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学弈》)16篇-备战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两小儿辩日》)16篇(原卷版)-备战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docx
    • 解析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两小儿辩日》)16篇(解析版)-备战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docx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两小儿辩日》)16篇(原卷版)-备战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第1页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两小儿辩日》)16篇(原卷版)-备战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第2页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两小儿辩日》)16篇(原卷版)-备战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第3页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两小儿辩日》)16篇(解析版)-备战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第1页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两小儿辩日》)16篇(解析版)-备战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第2页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两小儿辩日》)16篇(解析版)-备战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学弈》)16篇-备战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学弈》)16篇-备战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3课内文言文《两小儿辩日》16篇原卷版-备战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docx、专题03课内文言文《两小儿辩日》16篇解析版-备战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3·上海上宝校考·期末卷 2、2023·上海浦东区统考·期末卷
    3、2023·上海华育校考·期末卷 4、2023·上海兰生校考·期末卷
    5、2022·上海尚文中学·期末卷 6、2022·上海闵行区两校联考·期末卷
    7、2021·上海上南中学·期末卷 8、2021·上海闵行统考·期末卷
    9、2021·上海浦东区15校联考·期末卷 10、2021·上海浦东区统考·期末卷
    11、2024·上海统考预测·期末卷 12、2024·上海统考预测·期末卷
    13、2024·上海统考预测·期末卷 14、2024·上海统考预测·期末卷
    15、2024·上海统考预测·期末卷 16、2024·上海统考预测·期末卷
    目 录
    TOC \ "1-3" \h \u \l "_Tc19298" 一、重温经典,5篇,难度三星 PAGEREF _Tc19298 \h 2
    \l "_Tc20273" 二、跃升精练,5篇,难度四星 PAGEREF _Tc20273 \h 10
    \l "_Tc10565" 三、期末预测,6篇,难度四星 PAGEREF _Tc10565 \h 15
    重温经典
    一、重温经典,5篇,难度三星
    1、2023·上海上宝校考·期末卷
    阅读《学弈》《两小儿辩日》,完成下面小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援 汤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关于两篇短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学弈》告诉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B.《学弈》中的两个人学习效果不同,不是因为智力不同,而是学习态度不同。
    C.《两小儿辩日》中的两个孩子分别从视觉效果和对温度的感知分析。认识事物的角度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
    D.《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
    2、2023·上海浦东区统考·期末卷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9. 用现代汉翻译下面的句子。
    为是其智弗若与?
    10. 文中提到影响学习效果三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态度。按照当今的教育理念来看,文章中“___________”的认识显然值得商榷,现在应当培养学生_____________意识。
    3、2023·上海华育校考·期末卷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两小儿辩日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③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⑥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及日中则如盘盂(3)孰为汝多知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2)孔子不能决也。
    3.阅读全文,请从“孔子”和“两小儿”两个角度,分别说说给你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启示。
    4、2023·上海兰生·期末卷
    阅读《两小儿辩日》回答: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 ?”
    1.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解词
    辩斗

    日中

    3.翻译句子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孔子不能决也。
    4.两个小孩对同一现象,为什么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你从他们的争论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5、2022·上海尚文中学·期末卷
    读下文,完成问题。
    两小儿辩日
    ㅤㅤ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ㅤㅤ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ㅤㅤ③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ㅤㅤ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ㅤㅤ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ㅤㅤ⑥孔子不能决也。
    ㅤㅤ⑦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本文作者是 (人名),他是 (学派)代表人物。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传说以“辩日”为线索,叙述孔子遇见两小儿辩日,最终不能决的故事。
    B.第①段交代孔子向东游历遇见两小儿,还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C.两小儿在辩日的过程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设问,大胆质疑、阐明观点。
    D.这则故事也提示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只看表象,而要看本质,才能求得真理。
    跃升精练
    二、跃升精练,5篇,难度四星
    6、2022·上海闵行区两校联考·期末卷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本文选自《 》,文中的孔子是 学派创始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3)两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离人远近的变化,一个从视觉角度出发,另一个从 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从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我们获得的启示是 。
    7、2021·上海上南中学·期末卷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1.本文选自《 》一书,本文提及的孔子是________学派创始人。(2分)
    12.用现代汉语理解画线句。(2分)
    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
    13.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______角度出发,另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从他们身上,我们获得的启示是 。 (3分)
    8、2021·上海闵行统考·期末卷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13-15题(6分)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
    (1)学弈( ) (2)思援弓缴而射之( )
    14.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

    15.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1分),通过学弈这件小事,告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2分)
    9、2021·上海浦东区15校联考·期末卷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4.《两小儿辩日》的作者相传是______(朝代)时的列御寇。文中的孔子是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5.解释加点字。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__ (2)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
    6.翻译句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7.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10、2021·上海浦东区统考·期末卷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4.《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
    5.解释加点的词语。
    (1)及日中(_____)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
    6.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小儿”证明自己观点的思路、运用的思维方式是不一致的。
    B.“两小儿”辩斗时充满自信,寸步不让;嘲弄孔子时又有着小孩子的调皮与天真。
    C.孔子不能决,虽受窘,却能坦然面对,也不失宗师风范。
    D.本文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独到的思考。
    期末预测
    三、期末预测,6篇,难度四星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辨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孔子东游 ②孔子不能决也
    (2)请仿照示例,写出另一儿的观点及证明观点的过程。
    示例:因为“近者大,远者小”这一常识,而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日初出大,日中小”,所以我认为“日始出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3)请你用下面的句式,写两句话,谈谈对文中“两小儿”的认识。
    两小儿 ,因为 。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______?”
    2.按原文填空。
    两小儿笑曰:“ ?”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2)日初出苍苍凉凉( )
    4.翻译句子。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2)孔子不能决也。
    5.从“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和“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可以看出,两小儿分别从 和 的角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6.读了本文,你如何理解它的寓意?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由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孔子不能决也 ②孰为汝多知乎
    8.文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 的角度出发,另一个从触觉的角度出发,故得相反的结论。从他们身上我们获得的启示是: 。
    9.对话是本文的主体内容,下列对课文中对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人在表达自己意见时往往以谦辞开头,而本文②③段中均直说“我以”,毫不客气,体现了两小儿的自信满满。
    B.第④⑤段中“此不为……乎”是反问句,表达了两小儿强烈的肯定语气。
    C.“孰为汝多知乎”运用反问,表达了两小儿对孔子的嘲讽,体现出孩子的天真、率直,同时也体现出当时社会礼制的缺乏。
    D.本文两小儿的话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很好地突出了“辩斗”特点。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
    (1)问其故: (2)而日中时远也:
    (3)及日中则如盘盂: (4)及其日中如探汤:
    1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断两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2)孰为汝多知乎?
    13.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什么。
    1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问其故 故: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
    ③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 ④孔子不能决也 决:
    16.翻译下列句子。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7.本文是一则寓言,下列对寓意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之大,万物至多,知识无穷,即使圣贤也不能全知全能。
    B.即使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现象,也可能包含我们不知或不确知的道理、知识。
    C.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到的发现。
    D.作为普通人,不能嘲笑圣人。
    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下面小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问其故:
    (2)孔子不能决也: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0.两小儿“辩日”对你有什么启发?

    相关试卷

    专题04 文言文对比阅读(《学弈》对比14篇)-备战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4 文言文对比阅读(《学弈》对比14篇)-备战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原卷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 文言文对比阅读(《学弈》对比14篇)-备战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4 文言文对比阅读(《学弈》对比14篇)-备战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课外文言文阅读(最新期中好题12篇)-备战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3 课外文言文阅读(最新期中好题12篇)-备战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