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课后测评
展开1.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它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有( )
①阳光
②氧气
③水分
④适宜的温度
⑤有机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2.下列最不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是( )
A.夏季未及时清洗的衣服B.未放进冰箱的剩饭剩菜
C.干燥环境中的皮鞋D.煮沸后未及时密封的肉汤
3.小芳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一章内容后制作了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装置,对此装置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此种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B.加清水主要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C.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D.食物腐败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生长和繁殖
4.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为单细胞个体
B.都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C.都靠孢子繁殖
D.制泡菜要用乳酸菌,做馒头要用酵母菌
5.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极广,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一般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在生长发育后期能形成芽孢
B.②形体极其微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③属于真核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D.④为多细胞真菌,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维持生活
6.由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是( )
A.色斑B.污点C.菌落D.聚合体
7.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属于细菌菌落的可能是( )
A.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B.菌落大,呈绒毛状
C.菌落大,呈青绿色D.菌落大,呈絮状
8.细菌很小,大部分真菌的个体也比较小,但在培养基上,它们会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的菌体集合而成
B.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细胞构成的
C.菌落特征可作为鉴别细菌与真菌的依据
D.一般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细菌
9.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应将写有组别、实验日期等的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B.培养细菌和真菌可以用琼脂和牛肉汁混合作为培养基
C.将接种后的培养皿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D.在培养细菌和真菌的过程中,需定期打开培养皿进行观察
10.配制好的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的原因是( )
A.提高培养基的营养B.杀死培养基中的杂菌
C.加热里面的空气D.除去培养基中的水分
11.在实验室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是( )
A.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培养
B.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培养
C.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
D.配制培养基→接种→培养→高温灭菌
12.如图是某同学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的分布情况”的结果,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检测结果说明,洗手可彻底消除手上的细菌
B.实验所用的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物质
C.即使检测前不高温灭菌,空白对照组也不会出现菌落
D.检测所用的培养皿可放在不同环境下培养
13.某同学为了研究饮水机中细菌的生存条件,做了下面的实验:将同一桶纯净水每隔两天,分别从冷水口和热水口接等量的饮用水。测定其中细菌的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①每天喝热水比较健康;②只是喝冷水的话,应尽快把桶中的水喝完;③喝纯净水不如喝自来水(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4.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甲、乙、丙三个相同容量锥形瓶,分别加入50毫升纯牛奶,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冷却后取出,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目的是[__________]。
(2)如果甲、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灭菌牛奶B.消毒棉球C.温度D.细菌
(3)本实验所包含的对照实验共有[__________]组。
(4)预测实验结果:几天后,最先腐败的牛奶是[__________]瓶。
(5)食物贮存在冰箱中能防止腐败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5.科学佩戴口罩是降低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指导人们科学佩戴口罩,研究人员将30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同一品牌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进行取样。将取得的样本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小时,统计培养后得到的菌落数,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样时,在同一口罩的内外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人员为什么不能选择1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
(3)4~8小时间,口罩内外侧的菌落数变化,反映出口罩的滤菌防护效果下降。从双向防护、环保节约等角度考虑,口罩的佩戴时间最好不超过[______]小时。佩戴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的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佩戴过的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
B.扔进专用医疗垃圾桶
C.扔进普通垃圾桶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
2.答案:C
解析: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都是霉菌生长需要的条件;干燥环境中的皮鞋,缺乏水分,不适合霉菌生长。故选C。
3.答案:A
解析:A、由图保存方法先对食物加热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后阻止空气及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来进行防腐;而冰箱贮存食物是利用低温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的方法防腐,A错误。B、由图我们可以看出清水将B盆内进行了封闭,阻止空气及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有利防腐,B正确。C、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已达到防腐作用,C正确。D、我们知道由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在依附其上利用食物的养分,生长与大量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酸、臭等味。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D正确。故选:A。
4.答案:D
解析:A.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多细胞的,如青霉、曲霉、蘑菇等,A错误。B.绝大多数细菌、真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营养方式是异养(寄生、腐生),B错误。C.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真菌的主要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C错误。D.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做馒头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孔,D正确。
5.答案:C
解析:①是病毒,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能形成芽孢,A错误。②是细菌,形体微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借助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错误。③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C正确。④为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水分和有机物维持生活,D错误。
6.答案:C
解析:菌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7.答案:A
解析:细菌菌落的特征: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颜色可呈白、黄、红等多种颜色。
8.答案:C
解析: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菌落,A、B错误;菌落的形态、大小等可作为鉴别细菌和真菌的依据,C正确;一般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细菌,D错误。
9.答案:D
解析:在培养细菌和真菌的过程中,不能开盖观察,开盖会导致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培养基而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10.答案:B
解析:把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进行高温处理,目的是杀死培养基中的细菌和真菌,防止杂菌对实验产生干扰,影响实验结果。
11.答案:B
解析: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将配制好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12.答案:B
解析:据图可见,洗手后手上的细菌有所减少,但是洗手并不能彻底消除手上的细菌,A错误;检测前不灭菌,空白对照组可能会出现菌落,C错误;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检测所用的培养皿要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D错误。
13.答案:A
解析:①实验数据表明,冷水口的细菌数量明显多于热水口,因此,每天喝热水比较健康,①正确;冷水口的细菌数量从第一天到第七天一直增加,可见,如果只是喝冷水的话,应尽快把桶中的水喝完,②正确;本实验没有统计自来水中的细菌数量变化,因此不能得出“喝纯净水不如喝自来水”的结论,③错误。
14.答案:(1)杀菌
(2)C
(3)两(或2)
(4)甲
(5)低温
解析:(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高温灭菌,目的是杀菌。
(2)图中甲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温度,故选C。
(3)图中甲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温度。甲和丙只有有无细菌这一个条件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细菌。本实验所包含的对照实验共有两组。
(4)甲瓶牛奶瓶口不作处理,细菌容易进入,温度适宜细菌繁殖,因此几天后,甲瓶牛奶最先腐败。
(5)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冰箱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5.答案:(1)口罩的佩戴时长、口罩采样位置
(2)控制变量,保证变量唯一;每组只用1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
(3)4;B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研究人员将30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同一品牌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进行取样”和题图信息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口罩的佩戴时长、口罩采样位置。
(2)对照实验设计原则是:一组探究实验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和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这就是控制单一变量。本实验中,取样时,在同一口罩的内外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其目的是控制变量,保证变量唯一。每组只用1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因此,研究人员不能选择1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进行实验。
(3)由图中,柱形图可知,佩戴1小时,口罩内有30个菌落,即在佩戴初期,口罩内侧会出现少量菌落,说明佩戴者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细菌。2~4小时间,口罩内侧菌落数急剧上升,且高于外侧,说明口罩内侧温湿的环境可以促进细菌的繁殖。4~8小时间,口罩外侧菌落数急剧上升,且高于内侧,口罩内侧菌落数下降,说明口罩上细菌出现了由内往外大量迁移的现象,从而说明口罩的滤菌防护效果下降。由实验结果可知,口罩的佩戴时间最长不超过4小时,超过4小时口罩的滤菌防护效果下降,起不到更好防护目的。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将其扔进普通垃圾桶有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因此需要把这些口罩扔进专用垃圾桶。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测定时间
第一天
第三天
第五天
第七天
冷水口细菌数量
45个/mL
855个/mL
905个/mL
1075个/mL
热水口细菌数量
20个/mL
5个/mL
35
20个/mL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清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初中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图中观察蚂蚁用到的工具是,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请将下列框架图内的空格补充完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