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练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91871/0-17048782917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练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91871/0-17048782918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练习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91871/0-17048782918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题电子版整册
- 第三课《安塞腰鼓》(第二课时)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第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第8课《时间的脚印》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第九课《桃花源记》(第一课时)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同步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选词填空,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说明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____________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①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
③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
④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
A.③①④②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能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B.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获得许可,因此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C.在那些心胸宽广、性格温良教师所教学生身上,往往更具幸福感,更有自信心,更富创造力。
D.把新冠肺炎诊疗救治纳人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确保患者、医院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救治,这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和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他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难忘印象。
B.当听到“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消息时,许多中华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
C.充分发扬学生的潜能,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和帮助。
D.为了防止H7N9流感疫情不再蔓延,防疫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C.“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D.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二.基础知识(共3小题)
5.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1)差
(2)观
(3)载
6.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 过来。
A.清醒
B.苏醒
C.醒悟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开放。
A.次第
B.连续
C.继续
(3)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地落下来。
A.纷纷
B.唰唰
C.簌簌
(4)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 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A.传说
B.传语
C.传诵
7.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4)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三.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8.说明文阅读
智能快递
郭宇靖
中国邮政日前宣布开放全国5000个自提网点,任何一家快递公司发货,均可享受此服务。自提网点包括现有邮政自有网点和“无人值守”的智能快递柜。看似简单的自提系统开放,背后却是智能快递的大市场。企业、专家、主管部门等负责人均认为,智能快递已成为当前政府驱动快递满足消费和商业需求的重要手段。
快递员将快递包裹送到置于小区的智能快递柜中,给收件人发送取件短信。收件人经过手机查询﹣﹣输入密码﹣﹣开门取件三个步骤,便可将一个快递包裹从智能快递柜中取出,抱回家去。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居民和快递员欢迎。中国快递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惠德说,目前出现的一些智能快递柜,代表着未来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方向﹣﹣智能快递,即通过引入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融合预测等方式,以更加便捷的智能设施(如智能快递柜)和手段满足高密度、高成本、高人力的现代快递工作,通过建设社区的“智能快递站”为消费者服务。
智能快递站模式可以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减少交通拥堵,未来还可以变成独立的智能账户,市民在家中就可以完成各种邮政业务及其他社区服务的操作。专家认为,相比传统模式,快递柜有多个优势。首先是标准化产品,可以连接各个快递公司;其次是做到24小时服务;第三是加入摄像头减少纠纷;第四是价格低廉。
智能快递可消化我国高速增长的巨量快递。未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猛增,而人工投递成本不断增加,继续满足居民和电子商务快递需求,快递柜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智能快递柜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成为高价值的社区入口。业内人士认为,以京东①为例,可以增加冷藏冷冻功能,只需要1000元成本就可以加一个附柜。此外,可以利用这一空间进行销售,以小区的大数据积累为基础,电商可以掌握小区购买米、油等生活用品情况并提前配送储藏,提升了物流和快递柜的效率和价值。
有预测显示,智能快递将伴随快递需求和服务的提升而高速发展,根据全国快递柜潜在需求和可建设总数,在未来5年左右可产生百亿级的市场。
(选自《半月谈》2015年第8期,有删改)
【注释】①[京东]JD.COM,专业的综合网上购物商城,销售超数万品牌,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已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
(1)选文对智能快递作了诠释,请你写出诠释部分的起止语句。
(2)若你校或你家建有智能快递柜,按照选文介绍的办法,你该怎样从柜中取出定购的快件?
(3)选文最后一段中“有预测显示”能否删除?为什么?
