A.B.C.D.
12.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13.铝是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的金属材料,下列关于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铝合金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等制造工业
B.铝制品表面通常覆盖着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C.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4.下列工业冶炼金属的方法错误的是
A.B.
C.D.
15.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电解熔融的方法来冶炼金属铝
B.通常采用CO高温还原法冶炼金属铁
C.铜的湿法冶炼是将金属钠投入到溶液中,从而置换出铜
D.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可制得金属钠
16.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Fe2O3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
B.钛合金耐高温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
C.Al2O3具有很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
D.La-Ni合金可用作储氢合金,方便吸、放氢气
17.我国铝材工业水平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下列关于金属铝及其合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C.常温下,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不活泼
D.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
18.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B.新版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的磁性物质是
C.锂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能使锂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D.由于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所以铝制品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
19.日常生活中常用铝制炊具,它质轻且坚固耐用,其原因是
A.这些铝制品是纯金属
B.铝很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C.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起保护作用
D.铝虽然很活泼,但只有在高温下才能反应
20.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B.浓硫酸C.AlCl3溶液D.稀盐酸
21.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以用NaOH溶液去除铝表面的氧化膜
B.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氢气在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1:1
C.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
D.铝制品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说明铝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
22.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Al2O3固体中混有的CuO可用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
B.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C.FeCl2溶液中混有FeCl3可通过滴加氯水除去
D.铝制餐具不能用来长时间盛装酸、碱的食物
23.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且前后有因果关系的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铝制品耐腐蚀
B.氧化铁粉末呈红棕色;氧化铁用作油漆、橡胶的红色颜料
C.铁的活泼性比铜强;铜能溶于氯化铁溶液
D.钠单质还原性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单质
24.钠、铁、铜等金属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腐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很活泼,在湿润空气中久置变质为
B.表面包裹一层植物油可以减缓锈蚀
C.生活中大量使用铝制品的原因是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古铜器表面生成铜绿,说明铜在空气中腐蚀时和参与反应
二、填空题
25.钠、铝和铁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重要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钠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 (填“Na2O”或“Na2O2”);
(2)Al2O3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生成盐和水,则是一种 (填“酸性”“碱性”或“两性”)氧化物;
(3)Fe(OH)3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请写出Fe(OH)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6.某同学利用Fe、CuO、H2SO4制备CuSO4,制备路线及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 、B 、C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A→Cu ;。
27.取一定量铝热剂,在高温下进行铝热反应:
(1)若反应中有1.5ml电子转移,可得到铁 g。
(2)将铝热剂直接加到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体生成。请写出该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若将铝热反应后所得固体用足量盐酸溶解,并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变血红色。据此能否确认固体中已不含氧化铁?说明理由。
28.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于第四位。铁是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是河南三门峡出土的西周晚期的玉柄铁剑。
(1)在钢铁厂的生产中,炽热的铁水或钢水注入模具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不得留有水,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2)电子工业中常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腐蚀覆铜板,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该现象: 。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其一种制备原理如下:_______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将方程式补充完整并配平该方程式 。
