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轮胎爆炸B. 滴水成冰C. 食物腐烂D. 矿石粉碎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B. 熄灭酒精灯
C. 取用固体粉末D. 过滤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氧气B. 氮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
4.下列关于H2、H2O、H2O2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含有1个氢分子B. 均含有2个氢原子C. 均含有氢元素D. 均含有2个氢离子
5.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微粒在不断运动
B. 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分子间隔变大
C. 糖水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 物质热胀冷缩——微粒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6.ClO2是一种广谱、高效、环保的杀菌消毒剂。ClO2中Cl的化合价为( )
A. +4B. +2C. +3D. +1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8.低碳生活倡导我们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双面使用纸张B. 使用乙醇汽油
C. 家庭使用节能电器D.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淡化海水
C.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可以作为植物的气体肥料
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两者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10.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器着火,可以用水浇灭
B. 用嘴吹灭蜡烛火焰,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油锅起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降低油的着火点
D. 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11.向ZnSO4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 )
A. Cu、FeB. 只有CuC. Fe、ZnD. Zn、Fe、Cu
1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4:1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D.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3.丁二酮(C4H6O2)可用作糖果香精,下列关于丁二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二酮属于氧化物B. 丁二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丁二酮中含有12个原子D. 丁二酮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3:1
14.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黄铜和黄金——观察颜色
B.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C. 木炭粉和铁粉——用磁铁吸引
D. 氧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气体的集气瓶中
15.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一个汞原子:______;
(2)酒精:______;
(3)2个亚铁离子:______;
(4)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______。
17.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氮气
B.金刚石
C.二氧化硫
D.干冰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______;
(2)可作焊接金属时保护气的是 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______;
(4)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______。
18.如图中A是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锡元素属于 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B∼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______。
(3)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9.水是─切生命体存在所必须的物质,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通过 ______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 ______ 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______ 两种元素组成的;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______ 。
20.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白色或灰色晶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石油、煤低两个数量级,但同等条件下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石油、煤多数十倍。目前,我国已探明在南海存储的可燃冰相当于650亿吨石油,按我国当前能源消耗水平,可供我国使用130年。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可燃冰的一条性质 ______ ;
(2)可燃冰降压可分离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可燃冰作为未来一种潜力巨大的能源,其突出的优点为 ______ (任写一条);
(4)可燃冰若开采不慎,会导致甲烷气体大量泄露,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______ 。
21.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5G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______性和延展性。
(2)我国生产和使用铁器历史悠久,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金属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______。
(4)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______。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2.A、B、C、D、E、F、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B、C、F都是单质,常温下B是气体。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A的化学式 ______,
(2)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C和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问题: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使用酒精灯火焰的 ______;(填“内焰”或“外焰”)
(2)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结果是氧气的含量小于15,(偏小)请你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答一条即可)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 ______;
(4)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仰视读数为20毫升,则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 ______(填“大于”、“小于”)20毫升。
24.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______;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
(4)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 ______(填“b”或“c”)端通入。
25.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木炭与CuO反应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很快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1)请写出C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实验结束时,应 ______(填写下列操作序号)。
①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出石灰水中的导管
②先撤出石灰水中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Ⅱ、小明同学通过仔细阅读教材,认为当木炭较多、温度较高时,该反应产生的气体中还可能含CO,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2实验进行验证:(实验前已检查了装置的气密性)资料提示: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CO2和水。
(3)仪器B中所盛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4)D中玻璃管盛装的试剂为CuO,E中盛装的试剂为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若A装置产物中确有CO,则应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
(5)点燃酒精灯前,先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N2,其作用为 ______。
(6)请指出图2实验装置中的一处缺陷 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6.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方法制得生石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分析一批石灰石的纯度,在实验室中取此石灰石样品50g,充分煅烧后剩余固体32.4g(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g。
(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轮胎爆炸,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B、滴水成冰,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C、食物腐烂,有微生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矿石粉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故选: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B
