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1.会阐述、推证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1.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
3.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和底边上的高
如图所示,量出AC的长,就可算出河的宽度AB,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完本节课内容就可以知道原因了
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1: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可判定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你还知道其他判定方法吗?
在纸上任意画线段BC,分别以点B和点C为顶点,以BC为一边,在BC的同侧画两个相等的角,两角的另一边相交于点A.量一量,线段AB与AC相等吗?其他同学的结果与你的相同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
简单地说,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如图,下列推理正确吗?
∵∠1=∠2∴BD=DC(等角对等边)
∵∠1=∠2∴DC=BC(等角对等边)
错,因为都不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已知:如图,在△ABC中,∠B=∠C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一次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是测量河宽,如图,即测量A,B之间的距离.同学们想出了许多方法,其中小聪的方法是:从点A出发,沿着与直线AB成60°角的AC方向前进至C,在C处测得∠C=30°.量出AC的长,它就是河的宽度AB(即A,B之间的距离).这个方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解:这一方法正确.理由如下:∵∠CAD=∠B+∠C(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B=∠CAD-∠C=60°-30°=30°∴∠B=∠C∴AB=AC(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如图,上午8时,一艘船从A处出发以15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9时45分到达B处.从A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西26°方向,从B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西52°方向,求B处到灯塔C的距离.
解:∵∠A=26° ∠C=52°-26°=26° ∴∠A=∠C ∴△AB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AB=BC AB=15×1.75=25.85海里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C=60°∴AB=AC=BC∴△ABC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
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1)假如顶角是60度,那么下面两个角之和为120度,又因为是等腰三角形,所以两个角相等,等于120÷2=60度,所以三个角相等,所以是等边三角形.
(2)假如60度角是一个底角,因为是等腰三角形,所以另外一个底角也是60度,那么顶角等于180-60-60=60度.所以三个角相等,所以是等边三角形.
1.如图,将一等边三角形剪去一个角后,∠1+∠2=______度.
【解析】如图,∵等边三角形 ∴∠1+∠2=360°-(∠A+∠B)=360°-120°=240°. 故答案为240.
2.在菱形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且E、F分别为BC、CD的中点,则∠EAF等于______度.
【解析】连接AC 由题意可知,△ABC是等边三角形,AE平分∠BAC,所以∠EAC=30°; 同理可得,∠FAC=30°,所以∠EAF=∠EAC+∠FAC=60°
1.如图,两根钢绳一端固定在地面两个铁勾上,另一端固定在电线杆上(电线杆垂直于地面),已知两根钢绳的长度相等,则两个铁柱到电线杆底部的距离即BO与CO相等吗?为什么?
解:BO与CO相等. 理由:∵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AO⊥BC, ∴BO=CO, 因此两个铁柱到电线杆底部的距离即BO与CO相等.
2.如图,已知OC是∠AOB的平分线,DC∥OB,那么△DOC一定是______三角形(填按边分类的所属类型).
解:∵DC∥OB, ∴∠DCO=∠BOC, 又OC是∠AOB的平分线, ∴∠DOC=∠BOC=∠DCO, ∴△DOC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腰.
3.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DE∥BC交AC于E,若DE=7,AE=5,求AC的长.
解:∵由CD平分∠ACB, ∴∠ACD=∠BCD, 又∵DE∥BC, ∴∠EDC=∠BCD,即∠ECD=∠EDC, ∴△ECD是等腰三角形, ∴CE=DE, 又∵AE=5,DE=7, ∴AC=AE+EC=5+7=12; 答:AC的长是12.
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有两个内角是70与40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B)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一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有两个内角不相等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D)有两个顶点不同的外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A.∵三角形中,2个内角是70°与40°, ∴第三个内角为180°-(70°+40°)=70°, ∴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都为70°, 则此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本选项不合题意; B.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一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如图所示:AD为△ABC外角∠EAC的平分线,∴∠EAD=∠DAC,又AD∥BC, ∴∠EAD=∠B,∠DAC=∠C, ∴∠B=∠C, ∴AB=AC,即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本选项不合题意;
C.有2个内角不等的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也可以为等腰三角形, 例如:在△ABC中,∠A=∠C=50°,∠B=80°, 其中∠A≠∠B,但是∠A=∠C,可得出BA=BC, 此时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本选项符合题意;
D.有2个不同顶点的外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理由为: 已知:∠ABD与∠ACE为△ABC的外角,且∠ABD=∠ACE, 求证:△ABC为等腰三角形, 证明:∵∠ABD+∠ABC=180°,∠ACE+∠ACB=180°, 且∠ABD=∠ACE, ∴∠ABC=∠ACB, ∴AB=AC,即△ABC为等腰三角形,本选项不合题意.
5.已知,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O,AC∥BD,且AO=OC. 求证:OB=OD.
证明:∵AC∥BD, ∴∠1= ∠2,∠3= ∠4, ∵ AO=OC, ∴ △AOC是等腰三角形, ∴ ∠1= ∠3, ∴ ∠2= ∠4, ∴ △DOB是等腰三角形, ∴ OB=OD.
△ABC中,D、 E分别是AC、AB上的一点,BD与CE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O=∠DCO ②∠BEO=∠CDO ③BE=CD ④OB=OC (1)上述四个条件,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情况); (2)选择第(1)题中的一种情况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解:(1)①③、①④、②③、②④ (2)①④ 证明:∵BO=CO ∴△OBC就是等腰三角形 ∴∠OBC=∠OCB 又∵∠EBO=∠DCO ∴∠EBC=∠DCB ∴△ABC是等腰三角形
初中数学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索思考,几何语言,归纳总结,课本P62例1,课本P64作业题1,课本P64作业题2,如果EG∥BC,课本P64作业题4,拓展练习1,拓展练习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特殊三角形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特殊三角形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讲授,基础练习,练习2,闯关练习,第一关,第三关提高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浙教版数学八上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课件pptx、浙教版数学八上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练习docx、浙教版数学八上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