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 专题2.3声的利用【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231582/0-17054665219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 专题2.3声的利用【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231582/0-170546652196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 专题2.3声的利用【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231582/0-17054665219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课后练习题
展开TOC \ "1-3" \t "正文,1" \h
\l "_Tc1161" 【题型1 超声波的利用】 PAGEREF _Tc1161 \h 9
\l "_Tc25206" 【题型2 声与信息】 PAGEREF _Tc25206 \h 11
\l "_Tc9103" 【题型3 声与能量】 PAGEREF _Tc9103 \h 12
\l "_Tc6522" 【题型4 综合与探究】 PAGEREF _Tc6522 \h 13
【知识点1 超声波的利用】
超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题型1 超声波的利用】
【例1】(2022·吉林·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模拟预测)海底地形测绘船依靠声呐设备收集信息,信息的载体是( )
A.超声波B.次声波C.红外线D.紫外线
【变式1-1】(2022·广西·中考真题)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吹笛时,按压不同气孔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D.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将听到闹钟铃声逐渐减弱,这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变式1-2】(2022·广东·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
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
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
D.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
【变式1-3】(2022·江苏南京·二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调整二胡两根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利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知识点2 声与信息】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题型2 声与信息】
【例2】(2022·湖北·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考真题)中国龙舟公开赛荆州站在古城东门外九龙渊举行,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变式2-1】(2022·贵州毕节·中考真题)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了。下列有关“天宫课堂”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主要通过音调辨别不同航天员
B.航天员讲课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C.调大直播电视音量是增大响度
D.在地面上听到王亚平的声音,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变式2-2】(2022·广东惠州·一模)2021年央视春晚节目《画卷》,用笛子、古筝、琵琶和中国大鼓结合现代流行音乐歌唱山河辽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子、古筝、琵琶和鼓都是由固体振动发声的B.鼓声响度很大,是因为鼓面振动很快
C.笛子和古筝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音乐让人热血沸腾,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变式2-3】(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天宫课堂上声现象知识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老师讲课时声带在振动B.声音以的速度从天宫传到我们耳朵
C.听老师解说实验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D.老师讲课时发出的声音在以上
【题型3 声与能量】
【例3】(2022·全国·八年级)集中施放高分贝警告音,令目标感到极度不适,头痛甚至休克,从而失去对抗能力。对此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向声波武器施放的是超声波;
B.分贝是声音频率的单位;
C.该例子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距离远近不影响武器效果
【变式3-1】(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 ( )
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
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
C.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
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
【变式3-2】(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教室周围的树木可以减弱噪声
C.发声体频率越高响度越大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传递信息
【变式3-3】(2022·全国·八年级)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买西瓜时,拍拍西瓜听听声音就可知道西瓜是否是熟的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
C.老师听到教室里的说话声就知道是那位同学在说话
D.利用“B超”可以确定胎儿的发育状况
【题型4 综合实验与探究】
【例4】(2022·全国·八年级)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测速
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
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就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是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
则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原理是: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号,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测速仪在公路上对某跑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跑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经测速仪测定,该跑车超速,驾驶员将受到交警部门处罚。(超声波速度取340m/s)
(1)人耳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_______等特点;
(2)如图乙所示,若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m;
(3)通过计算,在下图中,大致画出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t从第一次发射信号开始计时)。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m,跑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变式4-1】(2022·山东泰安·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实验,请将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振动,听到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做几次实验。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钢尺伸出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 _____。实验时要使钢尺振动的振幅大致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3)在实验中发现,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振动频率过 _____(选填“高”或“低”),不在人听觉范围.