【解析】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
C、取用固体粉末方法: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符合该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由此可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
本题结合课本知识考查了学生对身边化学常识的了解,培养了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学习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4.【答案】C
【解析】【解答】A.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水、过氧化氢中均不含氢分子,故A错误;
B. 氢气、水、过氧化氢的1个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B错误;
C. 氢气、水、过氧化氢中均含有氢元素,故C正确;
D. 氢气、水、过氧化氢分别是由氢分子、水分子、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均不含氢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主要是由于是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数目增多,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C、糖水是混合物,是因为由蔗糖分子、水分子等不同种分子构成,故选项解释正确。
D、物质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x+(−2)×2=0,则x=+4。
故选:A。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二氧化氯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7.【答案】D
【解析】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结果,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8.【答案】B
【解析】解:A、双面使用纸张,能减少纸张的使用,从而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项错误。
B、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项正确。
C、家庭使用节能电器,能节约电能,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项错误。
D、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题意,低碳生活倡导我们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低碳生活理念、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一种新型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钠,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不能淡化海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作为植物的气体肥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金刚石和石墨的微观结构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电器着火,不可以用水浇灭,以防触电,故错误;
B、用嘴吹灭蜡烛,使燃着的烛心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而不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故错误。
C、油锅起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是利用降温至着火点以下的方法灭火,油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故错误;
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从而灭火,故正确;
故选:D。
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
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过量的Fe粉置换出混合溶液中的Cu,而不能置换出锌,所以,过滤后所得固体应该为铁和铜的混合粉末;
故选:A。
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Zn>Fe>Cu,铁粉不和混合溶液中的ZnSO4反应,但却能置换出CuCl2中的Cu;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混合溶液中的CuCl2全部反应,生成铜和FeCl2,且铁粉有剩余。
金属与盐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
12.【答案】B
【解析】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2+2H2O=4HF+O2;
A、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4:1,故A说法正确;
B、该反应由单质生成又有单质生成,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B说法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故C说法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结合微粒进行。
13.【答案】B
【解析】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丁二酮由三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
B.丁二酮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16×2)=24:3:16,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正确;
C.丁二酮一个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故C错误;
D.丁二酮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16×2)=24:3:16,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氧化物的宝岛进行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C.根据化合物的构成进行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A
【解析】解:A、黄铜和黄金都是金黄色的金属,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A错误;
B、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取样品,用磁铁吸引,可以吸引的是铁粉,不能吸引的是木炭粉,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黄铜和黄金都是金黄色的金属进行分析;
B、根据肥皂水在硬水和软水中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
C、根据铁粉能被磁铁吸引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5.【答案】C
【解析】解:A、铜在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硫酸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6.【答案】HgC2H5OH2Fe2+ Cl−
【解析】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一个汞原子表示为:Hg;
(2)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亚铁离子表示为:2Fe2+;
(4)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是氯离子,表示为:Cl−。
故答案为:(1)Hg;
(2)C2H5OH;
(3)2Fe2+;
(4)Cl−。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答案】C A D B
【解析】解:(1)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
(2)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可作焊接金属时保护气;
(3)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4)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故答案为:(1)C;
(2)A;
(3)D;
(4)B。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金属 CD BCE 失去
【解析】解:(1)锡字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2)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因此B∼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CD;粒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结构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的结构均为稳定结构,因此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BCE;
(3)根据D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D为铝原子,易失去最外层上的3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故答案为:
(1)金属;
(2)CD;BCE;
(3)失去。
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元素符号左侧表示原子序数,元素符号下方为元素名称,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及原子结构知识即可解答。
19.【答案】煮沸 吸附 氢、氧 用洗脸水冲马桶(合理即可)
【解析】解:(1)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有洗菜水浇花、洗脸水冲马桶、洗衣服的水拖地等。
故答案为:(1)煮沸;
(2)吸附;
(3)氢、氧;
(4)用洗脸水冲马桶(合理即可)。
(1)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3)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来分析;
(4)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多方面的生活知识,要将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化学中走进生活,从生活中走入化学。
20.【答案】白色或灰色晶体 CH4+2O2−点燃CO2+2H2O低污染或热值大 温室效应
【解析】解:(1)由题意,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白色或灰色晶体,白色或灰色晶体为可燃冰的物理性质。
(2)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3)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石油、煤低两个数量级,但同等条件下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石油、煤多数十倍,可燃冰作为未来一种潜力巨大的能源,其突出的优点为低污染,热值大。
