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全国部分地区省,市,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真题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探究金属铜化学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装铜片B. 加液体
C. 振荡D. 加热
2.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④图1中烧杯甲中液体会变成红色,烧杯乙不变色;
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④⑤B. ③⑤C. ③④⑤D. ①②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
A. 氢气B. 煤气C. 酒精D. 汽油
4.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AB. BC. CD. D
5.蜡烛点燃后用氧气传感器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数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在纯氧条件下进行
B. 氧气浓度过低不支持蜡烛燃烧
C. 蜡烛燃烧后瓶内剩余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D. 如图瓶壁上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反应
6.利用XRD图谱可判断固态物质存在与否。密闭容器中某反应的XRD图谱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Fe2O3可能是催化剂B. 反应生成物只有CaO
C.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7.下列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
A. 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蔗糖
B. 向一定质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
C. 向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
D. 向一定质量的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CaO
8.利用氧气传感器对微粒的运动进行探究(如图甲)。实验步骤: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N段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Q点时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1%
C. NP段和PQ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 PQ段氧气体积分数显著下降,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9.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其中漏气的装置是( )
A. B.
C. D.
10.如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B.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
C.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在密闭装置内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1.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三名科学家。
(1)甲图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乙图为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丙图为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
②乙图中x的数值为 ______。
③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 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______,它与丙图中 ______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A”或“B”或“C”)。
(2)某锂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反应条件略去):2LiCO2+C6=2Li0.5CO2+LiC6,LiCO2中Li的化合价为+1价,则C的化合价为 ______。
(3)丙图中A与B形成的物质化学式为 ______。
12.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新材料的开发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和 ______。
(2)在汽车发动机里汽油(含C8H18等)燃烧前常将其喷成雾状,目的是 ______。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减少CO2生成量
D.使C8H18等分子变得更小
(3)C60可用作吸氢材料,其原理是C60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化物;该氢化物在80−215℃时,又会分解放出H2。
①C60属于 ______(填字母序号)。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化合物
②C60可用作吸氢材料是利用了其 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5)碳及含碳的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A.物质Y只能是稀盐酸
B.X可以是酒精
C.反应①一定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②是吸热反应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3.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因此控制CO2的排放对于减缓温室效应有重要的意义。下图为富氧燃烧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富氧燃烧技术产生的烟气中,CO2的浓度高达95%,不需要分离可直接液化回收,有效地减少了CO2的排放。
(1)除CO2之外,常见的温室气体还有 ______(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2)设备1的作用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的原理是氮气和氧气 ______不同。
(3)设备2中加入的煤要提前粉碎,目的是 ______,设备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4.浙大团队利用“分子围栏”解决甲烷高效变甲醇的难题,成果刊登在国际顶级杂志《科学》。
(1)甲烷是 ______ (填一种化石燃料)、可燃冰和页岩气等的主要成分。
(2)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在70℃和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甲烷转化成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已知: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简称为烃。图中 ______ (填名称)属于烃类。
②甲醇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 ______ .
③利用该项技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转化率达17.3%是当前国际最高水平。若16t甲烷参加反应,获得甲醇的最大质量约为 ______ t(结果保留至0.1)。
④若将图中的三种物质依序排列:H2、CH4、CH3OH,该排序的依据是 ______ (写一条)。
15.“化”说中国古代炼“金”术。
(1)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原因是 ______ 。
(2)东汉《周易参同契》记载:“胡粉[主要含PbCO3⋅Pb(OH)2]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该反应过程主要原理之一:Pb3O4+2C−高温3Pb+2CO2↑。下列分析正确 ______ (填标号)。
A.胡粉属于混合物
B.冶炼过程中可能生成水
C.上述反应原理属于分解反应
(3)北魏《黄白第十六》记载:“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涂铁”后的反应原理为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炼锌”过程为“炉甘石(主要含ZnCO3)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取出即倭铅也”。
①“其底铺薪”指利用燃烧的“薪”将煤炭饼引燃,从燃烧条件分析燃烧“薪”的作用是 ______ 。
②文中“倭铅”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填标号)。
A.Pb
B.Zn