【变式4-2】(2022·广东·平远县平远中学八年级期末)为探究声音的产生,小明和小东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中小明的耳朵分别贴紧桌面和离开桌面时听到小东用相同力度敲击桌面产生的声音大小不同,这是因为______传声性能好;图乙中音叉发声后将贴紧的小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图丙中,将一个矿泉水瓶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变式4-3】(2022·全国·八年级)在探究声音有关实验时,小李和小张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小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的一端,小张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传过来的声音,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
(3)如图③所示,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你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
(4)如图④所示,为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力拨动钢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既能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又能看到尺子在不断振动;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做几次实验,探究本实验中,要用大小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力去拨动尺子,这种物理实验方法我们称为___________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专题2.3 声的利用【四大题型】
【人教版】
TOC \ "1-3" \t "正文,1" \h
\l "_Tc1161" 【题型1 超声波的利用】 PAGEREF _Tc1161 \h 9
\l "_Tc25206" 【题型2 声与信息】 PAGEREF _Tc25206 \h 11
\l "_Tc9103" 【题型3 声与能量】 PAGEREF _Tc9103 \h 12
\l "_Tc6522" 【题型4 综合与探究】 PAGEREF _Tc6522 \h 13
【知识点1 超声波的利用】
超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题型1 超声波的利用】
【例1】(2022·吉林·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模拟预测)海底地形测绘船依靠声呐设备收集信息,信息的载体是( )
A.超声波B.次声波C.红外线D.紫外线
【答案】A
【解析】
海底地形测绘利用声呐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向下传播遇到海底反射,根据接受到的回波测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变式1-1】(2022·广西·中考真题)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吹笛时,按压不同气孔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D.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将听到闹钟铃声逐渐减弱,这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C
【解析】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声源处处理,故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吹笛时,按压不同气孔,改变空气柱的长短,从而是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将听到闹钟铃声逐渐减弱,介质慢慢变少,直至罩内接近真空,接近真空时,听不到铃声,故表明真空不能传声,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1-2】(2022·广东·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
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
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
D.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
【答案】D
【解析】
A.为了改善室内的居住环境,建筑师在设计窗户时常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①隔热,②隔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长期戴着耳机听高分贝音量的音乐,有可能损伤鼓膜,致使听力下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形成的音响效果,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呐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而不是利用次声波,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1-3】(2022·江苏南京·二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调整二胡两根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利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答案】D
【解析】
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调整二胡两根弦的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2 声与信息】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题型2 声与信息】
【例2】(2022·湖北·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考真题)中国龙舟公开赛荆州站在古城东门外九龙渊举行,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C
【解析】
A.鼓面的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与敲击鼓面的快慢无关,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的介质和温度有关,与发声体的响度无关,故B错误;
C.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正确;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这一现象说明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2-1】(2022·贵州毕节·中考真题)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了。下列有关“天宫课堂”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主要通过音调辨别不同航天员
B.航天员讲课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C.调大直播电视音量是增大响度
D.在地面上听到王亚平的声音,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答案】A
【解析】
A.根据音色辨别不同航天员声音,故A错误;
B.航天员讲课,我们听课,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调节音量是调节声音的大小,改变的是响度,故C正确;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2-2】(2022·广东惠州·一模)2021年央视春晚节目《画卷》,用笛子、古筝、琵琶和中国大鼓结合现代流行音乐歌唱山河辽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子、古筝、琵琶和鼓都是由固体振动发声的B.鼓声响度很大,是因为鼓面振动很快
C.笛子和古筝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音乐让人热血沸腾,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答案】C
【解析】
A.笛子、古筝、琵琶和鼓中,古筝、琵琶和鼓是由固体振动发声的,笛子是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故A错误;
B.鼓声响度很大,是因为鼓面振动幅度大,故B错误;
C.笛子和古筝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
D.音乐让人热血沸腾,说明声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2-3】(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天宫课堂上声现象知识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老师讲课时声带在振动B.声音以的速度从天宫传到我们耳朵
C.听老师解说实验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D.老师讲课时发出的声音在以上
【答案】A
【解析】
A.王亚平老师讲课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天宫处于太空中,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听老师解说实验是利用声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
D.老师讲课时发出的声音在4060dB,故D错误。
故选A。
【题型3 声与能量】
【例3】(2022·全国·八年级)集中施放高分贝警告音,令目标感到极度不适,头痛甚至休克,从而失去对抗能力。对此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向声波武器施放的是超声波;
B.分贝是声音频率的单位;
C.该例子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距离远近不影响武器效果
【答案】C
【解析】
A.定向声波武器是发出的高分贝警告音,声音的响度很大,人耳能够听到,不是超声波,故A错误;
B.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故B错误;
C.声音具有能量,通过声波传到目标者,令目标者感到极度不适、头痛甚至休克,从而失去对抗能力,故C正确;
D.人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3-1】(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 ( )
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
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
C.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
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
【答案】D
【解析】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具有能量,可以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故B不符合题意;
