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七)课件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47377/0-17202717680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七)课件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47377/0-172027176821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七)课件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47377/0-17202717682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七)课件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47377/0-172027176830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七)课件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47377/0-172027176839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七)课件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47377/0-172027176858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七)课件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47377/0-172027176867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七)课件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47377/0-172027176870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七)课件
展开类型一 教材实验装置的变形或组合1.(2024云南昭通期末)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 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白磷需要过量B.实验中可观察到左侧玻璃管内水面先下降后上升C.实验结束后左侧玻璃管中水面约上升至“4”刻度处D.该实验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解析 白磷需要过量,充分消耗左侧玻璃管中的氧气,A正 确。反应开始时,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左侧玻璃管中的气 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液面下降;由于反应消耗了氧气,待充 分反应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右侧玻璃管中的水进入左侧玻 璃管,左侧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B正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的五分之一,故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 到刻度“1”处,C错误。该实验不会造成空气污染,D正确。
2.(2023江苏苏州吴江月考)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 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但 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P处火柴不能燃烧是因为水蒸气隔绝了氧气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D.加热铜管的目的是产生高温水蒸气
解析 P处产生的水蒸气使火柴与氧气隔绝,故火柴不燃烧;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该实验说明燃 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3.(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湖南邵阳中考改编)化学是一门 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 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
A.①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B.②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 红磷的低C.③既可探究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可说明CO2不能燃烧也 不支持燃烧D.④既可探究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又可说明正负 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2
解析 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两者的 体积之比大约是2∶1,D错误。
4.(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2江西中考)“世界棉花看 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棉花在化学实验中也常被使用。 ① ②
③ (1)实验①中棉花、细沙和小卵石在净水中的作用是 。
过滤(或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2)实验②中棉花上蘸有的酒精能燃烧,而棉花上蘸有的水不能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如 果加热蘸有水的棉花时间较长,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③的目的是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试管c内棉花中放 氯化钙的目的是 。实验几天后观察 到试管 (填序号)中的铁钉生锈,从而得出铁生锈的 条件是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作干燥剂(或吸收水蒸气)
解析 (3)试管c内棉花中的氯化钙作干燥剂,吸收水蒸气。a 中的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生锈;b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 不生锈;c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
类型二 物质组成或性质的探究5.(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4重庆九龙坡期末)某学习 小组根据反应“2CuO+C 2Cu+CO2↑、CO2+C 2CO”认为:高温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气体,该气体产 物不一定是CO2,并进行了相关探究。【提出问题】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CO 猜想二:CO2猜想三: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黄色氯化钯试纸遇CO变蓝,遇CO2不变色。【进行实验】根据以上信息,该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
【反思与拓展】(1)实验开始先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 。(2)从环保角度看,实验装置有缺陷,请改正: 。(3)根据上述实验,若A中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的微粒数目之 比为1∶1,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成一个反应)。
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
解析 【进行实验】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气体 中含有二氧化碳,则猜想一不正确;结论为猜想三正确,说明 生成气体中含有CO,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黄色氯化钯试纸 变蓝。【反思与拓展】(3)结合实验可知,碳和氧化铜在高温 条件下反应生成铜、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且生成一氧化碳 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2C+3CuO 3Cu+CO2↑+CO↑。
6.(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4辽宁盘锦期中)与铁有关 的部分实验如下:
(1)实验一: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 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 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二: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用于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实验三: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 枪管,探究水的组成。【查阅资料】①FeO、Fe3O4均是黑色含铁元素的氧化物,其中FeO不能被 磁铁吸引,Fe和Fe3O4可以被磁铁吸引。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没有改变
②铁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红色固体,而Fe3O4不与硫酸铜反 应。(3)装好药品、组装装置,其中装置A的作用是 。(4)加热一段时间后,B中固体仍为黑色,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 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声,同 学们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 。
由上述实验得出:在高温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解析 (4)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纯时点燃会发出尖锐的 爆鸣声,则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5)倒出B中黑色固体于 白纸上,用磁铁吸引,黑色固体全部被吸,FeO不能被磁铁吸 引,则说明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FeO;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红 色的铜和硫酸亚铁,四氧化三铁不能与硫酸铜反应,取步骤1 中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有 红色固体出现,且有黑色固体剩余,说明黑色固体中一定有Fe 和Fe3O4。
类型三 反应条件的探究7.(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4广东广州番禺期中)请根 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a的仪器名称: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 合是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a”或“b”)导
管口。用H2O2溶液和MnO2制氧气,若想获得平稳的气流,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3)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氯酸钾分解可用二氧化锰、氧化 铜等物质作催化剂。【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影响氯 酸钾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进行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进行了下列 几组实验。
①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100 mL氧气,下列仪器不需要用到的 是 (填字母)。
②t1 (填“>”“=”或“<”)t2,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 钾的分解速率。若要确定氧化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还需探 究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和 不变。③设计实验Ⅱ和实验Ⅲ的目的是探究 。④若要探究温度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对比实 验是 (填序号)。
催化剂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
解析 (2)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故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用H2O2溶液和 MnO2制氧气,若想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用发生装置C。(3) ①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需要用到酒精灯、铁 架台、试管、水槽、带导管的橡皮塞(F)、集气瓶,用排水法 收集100 mL氧气时,应将集气瓶换成量筒,不需要用到导管 (E)和锥形瓶(G)。②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所以 加入氧化铜的一组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短,即t1>t2。③实验Ⅱ和实验Ⅲ的变量是催化剂种类,所以实验目的是
探究催化剂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④若要探究温 度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需控制除温度外的其他条件一 致,应选择的对比实验是Ⅲ和Ⅳ。
类型四 项目式学习8.(2023江苏苏州吴江月考)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 了社会发展。某小组以“探究金属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 式学习。【任务一】探究金属和氧气的反应因通常实验中铁生锈所需时间较长,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图 所示的改进实验。
(1)几分钟后观察: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灰暗,C处 铁丝依然光亮。A、B处实验现象对比,可得出铁生锈与 有关;B、C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 一个重要因素是 。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很多,如 (写出一条即可)。【任务二】探究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压强传感器测得 烧瓶内气压变化如图2所示。
(3)图2中,AB段反应压强变化不大的原因可能是 。(4)CD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5)写出铝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任务三】通过金属和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比较铝、铁、 铜的活动性强弱
金属与酸反应放热,反应结束温
(6)可供选择的药品及仪器用品:铝片、铁片、铜片、稀盐 酸、砂纸、试管。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并得出结论: 。(7)锌铝合金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现有打磨后的锌铝合金样品6.5 g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m的取值 范围是 (保留两位小数)。
将铝片、铁片、铜片打磨后,
同时伸入稀盐酸中,铜片表面无现象,铝片和铁片表面都产
生气泡,并且铝片反应更剧烈,说明活动性:Al>Fe>Cu
0.20 g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一)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一)课件,共32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五)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五)课件,共23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四)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素养综合练(四)课件,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