(4)很不稳定,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为 。
(5)向一个金属铝的易拉罐内充满CO2,然后向罐内注入足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严封罐口,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内凹而瘪,再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重新鼓起,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罐子重新鼓起的现象: 。
三、解答题
29.铝铁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由制铝工业废渣(主要含Fe、Ca、Al等的氧化物)制取聚合硫酸铁铝净水剂的流程如下:
(1)写出“滤渣”的主要成分 (写化学式)。
(2)为了提高浸取率,可行的操作是 (写出其中一条),“操作”的名称是 。
(3)写出铝的氧化物在“浸取”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从氧化还原角度看,在该操作中表现出 性。
(4)聚合硫酸铁铝溶于水形成、胶体具有 作用,达到净水的效果。
30.某研究小组以工厂废渣Fe3O4、Al2O3为原料制取Fe2O3工艺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操作a”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 。
(3)“氧化”的目的是 。
(4)“氧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用H2O2代替O2,其离子方程式为 。
(5)“操作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1.B
【详解】A.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都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故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符合题意;
C.生铁是铁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故生铁的熔点比纯铁低,C不符合题意;
D.生锈的钢铁,可以回收利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A.铝在常温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并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从而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故A正确;
B.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1mlAl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故B错误;
C.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但因氧化铝能与强酸强碱反应,所以不能耐酸碱腐蚀,故C错误;
D.铜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故D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铝锂合金密度较小,强度大,合金的硬度比其各成分金属的大,A错误;
B.合金的性质与成分的含量有关,所以改变原料的配比,可以制得性能不同的铝理合金,B正确;
C.铝锂合金具有金属材料的一些通性,有金属光泽,可导电、导热,C错误;
D.合金的熔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低,硬度比其各成分金属的大,性质与各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而铁合金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A错误;
B.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 金属元素的总称,主要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荧光和电子材料等工业,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B正确;
C.铁合金中,生铁的含碳量高于钢,C错误;
D.飞机的发动机叶片是由镍、铁、碳和钴组成的镍钴合金,耐高温、硬度大,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合金的熔点不一定比各成分金属的低,如某些汞合金的熔点比汞的熔点高,A错误;
B.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B错误;
C.铝、氧化铝和酸碱都能反应,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C正确;
D.储氢合金与氢气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金属氢化物,D错误;
故选C。
6.B
【详解】A.铝在常温下不会和O2反应,是因为铝在常温下被空气中的O2将铝表面氧化形成了一层致密的薄膜,但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铝能和其他物质会发生反应,不具备一定的抗腐蚀性,故A错误;
B.钠是一种金属性很强的金属,其化学性质很活泼,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防止钠与氧气或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故B正确;
C.油墨中有一种黑色的金属氧化物,具有磁性,该物质是Fe3O4,Fe2O3是红褐色的,也不具有磁性,故C错误;
D.铁粉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是黑色的Fe3O4固体,故D错误;
故本题选B。
7.B
【详解】A.铝和空气氧气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错误;
B.铝能与盐酸生成氯化铝和氢气,B正确;
C.它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但是该氧化膜为氧化铝,能和酸也能和碱反应,C错误;
D.铜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铝锂合金是金属铝与锂形成的混合物,故A说法错误;
B、合金与各组成金属相比,合金的硬度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机械性能好,有些合金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因此铝锂合金的硬度比铝大,化学及机械性能好,故B说法正确;
C、此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镁和铝,均能与稀盐酸反应,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故C说法正确;
D、氧化铝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故可用NaOH溶液处理氧化铝膜,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9.B
【详解】A.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故A错误;
B.铝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的特性,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故B正确;
C.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则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烧碱溶液反应产氢气的质量比为1∶1,故C错误;
D.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铝容易和空气中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为Al2O3,A正确;