C.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声音响度过大,造成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
D.母象与小象可以通过次声波交流,利用的是声可以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3-2】(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教室周围的树木可以减弱噪声
C.发声体频率越高响度越大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传递信息
【答案】B
【解析】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教室周围的树木可以吸收声音,使噪声减弱,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
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错误;
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物体,利用了声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变式3-3】(2022·全国·八年级)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买西瓜时,拍拍西瓜听听声音就可知道西瓜是否是熟的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
C.老师听到教室里的说话声就知道是那位同学在说话
D.利用“B超”可以确定胎儿的发育状况
【答案】B
【解析】
A.买西瓜时,拍拍西瓜听听声音就可知道西瓜是否是熟的,是利用声音特征来区分成熟西瓜与未成熟西瓜,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碎石需要能量,属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
C.老师听到教室里的说话声就知道是那位同学在说话,是根据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来区分是那位同学在说话,属于传递信息方面的利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B超”可以确定胎儿的发育状况,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题型4 综合实验与探究】
【例4】(2022·全国·八年级)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测速
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
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就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是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
则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原理是: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号,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测速仪在公路上对某跑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跑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经测速仪测定,该跑车超速,驾驶员将受到交警部门处罚。(超声波速度取340m/s)
(1)人耳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_______等特点;
(2)如图乙所示,若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m;
(3)通过计算,在下图中,大致画出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t从第一次发射信号开始计时)。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m,跑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答案】 不能 反射能力强 68 51 60
【解析】
(1)[1]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
[2]根据文中,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
(2)[3]如图乙所示,若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
(3)[4][5]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跑车遇到信号时,距离测速仪
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跑车遇到信号时,距离测速仪
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
因此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如图所示:
跑车遇第一次信号,到测速仪接到信号,时间是接收用时的一半,即0.3s,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因此跑车再走0.4s,才发出第二次信号,到跑车与第二次信号相遇,时间要接收用时的一半,即0.15s,因此跑车二次与信号相遇的间隔时间为
跑车速度为
【变式4-1】(2022·山东泰安·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实验,请将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振动,听到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做几次实验。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钢尺伸出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 _____。实验时要使钢尺振动的振幅大致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3)在实验中发现,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振动频率过 _____(选填“高”或“低”),不在人听觉范围.
【答案】 振动 高 低
【解析】
(1)[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拨动钢尺振动,会听到声音。
(2)[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伸出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3)[3]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慢了,则听到声音的音调变低,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因为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所以人耳听不到。
【变式4-2】(2022·广东·平远县平远中学八年级期末)为探究声音的产生,小明和小东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中小明的耳朵分别贴紧桌面和离开桌面时听到小东用相同力度敲击桌面产生的声音大小不同,这是因为______传声性能好;图乙中音叉发声后将贴紧的小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图丙中,将一个矿泉水瓶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答案】 固体比气体 物体的振动 能量
【解析】
[1]由图甲结合题意可知,空气的传声性能比桌面的差,说明固体比气体传声性能好。
[2]如图乙所示,实验采用放大法,探究声音的产生,音叉发声后将贴紧的小球弹开,音叉振动时才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如图丙所示,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变式4-3】(2022·全国·八年级)在探究声音有关实验时,小李和小张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小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的一端,小张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传过来的声音,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
(3)如图③所示,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你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
(4)如图④所示,为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力拨动钢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既能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又能看到尺子在不断振动;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做几次实验,探究本实验中,要用大小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力去拨动尺子,这种物理实验方法我们称为___________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答案】 能量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相同 控制变量法
【解析】
(1)[1]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所以说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发生了振动,而我们并没有直接敲响左边的音叉,证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给左边音叉的,并且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2]为了明显地看到桌子的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把桌子的振动转化为纸屑振动,即把桌子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3)[3][4]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铃声会逐渐减弱;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铃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4)[5][6]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保持振幅不变,即要用大小相同的力去拨动尺子,用到控制变量法。
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质量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质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2页。
初中物理第1节 透镜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1节 透镜练习,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