C.Zn和Pb混合物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16.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2)制取C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药品是 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______,要获得较纯净的该气体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______(填字母);要获得干燥的该气体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______,用该装置收集气体不纯的原因是 ______。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7.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H2C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 ______元素,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 ______,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1)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 ______(填化学式),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交流讨论: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______,处理的方法是 ______。
(2)写出草酸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8.我国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利用反应:2CO2+4H2O−一定条件2CH3OH+3O2能将碳元素转化至可再生能源CH3OH,若转化66tCO2,可获得CH3OH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要求与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该选项正确;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该选项正确;
③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该选项正确;
④图1中烧杯乙中液体会变成红色,烧杯甲、丙不变色,该选项不正确;
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会变红,只是需要时间长一些,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答案】A
【解析】解:氢气、煤气、酒精、汽油中,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不污染环境,且热值高,则最理想的燃料为氢气。
故选:A。
氢气燃烧生成水,煤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汽油燃烧生成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答案】A
【解析】解:A、溶质、溶剂种类不同,不能探究影响物质溶的解性的因素,该选项不正确。
B、纯金属痕迹更明显,说明纯金属硬度比合金小,该选项正确。
C、左边试管中的铁与氧气接触,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与氧气隔绝,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该选项正确。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鸡蛋壳中含有碳元素,该选项正确。
故选:A。
A、溶质、溶剂种类不同,不能探究影响物质溶的解性的因素。
B、纯金属痕迹更明显,说明纯金属硬度比合金小。
C、铁生锈条件: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答案】B
【解析】解:A.该实验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不是在纯氧条件下进行,故错误;
B.由图象可知,蜡烛熄灭时,氧气的浓度不为零,即氧气浓度过低不支持蜡烛燃烧,故正确;
C.由图象可知,蜡烛燃烧后瓶内剩余气体还有氧气,故错误;
D.蜡烛受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图象信息来分析解答。
解这类题目,主要是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根据结论得出的物质性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6.【答案】A
【解析】解:A.由表观察衍射峰强度可知,煅烧前Ca(OH)2峰度最强,煅烧后CaO峰度最强,故该反应方程式是:Ca(OH)2−高温CaO+H2O,
而Fe2O3反应前后峰度均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正确;
B.根据化学反应实质可知,反应生成物有CaO和H2O,故错误;
C.反应前固体质量大于反应后固体质量,故错误;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故错误;
故选: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掌握,学会看图理解,难度系数中等。
7.【答案】B
【解析】解:A、刚开始水中不含蔗糖,所以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蔗糖,应该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A错误;
B、向一定质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硝酸钾可以继续溶解,溶液质量从一定量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正确;
C、向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溶液质量不变,故C错误;
D、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溶液质量减少,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刚开始水中不含蔗糖进行分析;
B、根据一定质量的NaCl饱和溶液不含硝酸钾进行分析;
C、根据饱和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进行分析;
D、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8.【答案】C
【解析】解:A、敞口放置的MN段氧气的体积减小,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A正确;
B、Q点时氧气体积分数几乎不变,故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B正确;
C、NP段是双手贴在瓶外壁上,PQ段是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二者相比,不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错误;
D、PQ段氧气体积分数显著下降,是塑料瓶口朝下,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正确;
故选C。
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基本性质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
9.【答案】D
【解析】解:A、拉注射器活塞,锥形瓶内有气泡产生,装置不漏气。故错误。
B、夹紧弹簧夹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液面高度不变,装置不漏气。故错误。
C、夹紧弹簧夹,用手捂热圆底烧瓶,集气瓶中产生一段水柱,装置不漏气。故错误。
D、夹紧弹簧夹,上下移动,两端液面水平,装置漏气。故正确。
故选:D。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10.【答案】D
【解析】解:A、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该选项不正确。
B、双氧水是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随着双氧水的加入,水的质量不断增大,该选项不正确。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酸钾质量变成0时,氯化钾质量最大,该选项不正确。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物质种类由一种(高锰酸钾)变成四种(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四种变成三种(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选项正确。
故选:D。
A、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双氧水是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随着双氧水的加入,水的质量不断增大。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答案】6.9413失去 Li+ C+3Na2O
【解析】解:(1)①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②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x=2+1=3;
③锂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离子符号为:Li+;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丙图中的C粒子最外层也有1个电子,二者化学性质相似;
(2)LiCO2中Li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C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则:(+1)+x+(−2)×2=0,x=+3。
(3)丙图中A与B形成的物质是氧化钠,其化学式为Na2O.