B.铝容易和空气中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氧化膜可以保护金属铝,防止铝继续被氧化,B正确;
C.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C错误;
D.氧化膜使性质活泼的金属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从而成为了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D正确。
故选C。
11.B
【详解】A.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一步生成,其方程式为,A不符合题意;
B.Al无法一步生成氢氧化铝,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即可生成氧化铝,其方程式为,C不符合题意;
D.铝离子和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反应可一步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其方程式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D
【详解】A.由于实验操作是把稀硫酸分别加入两种金属上,这样是无法比较金属活泼性的,A错误;
B.a点时,锌的反应早已结束,与锌反应的烧杯内硫酸过量了,B错误;
C.b点时,镁与硫酸反应的烧杯内产生氢气较多,C错误;
D.c点之后还能生成氢气,故说明c点时金属还有剩余,D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A.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抗腐蚀能力较强的优良性能,是制造飞机、汽车等的理想材料,故A正确;
B.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所以铝制品表面通常覆盖着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B错误;
C.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所以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故C正确;
D.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D。
14.D
【详解】A.银不活泼,用热解法制取,化学方程式:,故A正确;
B.钠性质活泼,用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化学方程式:,故B正确;
C.铁性质较活泼,工业用热还原法制取,化学方程式:,故C正确;
D.Mg为活泼金属,通常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冶炼,化学方程式:,故D错误;
故选:D。
15.B
【详解】A.AlCl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应该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来冶炼金属铝,故A错误;
B.通常采用CO高温还原氧化铁冶炼金属铁,故B正确;
C.铜的湿法冶炼是将金属铁投入到溶液中,从而置换出铜,故C错误;
D.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熔融的NaCl可制得金属钠,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6.C
【详解】A.Fe2O3是红色固体,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故A正确;
B.钛合金耐高温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故B正确;
C.Al2O3具有很高的熔点,但是可以和强碱反应,不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故C错误;
D.La-Ni合金可用作储氢合金,方便吸、放氢气,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7.C
【详解】A.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密度、硬度均较小,熔点较低,A正确;
B.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是铝的物理性质,B正确;
C.常温下,铝表面容易与氧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铝不被腐蚀,C错误;
D.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D正确;
故选C。
18.D
【详解】A.高温下水蒸气与Fe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故A错误;
B.Fe3O4有磁性,俗名磁性氧化铁,用于新版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故B错误;
C.锂密度小于煤油,保存在煤油中会浮在煤油表面,不能隔绝空气,故C错误;
D.铝制品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化合物保护膜,故D正确;
故选:D。
19.C
【详解】A.铝制品是铝合金,不是纯金属,故A错误;
B.铝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一定条件下能与酸、碱、盐、氧化物、强氧化剂等多种物质反应,故B错误;
C.铝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铝制品表面的薄膜阻碍铝继续与氧气反应,起保护作用,故C正确;
D.铝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在常温下也能与氧气、强酸溶液、强碱溶液、某些盐溶液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20.A
【详解】A.Al与NaOH溶液反应,而Fe不能,反应后过滤可除杂,A符合题意;
B.Fe、Al均与稀硫酸反应,不能除杂,B不符合题意;
C.Fe、Al与AlCl3不发生反应,不能出去杂质Al,C不符合题意;
D.Fe、Al均与盐酸反应,不能除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1.D
【详解】A.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工业上可以用NaOH溶液去除铝表面的氧化膜,故A正确;
B.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羟基铝酸钠和氢气,铝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3,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放出氢气在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1:1,故B正确;
C.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故C正确;
D.铝化学性质活泼,铝制品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是因为铝表面能生成一层氧化膜,故D错误;
选D。
22.D
【详解】A.Al2O3固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CuO与NaOH溶液不反应,A错误;
B.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B错误;
C.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生成FeCl3,C错误;
D.Al、Al2O3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偏铝酸盐,和酸反应生成铝盐,所以酸、碱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以及铝制品本身,D正确;
答案选D。
23.B
【详解】A.Al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耐腐蚀,A错误;
