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四)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四)课件,共27页。
类型一 前后抵消型1.(2023山西中考)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粒之间可发生如下 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 个选项是 ( )
A.H2O B.OH C.H2O2 D.H2
解析 反应生成的新微粒为H2O。
2.(2024河北廊坊期末)甲醛是一种防腐剂,下图是甲醛燃烧 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5∶16
C.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解析 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不属于化合反应,A错误;参加反 应的甲醛和氧气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0∶32=15∶16,B正 确;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C正确;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 变,D正确。
3.(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湖南岳阳中考)基于“宏观—微 观—符号”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结合图示 分析正确的是 ( ) A.从物质类别上看:图示物质中有2种氧化物B.从微观构成上看:图示物质均由分子构成C.从元素价态上看: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D.从表示方法上看:化学方程式为CH4+O2 CH3OH
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O2 2CH3OH。从物质类别上看,图示物质中没有氧化物;甲烷、 氧气和甲醇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反应前氧元素存在于单质中, 反应后氧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 变。
类型二 前后配平型4.(情境素材·清洁环保)(2023福建南平期中)科学家发现,利 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化学式: HCHO,有毒),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 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B.甲醛属于氧化物C.该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 该反应是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HO+O2 CO2+H2O。该反应将HCHO转化为CO2和H2O,可解决甲醛带来的 室内空气污染问题,A正确;甲醛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 物,B不正确;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C正 确;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D正 确。
5.(2023陕西中考A卷)我国科学家首次突破以二氧化碳为原 料获得淀粉的人工合成工艺技术。其中关键一步反应的微 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涉及6种物质B.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数目不变
C.反应有利于“低碳”目标的落实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数目比为1∶3
解析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涉及4种物质,A错误;化学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B正确;该反应消耗 二氧化碳,有利于“低碳”目标的落实,C正确;由微观示意图 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数目比为1∶3,D正确。
6.(2024福建厦门思明月考)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 示,回答下列问题: (1)C属于 (填“混合物”“化合物”或“单质”)。(2)反应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物质名称)。(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该反应中没有发生过变化的微观粒子是 (填微观粒子符号)。
解析 (1)C中有一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2)微 观示意图中涉及的物质有CH4、O2、CO、H2O,属于单质的 是氧气。(3)该反应是2个甲烷分子和3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 下反应生成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4个水分子。(4)此反应中原 子没有发生改变。
类型三 前后未配平型7.(2022北京中考)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 CO2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C.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
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2H2O+CH4。根据分析可知,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A错误;丙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B错误;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相等,C错误;根据化学方程 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D正确。
8.(2023河南中考)下图为治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 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C.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11
D.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N2+2CO2
解析 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 +2NO N2+2CO2,D正确;此反应把有害气体CO和NO转化成了无害的CO2和N2,A正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 目都不变,B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成丙和丁的 质量比是(14×2)∶[2×(12+16×2)]=7∶22,C错误。
9.(情境素材·清洁环保)(2023江苏宿迁中考)乙醇作为一种清 洁能源,已成为各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之一。下图为乙 醇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3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D.该反应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 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3H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3,A正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错误;反应 前氧元素存在于单质中,反应后氧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该反 应前后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改变,C错误;该反应中涉及二 氧化碳和水两种氧化物,D错误。
10.(2022山东东营中考)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进 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 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
解析 由图可知,乙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A错误;该反应有单 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B 错误;丁是氮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C错误;由反 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F3+3Si 3SiF4+2N2,则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D正确。
11.(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辽宁葫芦岛中考)在新材料研 发领域,我国科研人员做出杰出贡献。
(1)钼合金是核反应堆的高强韧材料,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1所示。①钼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②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纳米催化剂应用于二氧化碳的转化,图2是其反应的微观 示意图。①反应中共有 种氧化物。②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③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填“分子”或“原子”)。
相关课件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一)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一)课件,共32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五)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五)课件,共23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三)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三)课件,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