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四年级语文上册17 爬天都峰 优质版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29970/0-17253352609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四年级语文上册17 爬天都峰 优质版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29970/0-17253352609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四年级语文上册17 爬天都峰 优质版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29970/0-1725335261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案
展开17 爬天都峰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语言运用:分角色朗读、想象,并围绕 “爬”字,仔细品悟,体会一老一小彼此鼓励,共克难关的勇气,感受作者表达的精妙。
思维能力:通过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心理,了解文章是怎样把爬天都峰的过程写清楚的。
审美创造: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人物的言行,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课前解析】
关注内容:《爬天都峰》一文写了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事。课文是按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作者先用一句话交代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接着写了“我”在山脚下仰望天都峰心里发颤,遇到老爷爷互相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然后写“我”手脚并用奋力攀登,终于爬上峰顶,最后写在峰顶上与老爷爷相互致谢。课文2-7自然段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我”从不敢爬到最后爬上去了的过程清楚地写了出来。
关注对话:本文与一般记事类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所不同,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写爬天都峰的过程上,而是侧重叙述了爬山前后的人物对话,这样安排有助于表达“面对困难,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这一主题。
关注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本文的课后题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第一题要求学生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梳理课文的叙述顺序,让学生明白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必须注意叙述顺序。第二题通过精读课文2-7自然段,让学生了解作者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爬山过程写清楚。
关注插图:课文的插图背景是陡峭的天都峰,“我”和老爷爷在天都峰脚下相遇,一老一少正互相鼓励。插图有助于学生体会天都峰的高与险,懂得爬天都峰对这一老一少来说是巨大的挑战理解,两人都需要从对方身上汲取勇气和力量。
【教学目标】
1.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等8个字,会写“假日、云彩”等12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重点】
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难点】
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教学目标】
1.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等8个字,会写“假日、云彩”等12个词语。
2.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介绍背景,揭题导入
1.导入新课:(出示课件3)你有过爬山的经历吗?你在爬山时遇到过哪些好玩的事情呢?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学生简要分享
教师过渡:同学们,刚才有人说到过黄山,关于黄山有一句经典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而黄山的三大主峰之一——天都峰,更是以险峻著称。本篇课文就是讲游览天都峰时候发生的故事。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天都峰。
(出示课件4:天都峰简介)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
(出示课件5:鲫鱼背简介)
鲫鱼背在天都峰上,以奇险著称。从天都峰脚,手扶铁索栏杆,沿“天梯”攀登1564级台阶,即至海拔1770米处的石矼( gāng,石桥 ) ,这里是登峰顶的必经之处。此石矼长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悬崖,深邃莫测,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
2.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爬一爬天都峰。
(设计意图:联合古诗、图片、文字等内容,层层递进,用直观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补充相关背景知识,为课文的学习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6)教师引导:请大家打开课本, 有感情地朗读《爬天都峰》这篇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本课生字词。
(1)(出示课件7)①会认字
石 级 铁 链 攀 爬
照 相 辫 子 笑呵呵
指名读,全班订正。开火车读。
②(出示课件8)掌握多音字“相”。
xiāng 相信 相对
xiàng 照相 相片
(2)(出示课件9)会写字:
级 链 颤 攀
猴 念 辫 呵
指名读,全班订正。开火车读。
教师指导书写。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同桌间互相听写生字,互相订正。
(设计意图: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3. (出示课件10)教师提问: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梳理课文内容。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全班交流。
1.画出表明顺序的词句,并加以总结。
预设:(出示课件11)
关键词句
写作顺序
1.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
2.真叫人发颤!
爬山前
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2.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爬山中
1.在鯽鱼背前
爬上峰顶后
2.(出示课件12)引导学生借助表格,把“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的答案说清楚。
这篇课文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了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事。
教师引导:最后他们都爬上去了吗?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三、走进重点段落,学习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的方法
1.(出示课件13)教师提问:“我”开始不敢爬,最后爬上去了。课文是怎样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爬山前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教师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 ”勾画出爬山前“我”看到了什么,用“ ”勾画出“我”怎么想的,体会“我”的感受。(出示课件14)
②指名回答,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我爬得上去吗”“真叫人发颤”等词句,师生共同梳理出:“我”感到很害怕,不敢往上爬。(板书:爬山前→不敢爬)
③指导朗读相关语句,体会“我”的畏难与害怕。
④总结:作者在写爬山前时,重点写了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这样写就特别清楚。
(2)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三至五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这部分内容写清楚的?(出示课件15)
②全班交流。
预设:重点写了“我”和老爷爷的对话。(课件标示出“我”和老爷爷的对话)
教师随机指导: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在山脚与老爷爷的对话,注意读出既惊讶又赞许的语气。总结出通过语言描写把一老一少相互鼓励的过程写清楚的。(板书:互相鼓励)
教师小结:(出示课件16)爬山前,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和“陡”;运用了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的胆怯;“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运用了语言描写。
爬山中
学习第六自然段。
(出示课件17)默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这部分内容写清楚的?
预设:作者在第六自然段用了不同的动词。
教师随机指导:让学生画一画小主人公爬山的动作,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爬山的姿态。(板书:爬山中→奋力攀登)
总结:(出示课件18)爬山中,抓住“我”的动作和样子来写,“奋力”“手脚并用”表现出“我”爬山的艰难和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一会儿……一会儿……”将奋力攀登天都峰的“我”比作“小猴子”,写出了“我”爬天都峰时的样子
过渡:(出示课件19)“我”和老爷爷登上峰顶后,又有怎样的对话呢?拿起课本,小组内分角色和旁白朗读这段话,并谈谈你的感受。
爬到顶峰后
学习第八至十自然段。
(出示课件20)教师找小组读第八至十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怎样把爬上峰顶后写清楚的?
学生交流:重点写了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板书:爬上峰顶后→相互致谢)
2.教师提问: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出示课件21)
①要把一件事写清楚,我们要按照顺序来写。
②我们还可以把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都写下来,把事情的整个过程写得很细致。
教师小结: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我们要按照顺序来写,就像《爬天都峰》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和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同时也可以学习作者把“我”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都写了下来,把整个过程写得很细致。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段落,一边读一边勾画人物内心的想法、人物的对话以及表示动作的词句,学习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的方法。)
四、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出示课件23)主题概括。
课文描写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2.课堂演练。
3.课后作业。
你有没有相似的经历呢?课后跟同学交流一番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开课前先简介黄山天都峰,再配以图片,使学生对天都峰有初步的了解,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印象:天都峰险峻笔陡,爬上去非常艰难。
2.课文中有些生字笔画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于字词还应该比较注重,多投入一些精力在其中。
3.课文的学习,要多种朗读方式并用。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弄懂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347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爬天都峰教学设计</a>,共5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交流,以学定教,重点品读,随文得法,拓展阅读,实现整合,巩固延伸,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爬天都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爬天都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