B.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B正确;
C.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Cu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与铁的活泼性无关,C错误;
D. 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D错误;
故答案为:B。
24.C
【详解】A.很活泼,在湿润空气中久置变质为Na2CO3·xH2O,A正确;
B.表面包裹一层植物油可以隔绝空气和水,减缓锈蚀,B正确;
C.Al是活泼金属,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生活中大量使用铝制品的原因是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不受腐蚀,C错误;
D.古铜器表面生成铜绿,根据元素守恒,可知铜在空气中腐蚀时和参与反应,D正确;
选C。
25.(1)Na2O
(2)两性
(3)Fe(OH)3+3H+=Fe3++3H2O
【详解】(1)常温下钠在空气中被氧化为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
(2)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Al2O3与酸、碱反应生成盐与水,属于两性氧化物;
(3)Fe(OH)3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铁和水,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
26. CuSO4 Cu(OH)2 CuO 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Fe=FeSO4+Cu
【分析】A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B,A可以和铁反应生成了铜,A是CuSO4,B是Cu(OH)2,Cu(O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了CuO,C为CuO,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CuSO4,CuO和氢气生成铜,由此分析。
【详解】(1)根据分析,A为CuSO4,B为Cu(OH)2、C为CuO;
(2)A为CuSO4,B为Cu(OH)2,A→B是CuSO4和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u(OH)2和Na2SO4,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A→Cu是CuSO4和Fe反应生成FeSO4和Cu,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
27.(1)28
(2)
(3)不能确认,因为所得固体中有铁,会将 Fe3+还原为 Fe2+
【详解】(1)该铝热反应中,生成2mlFe,转移电子6ml,则转移电子1.5ml时,生成0.5mlFe,可得到铁的质量为:0.5ml×56g/ml=28g,故答案为:28;
(2)
将铝热剂直接加到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体生成,即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离子方程式为:
(3)将铝热反应后所得固体用足量盐酸溶解,并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变血红色。据此不能确认固体中已不含氧化铁,因为所得固体中有铁,会将 Fe3+还原为 Fe2+,故答案为:不能确认;因为所得固体中有铁,会将 Fe3+还原为 Fe2+。
28.(1)3Fe+4H2O(g)Fe3O4+4H2
(2)
(3)
(4) 白色沉淀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
(5)2Al+2OH-+2H2O=2AlO +3H2↑
【详解】(1)炽热的铁水或钢水注入模具前必须干燥的原因是铁水会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
(2)FeCl3溶液腐蚀Cu制印刷电路板,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Na2FeO4中钠是+1价,氧是-2价,根据价态守恒Na2FeO4中Fe元素是+6价,ClO-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下降到-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
(4)很不稳定,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化学方程式为:,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
(5)CO2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CO2+2NaOH=Na2CO3+H20,CO2被吸收,使罐内气体压强减小而被外界大气压压瘪,因易拉罐是铝制的,过量的NaOH可以与罐壁(Al)反应:2Al+2OH-+2H2O=2AlO +3H2↑,产生氢气,导致压强增大,罐壁重新鼓起。
29.(1)
(2) 适当升高反应温度(或充分搅拌、或将废渣研磨成更小粒径,或适当增大硫酸和过氧化氢的浓度等) 过滤
(3) 氧化
(4)吸附
【分析】加入稀硫酸将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铝、硫酸钙,加入过氧化氢将Fe2+氧化为Fe3+,滤渣是硫酸钙,滤液是硫酸铝和硫酸铁,加热聚合得到聚合硫酸铁铝;
【详解】(1)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其微溶于水,“滤渣”的主要成分;
(2)为了提高浸取率,可行的操作是适当升高反应温度或充分搅拌、或将废渣研磨成更小粒径,或适当增大硫酸和过氧化氢的浓度等;“操作”分离滤液和滤渣,名称是过滤;
(3)“浸取”中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加入将Fe2+氧化为Fe3+,在该操作中表现出氧化性;
(4)、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固体杂质,可用于净水。
30.(1)
(2) 漏斗 玻璃棒
(3)将Fe2+氧化成Fe3+
(4)
(5)
【分析】工厂废渣中含有Fe3O4、Al2O3,碱浸氧化铝溶解,Fe3O4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通入氧气将Fe2+氧化成Fe3+;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氢氧化铁灼烧生成氧化铁。
【详解】(1)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碱浸”时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a”是固液分离,a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四氧化三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氧化”的目的是将Fe2+氧化成Fe3+;
(4)“氧化”时Fe2+被氧气氧化成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用H2O2代替O2,其离子方程式为。
(5)“操作c”是灼烧氢氧化铁生成氧化铁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B
C
B
B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D
B
C
C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D
D
B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节 金属材料精品测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精品课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3.2.1合金解析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