(4)可燃冰若开采不慎,会导致甲烷气体大量泄露,甲烷气体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故会造成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
(1)白色或灰色晶体;
(2)CH4+2O2−点燃CO2+2H2O;
(3)低污染或热值大;
(4)温室效应。
(1)根据题意,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白色或灰色晶体,进行分析解答。
(2)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石油、煤低两个数量级,但同等条件下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石油、煤多数十倍,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甲烷气体大量泄露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了解温室效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导电 Fe2O3+3CO−高温2Fe+3CO2 常温下,铝的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
【解析】解:(1)5G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2)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高温2Fe+3CO2。
(3)金属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常温下,铝的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4)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生锈,一种防止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是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
故答案为:(1)导电。
(2)Fe2O3+3CO−高温2Fe+3CO2。
(3)常温下,铝的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4)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
(1)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2)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3)常温下,铝的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4)隔绝氧气和水能够防止铁生锈。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答案】Fe3O4 Fe+H2SO4=FeSO4+H2↑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A为四氧化三铁,其化学式为Fe3O4;
(2)C为铁,E为硫酸,则C和E的反应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写为:Fe+H2SO4=FeSO4+H2↑。
(3)C为铁,G为硫酸铜,则C和G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写为:Fe+CuSO4=FeSO4+Cu;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Fe3O4;
(2)Fe+H2SO4=FeSO4+H2↑;
(3)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A、B、C、D、E、F、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A与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C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B、C、F都是单质,常温下B是气体,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且C与G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D,C与E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D和B,则A为四氧化三铁,B为氢气,C为铁,D为硫酸亚铁,E为硫酸,F为铜,G为硫酸铜。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3.【答案】外焰 红磷的量不足 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大于
【解析】解:(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是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2)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结果是氧气的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等。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以防止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4)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仰视读数为20毫升,读数偏低,则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20毫升。
故答案为:(1)外焰。
(2)红磷的量不足。
(3)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4)大于。
(1)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2)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3)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4)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仰视读数为20毫升,读数偏低。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答案】锥形瓶 2KClO3−MnO2△2KCl+3O2↑BC(或BF)2HCl+CaCO3=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或将燃着的木条置于b处,木条熄灭,则已集满)b
【解析】解:(1)a为固液反应容器锥形瓶;
故答案为:锥形瓶。
(2)发生装置为固体加热装置,且没有棉花,故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
故答案为:2KClO3−MnO2△2KCl+3O2↑。
(3)制备二氧化碳利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故选B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或F为收集装置;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满气体的出口,观察是否熄灭,判断是否集满;
故答案为:BC(或BF);2HCl+CaCO3=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或将燃着的木条置于b处,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4)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先在底部聚集,所以从长口b进气;
故答案为:b。
(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反应物,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二氧化碳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4)根据氢气密度选择进气口。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5.【答案】2CuO+C−高温2Cu+CO2↑② Ca(OH)2+CO2=CaCO3↓+H2OD中黑色固体变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物质影响实验结果 没有处理尾气
【解析】解:(1)C与CuO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C−高温2Cu+CO2↑。
故答案为:2CuO+C−高温2Cu+CO2↑。
(2)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出石灰水中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液体倒流炸裂试管。
故答案为:②。
(3)仪器B中所盛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
(4)D中玻璃管盛装的试剂为CuO,E中盛装的试剂为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若A装置产物中确有CO,则应观察到的现象有:D中黑色固体变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D中黑色固体变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点燃酒精灯前,先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N2,其作用为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物质影响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物质影响实验结果。
(6)图2实验装置中的一处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
故答案为:没有处理尾气。
C与CuO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加热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氧化铜。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6.【答案】17.6
【解析】解:(1)由质量守恒定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g−32.4g=17.6g;
(2)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高温CaO+CO2↑
100 44
x17.6g
10044=x17.6g 解得:x=40g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0g50g×100%=80%
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故答案为:(1)17.6;
(2)80%。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及质量分数。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计算的基础。选项
物质(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铜(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
B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C
硫酸亚铁溶液(硫酸)
加过量的铁粉,过滤
D
锰酸钾(高锰酸钾)
将混合物充分加热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短文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