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一)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一)课件,共25页。
1.(2023辽宁抚顺本溪辽阳中考)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 B.氮气C.汞 D.五氧化二磷类型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及性质C解析 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五氧化二磷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的。2.(跨学科·语文)(2023云南中考)“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弄花香满衣”是因为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质量很小C解析 “弄花香满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3.(2023山东东营中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不显电性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变成离子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A解析 分子和原子都不显电性,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4.(情境素材·医学典籍)(2024山东泰安泰山期中)《黄帝内经》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和雨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经阳光、温度、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发为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B.雨水落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C.水蒸气聚集成云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此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D解析 水蒸发为水蒸气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水分子自身大小不变;雨水落地后,水分子仍是在不断运动的;水蒸气聚集成云,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5.(创新装置)(2023吉林长春中考)图1是教材中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图,图2是化学兴趣小组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几分钟后,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红(2)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3)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上方的棉花团先变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环保(合理即可)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解析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2)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具有环保、节约药品等优点。类型二 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应用6.(2023湖南娄底中考)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B.该粒子表示的元素符号是MGC.该粒子表示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该粒子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A解析 该粒子核内有12个质子,是镁元素,元素符号是Mg;该粒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原子;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7.(2024山东泰安宁阳期中)以下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DA.①③化学性质相似B.上述粒子中只有②④⑤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④⑤对应的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D.以上共表示4种元素解析 ①是氦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化学性质稳定;③是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似。②④⑤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具有相对稳定结构;①是氦原子,属于稀有气体原子,也具有相对稳定结构。④是钠离子,一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⑤是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题图粒子的质子数有4种,共表示4种元素。解题指导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解题的三大关键(1)确定元素种类的关键——核内质子数。核内质子数相同的为同种元素。(2)判断粒子和元素性质的关键——最外层电子数。(3)判断粒子种类的关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数量关系。类型三 组成物质的元素8.(新独家原创)发展核电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铀和钚是核电站中的核燃料,如图为两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A.两种元素都是金属元素B.钚的元素符号是PuC.钚原子的质子数是94D.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 g解析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9.(2023湖南郴州中考节选)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2)画出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 (填序号)。三④解析 (1)硅元素是14号元素,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2)②是6号元素碳元素。(3)元素周期表最后一列对应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跨学科实践活动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1.人类在探索物质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请你回答相关问题。(1)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填字母)A.道尔顿 B.汤姆孙C.卢瑟福 D.门捷列夫B(2)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科学家都运用了 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3)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 。模型中子数不同 (4)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一些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如图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你的观点及依据是 。这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因为这两个微粒的质子数不同2.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以下是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的探究。【过程与现象】1909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解释与结论】(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 ;(2)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说明 ;(3)极少数α粒子被金箔弹了回来,说明 ;(4)通过上述实验,可推测原子结构模型为 。(填图1中字母)。原子内部有较大的空间原子内部有带正电的微粒 原子内部有一个质量很大、体积很小的结构C 图1 【分析与应用】(5)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图2中不可能出现的运动轨迹是 (填图2中字母)。 图2BC解析 (4)通过实验可推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核式结构模型”。(5)α粒子和金原子核均带正电,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α粒子会受到斥力,不会向靠近原子核的方向运动,故不可能出现的轨迹是BC。
1.(2023辽宁抚顺本溪辽阳中考)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 B.氮气C.汞 D.五氧化二磷类型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及性质C解析 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五氧化二磷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的。2.(跨学科·语文)(2023云南中考)“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弄花香满衣”是因为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质量很小C解析 “弄花香满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3.(2023山东东营中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不显电性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变成离子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A解析 分子和原子都不显电性,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4.(情境素材·医学典籍)(2024山东泰安泰山期中)《黄帝内经》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和雨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经阳光、温度、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发为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B.雨水落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C.水蒸气聚集成云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此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D解析 水蒸发为水蒸气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水分子自身大小不变;雨水落地后,水分子仍是在不断运动的;水蒸气聚集成云,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5.(创新装置)(2023吉林长春中考)图1是教材中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图,图2是化学兴趣小组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几分钟后,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红(2)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3)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上方的棉花团先变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环保(合理即可)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解析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2)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具有环保、节约药品等优点。类型二 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应用6.(2023湖南娄底中考)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B.该粒子表示的元素符号是MGC.该粒子表示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该粒子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A解析 该粒子核内有12个质子,是镁元素,元素符号是Mg;该粒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原子;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7.(2024山东泰安宁阳期中)以下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DA.①③化学性质相似B.上述粒子中只有②④⑤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④⑤对应的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D.以上共表示4种元素解析 ①是氦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化学性质稳定;③是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似。②④⑤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具有相对稳定结构;①是氦原子,属于稀有气体原子,也具有相对稳定结构。④是钠离子,一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⑤是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题图粒子的质子数有4种,共表示4种元素。解题指导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解题的三大关键(1)确定元素种类的关键——核内质子数。核内质子数相同的为同种元素。(2)判断粒子和元素性质的关键——最外层电子数。(3)判断粒子种类的关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数量关系。类型三 组成物质的元素8.(新独家原创)发展核电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铀和钚是核电站中的核燃料,如图为两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A.两种元素都是金属元素B.钚的元素符号是PuC.钚原子的质子数是94D.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 g解析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9.(2023湖南郴州中考节选)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2)画出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 (填序号)。三④解析 (1)硅元素是14号元素,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2)②是6号元素碳元素。(3)元素周期表最后一列对应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跨学科实践活动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1.人类在探索物质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请你回答相关问题。(1)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填字母)A.道尔顿 B.汤姆孙C.卢瑟福 D.门捷列夫B(2)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科学家都运用了 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3)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 。模型中子数不同 (4)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一些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如图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你的观点及依据是 。这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因为这两个微粒的质子数不同2.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以下是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的探究。【过程与现象】1909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解释与结论】(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 ;(2)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说明 ;(3)极少数α粒子被金箔弹了回来,说明 ;(4)通过上述实验,可推测原子结构模型为 。(填图1中字母)。原子内部有较大的空间原子内部有带正电的微粒 原子内部有一个质量很大、体积很小的结构C 图1 【分析与应用】(5)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图2中不可能出现的运动轨迹是 (填图2中字母)。 图2BC解析 (4)通过实验可推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核式结构模型”。(5)α粒子和金原子核均带正电,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α粒子会受到斥力,不会向靠近原子核的方向运动,故不可能出现的轨迹是BC。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