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课教学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推进,活动与探究1,归纳总结,提出问题,课件展示,分析小结,活动与探究2,交流回答,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为什么只有在两个“一定条件”下它们才有确定的意义?
改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从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
1.向盛有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40℃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达到饱和状态。比较它们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2.向40g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100g20℃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达到饱和状态。比较它们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3.向100g20℃水中加入氯化钠直到饱和,向100g20℃水中加入硝酸钾配制成不饱和溶液。比较它们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
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能力(即溶解度)的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等量的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g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大要素:①在一定的温度下;②在100g溶剂里;③达到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
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 你知道平时我们所说的“易溶”、“难溶”等与溶解度的关系吗?请看下面的资料。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我们已经学习了溶解度,那么溶解度是怎样表示的呢?
上述是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列表法。列表法表示溶解度不直观,不能表示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下面我们学习另一种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
1.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表9-1所提供的数据,在图9-11的坐标纸上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溶解度曲线。2.从绘制地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和85℃时的溶解度。
3.图9-12和图9-13给出了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与你所绘制的溶解度曲线进行比较,并讨论:(1)根据图9-12和图0-13分析,这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举例说明。(2)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3)溶解度数据表(如表9-1)和溶解度曲线都可以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二者有什么区别?通过溶解度数据表和溶解度曲线所提供的不同信息,你能否由此体会到: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作用不同。与同学交流。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2.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3.可以查出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和当溶解度为某一值时对应的温度。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点”:1.曲线任一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 2.曲线交点:表示某两种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3.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液中溶质有剩余;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 ;4.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某物质溶液中溶质的量不足;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溶液 ;
“线”1.上升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大多数固体物质如KNO3等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少数固体物质如NaCl等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2.下降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极少数物质如Ca(OH)2等);3.曲线坡陡: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如KNO3等;4.曲线坡缓: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如NaCl等。
我们研究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又该如何表示呢?
由于称量气体的质量比较困难,所以气体的溶解度常用气体来表示。通常用的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2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如氧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则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
1.打开汽水(或某些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图9-14 汽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
3.烧开水刚开始一会儿,锅底会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
水中溶解有气体,这说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1.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小,溶解度越小;2~3.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例1(2013·四川成都)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这表示( )A.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B.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C.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D.20℃时,氯化钠在水中溶解36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基本题型一 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
解析 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说法错误,应为20℃时,100g水溶解氯化钠36g,故A错误;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说法正确,故B正确;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但没有说明温度,故C错误;20℃时,氯化钠在水中溶解36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有指明温度、饱和状态,但没有指明水的质量,故D错误。
例2(2013·江苏无锡)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D.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为200g
基本题型二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例3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某气体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为比较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查得101kPa时,M、N两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M在20℃时的溶解度SM为0.023,N在40℃时的溶解度SN为0.023,则在101kPa,30℃时,M、N两种气体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SM<SNB.SM=SNC.SM>SND.无法比较
基本题型三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30℃时,M的溶解度比原来小,N的溶解度比原来大,故选A。答案 A
例4 (2013·湖北咸宁)根据如图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可能等于氯化钠B.温度越高,氯化钠的溶解度越小C.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可把KNO3从它的热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D.30℃时,40g氯化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饱和溶液
中考题型一 溶解度曲线的作用
解析 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了交点时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故A错误;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随温度的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略有增加,故B错误;KNO3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应用降温的方法把KNO3从它的热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故C错误;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40g,所以,30℃时,40g氯化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饱和溶液,故D正确。答案 D
例5(2012·湖北咸宁)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KCl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是_____g。(2)实验③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选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
中考题型二 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100g水中加入60g氯化钾所得溶液质量为140g,说明只溶解了40g,所以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40g;(2)实验③中有20g氯化钾没溶解,所以是饱和溶液。
学习了本节课我们应该知道:1.固体和气体溶解度的概念;2.固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3.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4.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5.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二、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没有特殊说明时溶剂指水);达到饱和状态;单位为g。三、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和溶剂的影响;温度四、溶解度曲线1.应用2.意义:“点” “线”五、气体的溶解度
1.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 g。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60℃时,110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恰好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或在6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固体)
3.查溶解度曲线,在表中空白处填上该物质的溶解度。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2)a2℃时,______和_____的溶解度大小相等;(3)三种物质中,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小,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仍是饱和溶液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C.a1℃时,甲和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D.a2℃时,在100 g水中加入60 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6.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图中①是_____池(填“蒸发”或“冷却”)。(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C.在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7.为什么汗水带有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常出现白色的斑迹。这是为什么?
解:汗水中含有一些盐分,因此有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水分蒸发了,但盐分仍留在衣服上,就形成白色斑迹。
8.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氯化钾溶液,可用什么简单的方法把它们鉴别开?(注意:在实验室里,任何时候都不能尝溶液的味道。)
解: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办法有多种。最简单的办法是把一滴试液滴在玻璃片上,晾干或烘干。有白色痕迹出现的原试液是氯化钾溶液;没有痕迹的是蒸馏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课要点思维导图,点击展示,溶解度,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四要素,影响因素,表示方法,列表法,溶解度曲线,内因外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示范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饱和溶液,实验探究,想一想,溶液是否饱和的判断,概念上,外观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蒸发结晶,二溶解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集体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pptx、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pptx、课题2溶解度第3课时pptx、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mp4、蒸发结晶mp4、美丽的结晶mp4、美丽的化学mp4、硝酸钾结晶配乐版wmv、硝酸钾溶于水mp4、氯化钠溶解水中mp4、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分离mp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mp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关系mp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压强关系mp4、怎样比较固体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剪后mp4、实验9-6硝酸钾的溶解mp4、实验9-5氯化钠的溶解mp4、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指名溶质mp4等1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