故答案为:(1)①6.941;②3;③失去;Li+;C;
(2)+3;
(3)Na2O。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依据最外层电子数可推测其得失电子的情况。
12.【答案】石油 天然气 B C 化学 CO2+2NH3−高温高压CO(NH2)2+H2OAC
【解析】解:(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在汽车发动机里汽油燃烧前常将其喷成雾状,目的是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不能减少氧气的消耗,也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生成,C8H18等分子大小不变。
(3)①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②C60可用作吸氢材料,其原理是C60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化物;该氢化物在80−215℃时,又会分解放出H2,是利用了其能够和其他物质反应的特性,该特性属于化学性质。
(4)二氧化碳和氨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高温高压CO(NH2)2+H2O。
(5)A、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物质Y可以是稀硫酸,该选项不正确;
B、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X可以是酒精,该选项正确;
C、反应①可能是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也可能是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反应①不一定是化合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D、反应②为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石油;天然气。
(2)B。
(3)C;化学。
(4)CO2+2NH3−高温高压CO(NH2)2+H2O。
(5)AC。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越充分。
(3)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4)二氧化碳和氨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
(5)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答案】CH4 沸点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C+O2−点燃CO2
【解析】解:(1)除CO2之外,常见的温室气体还有甲烷等气体。故答案为:CH4;
(2)设备1的作用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的原理是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故答案为:沸点;
(3)设备2中加入的煤要提前粉碎,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设备2中主要发生: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点燃CO2。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C+O2−点燃CO2。
(1)除CO2之外,常见的温室气体还有甲烷等气体。
(2)设备1的作用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的原理是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3)设备2中加入的煤要提前粉碎,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天然气 CH4+2O2−点燃CO2+2H2O甲烷 1:4:15.5每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递增
【解析】解:(1)甲烷是天然气、可燃冰和页岩气等的主要成分;故填:天然气;
(2)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故填:CH4+2O2−点燃CO2+2H2O;
(3)①已知: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简称为烃。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图中甲烷(CH4)属于烃类;故填:甲烷;
②由甲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甲醇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即甲醇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1:4:1;故填:1:4:1;
③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甲烷、氢气和氧气在70℃和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H2+O2−70℃高效催化剂CH3OH+H2O,设获得甲醇的最大质量为x,则:
CH4+H2+O2−70℃高效催化剂CH3OH+H2O
16 32
16t×17.3%x
1632=16t×17.3%x
x≈5.5t
故填:5.5;
④由化学式可知,每个H2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每个CH4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每个CH3OH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所以将图中的三种物质依序排列:H2、CH4、CH3OH,该排序的依据是每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递增;故填:每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递增。
(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来分析;
(2)根据甲烷完全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分子结构模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及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本题为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图示得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答案】金是化学性质很稳定 ABFe+CuSO4=FeSO4+Cu使温度达到煤炭的着火点 B
【解析】解:(1)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故填: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2)A.胡粉的主要含PbCO3⋅Pb(OH)2,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说法正确;
B.胡粉[主要含PbCO3⋅Pb(OH)2]中含有氢元素与氧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冶炼过程中可能生成水,选项说法正确;
C.上述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B;
(3)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填:Fe+CuSO4=FeSO4+Cu;
(4)①“其底铺薪”指利用燃烧的“薪”将煤炭饼引燃,从燃烧条件分析燃烧“薪”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煤炭的着火点;故填:使温度达到煤炭的着火点;
②由题干信息可知,文中“倭铅”的主要成分是锌;故填:B。
(1)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以及冶炼过程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题干信息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冶炼、燃烧的条件等,难度不大。
16.【答案】酒精灯 A 大理石和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氧气或氢气 C D或E 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会混有少量空气
【解析】解:(1)由图可知,仪器a为酒精灯。故答案为:酒精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中的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则发生装置选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发生装置还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或锌与硫酸制取氢气;若想收集较纯的气体,且氧气和氢气均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则应用排水法收集装置,即装置C;若想收集较干燥的气体,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则应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装置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则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装置E。由于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会混有少量空气,则这种装置收集的气体不纯。故答案为:A;大理石和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氧气或氢气;C;D或E(需与前面保持一致);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会混有少量空气。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
(2)根据大理石中的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对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氧气和氢气的性质分析。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7.【答案】氢和氧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uO 黑色固体变红色 支持 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和氧化铜反应 没有处理尾气 在试管右边的导管处点燃或收集尾气 H2C2O4−△CO↑+CO2↑+H2O
【解析】解:根据草酸中含有氢和氧元素,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故答案为:氢和氧。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二:(1)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氧化铜,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色,是因为加热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CuO;黑色固体变红色。
交流讨论:支持小芳的观点,理由是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和氧化铜反应。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即没有处理尾气,处理的方法是在试管右边的导管处点燃或收集尾气。
故答案为:支持;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和氧化铜反应;没有处理尾气;在试管右边的导管处点燃或收集尾气。
(2)草酸在加热时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2O4−△CO↑+CO2↑+H2O。
故答案为:H2C2O4−△CO↑+CO2↑+H2O。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加热时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加热时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答案】解:设获得甲醇的质量是x
2CO2+4H2O−一定条件2CH3OH+3O2
88 64
66t x
8864=66tx
x=48t
答:若转化66t二氧化碳,可获得甲醇的质量为48t。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编号
A
B
C
D
方案
目的
探究影响物质溶的解性的因素
探究纯金属和合金的硬度大小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探究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梧州苍梧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