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职专用】 物理--教学课件(高教版通用类)
中职物理高教版(2021)通用类主题一 运动和力第四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优质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物理高教版(2021)通用类主题一 运动和力第四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优质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思考与讨论,作用效果分解法,正交分解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主讲人:张明明山东省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在物理学中,如果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就把这一个力称为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都称为分力。
力的合成:求几个分力的合力,称为力的合成。
例如,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作用于O点的两个分力F1、F2的作用时,它们的合力会指向哪里?大小是多少?
【观察与体验】 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 在绘图板上固定一张白纸,将橡皮筋的一端用图钉固定在白纸一侧的 A 点,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两根带环的细绳,从 A 点画一条虚线到白纸另一侧的 B 点。
2. 用一个量程为 10 N 的测力计拉住一根细绳,用 5 N 的力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沿 AB 方向拉到 O 点,并保持静止。标下 O 点位置,将这个 5 N 的力作为合力 F 标注在白纸上。
3. 用两个量程都为 10 N 的测力计分别拉住两根细绳,都沿 AB 方向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 O 点,并保持静止。在白纸上记下两个分力 F11、F12 的大小。
4. 用两个测力计分别拉住两根细绳,以约 45°的夹角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 O 点,并保持静止。在白纸上记下两个分力 F21、F22 的方向和大小。
5. 用两个测力计分别拉住两根细绳,以约 90°的夹角把橡皮筋的另一端再次拉到 O点,并保持静止。在白纸上记下两个分力 F31、F32 的方向和大小。
6. 用两个测力计分别拉住两根细绳,让一个测力计用 1 N 大小的力,沿垂直于 AB 的方向拉,尝试调整另一个测力计的大小和方向,仍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 O 点,并保持静止。在白纸上记下两个分力 F41、F42 的方向和大小。
7. 用两个测力计分别拉住两根细绳,让一个测力计用 1 N 大小的力,沿着由 B 到 A 的方向拉,尝试调整另一个测力计的大小和方向,仍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 O 点,并保持静止。在白纸上记下两个分力 F51、F52 的方向和大小。
8. 用力的图示法分别将上面所测的合力与第2、3、4组分力在白纸上表示出来。
与本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观察、比较合力与各组分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尝试归纳其中的规律。
因此,两个分力 F1、F2的合力 F 的大小和方向如右图所示。
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两个互成角度的力合成时,遵循这样的定则: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分力的夹角可以在0~180°之间变化。当两个分力的大小固定不变,只有夹角改变时,合力随分力间夹角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法则,所有的矢量如速度、加速度等合成时都遵循这一法则。
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归纳出如下规律:
杨泗港长江大桥的主缆由271根相互平行的索股组成,每根索又由91根平行放置的直径6.2 mm的高强钢丝组成。
如果求两个以上力的合力,可以连续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其步骤是: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 F’,然后再求出 F ’ 与第三个力的合力 F ”,依此类推,直到求出所有力的合力 F 为止。如右图所示为一种三个力的合成过程。
求一个合力的分力,称为力的分解。
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个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的情景。
大桥的主缆是怎样制作的?它为什么能承受巨大的重量?
三、力的分解
1、 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如果没有条件限制,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力。
2. 力的分解应满足的条件
(2)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1)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
(1)某人用力F 斜向上拉物体,请分析力F 产生的效果。
两个分力的大小为
三、力的分解——作用效果分解法
分解一个力要具体考虑这个力产生的效果,它在哪些方向上产生了效果,就可以沿着这些方向进行分解,这就是作用效果分解法。
(2)如图所示,一个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G。分析重力G在平行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力。
在分析物体受力产生的效果时,往往需要把一个力分解成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这种重要的分解方式叫做正交分解。
三、正交分解法
例如,某人用力F 斜向下推物体,可以把力F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
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
【举例 】 木箱重600 N,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大小为200 N与水平方向成30°向上的力拉木箱,木箱沿地平面匀速运动,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地面所受的压力。
解:画出物体受力图,如图所示。
由于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通用类第六节 学生实验: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优秀教学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任务与目标,主要内容,原理与方法,实践与操作,分析与处理,反思与提升,思考与讨论,实验装置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通用类第三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精品教学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内容,摩擦力,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Gmg,思考与讨论,2弹力,3弹性形变,4弹性限度,阅读课本相应内容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高教版(2021)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评优课教学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匀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思考与讨论,自由落体运动,vtgt,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