(4)智能快递能成为当前政府驱动快递满足消费和商业需求重要手段的原因有哪些?请联系全文分条罗列(至少答出3条)。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语境中提到气候与物候两个名词,再结合空格后提到的“小满”可知空格中要以“小满”为描述重点,③为第一句;
结合上句中的“节气”一词进一步阐释,④为第二句;
结合“物”这一语境理解①为第三句;
②对以上描述作了小结,是尾句。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④①②
故选:C。
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解答】A.有误,前后不一致,应删去“能否”。
B.有误,“加大……规范和管理”搭配不当,应改为:加大在这方面的管理力度。
C.有误,成分残缺,后面三个分句主语应该是“学生”,删去“在”和“身上”。
D.正确。
故选:D。
3.【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语义重复,“不可磨灭”和“难忘”重复,二去一;
B.正确;
C.动宾搭配不当,“发扬”和“潜能”不搭配,把“发扬”改为“发挥”;
D.否定词乱用,去掉“不”。
故选:B。
4.【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丰富的物候现象。
故选:C。
二.基础知识(共3小题)
5.【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和组词的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多音字的读音及组词。
【解答】答案:
(1)差:chāi,出差。chā,差别。chà,差劲。cī,参差。
(2)观:guān,观看。guàn,道观。
(3)载:zǎi,记载。 zài,下载。
6.【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1)清醒:指(头脑)清楚,明白;使(头脑)清楚,冷静。苏醒:指昏迷后醒过来。引申为醒悟。醒悟:在意识上由模糊而转向清楚,由错误而转向正确(多指在外界作用下)。根据语境“大地渐渐从沉睡中”,应用“苏醒”。
(2)次第:指依次,按照顺序或以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连续:意思是一个接一个;一次连一次。继续:连续;承继,嗣续;与某一事有连续关系的另一事。根据语境“各种花开放”,应该是按照一定的顺讯,一个接一个地开放。应选“次第”。
(3)纷纷:(言论、往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唰唰:象声词。形容迅疾擦过的声音。簌簌: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结合语境“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落下来”可知应选“簌簌”。
(4)传说:人民口头上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或某事的叙述。传语:释义是传话。传诵:流传开来,被很多人诵读或称赞。根据后一句“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可知前一句为“大自然在传语”。
答案:
(1)B
(2)A
(3)C
(4)B
7.【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结合句子来具体判断。
【解答】(1)这句话说明了“物候学”的定义,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将活生生的生物比作“活的仪器”,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3)把“1962年的花期与1961年的对比”,用了数字,所以是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列举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时间,同时和北京的进行对比,是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答案:
(1)下定义
(2)打比方
(3)列数字、作比较
(4)举例子、作比较
三.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8.【分析】本题结合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来完成即可。阅读说明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熟知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常用的说明方法的定义及其作用;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说明文总分总、总分、分总的结构方式的同时,仔细认真地阅读文章,结合掌握的说明文知识,就一定会得出答案。
【解答】答案:
(1)通过引入信息化…通过建设社区的“智能快递站”为消费者服务。
(2)手机查询﹣﹣输入密码﹣﹣开门取件。
(3)不能。加点文字表明本段内容是根据预先推测得来的,删除后就无依据来源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①可24小时为居民服务,减少交通拥堵。 ②未来可变成独立的智能账户,在家便可完成业务操作。 ③加入摄像头,能减少纠纷。④可消化我国高速增长的巨量快递,提升物流效率。 ⑤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成为高价值社区入口。 ⑥可全天候服务,存取方便快捷。 ⑦价格低廉实惠,人力成本降低。 ⑧潜在需求大,市场前景好(市场前景广阔)
答案详解与分析:
(1)根据对题目的理解可以看出对智能快递作了诠释内容是“通过引入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融合预测等方式,以更加便捷的智能设施(如智能快递柜)和手段满足高密度、高成本、高人力的现代快递工作,通过建设社区的“智能快递站”为消费者服务。”故诠释部分的起止语句通过引入信息化…通过建设社区的“智能快递站”为消费者服务。
(2)根据文意回答问题抓住要点,环节不可颠倒。从柜中取出定购的快件,按照选文介绍的办法是:手机查询﹣﹣输入密码﹣﹣开门取件。
(3)主要考查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在回答该题时不能只答“不能”,要结合文意正向、反向说明才行。
(4)该题考查了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能力。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分条概括。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2/1/21 17:35:17;用户:初中账号19;邮箱:3560919984@xyh.cm;学号:3988873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注音,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默写,文言文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