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基础模块 下册6.2 直线的方程优质教案
展开题目
授课
时长
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
(基础模块下册)
6.2直线的方程
4课时
选用教材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本课首先借助几何直观,结合图像认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直观认
识斜率与倾斜角的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求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学习根据条件
计算直线的斜率;然后依次介绍点斜式、斜截式、一般式三种形式的直线方程,
并分析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几何特征;学习根据已知条件求直线的方程,以及
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和一般式进行相互转化.
教学
提示
通过学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与直线斜率的计算方法,能计算直线
的斜率,逐步提升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体会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
方程和一般式方程的推导过程,感知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和一般式方程之
间的互化思想方法,会根据条件求相应形式的直线方程并进行直线的点斜式方
程、斜截式方程与一般式方程之间的互化,逐步提升直观想象、数学抽象和逻辑
推理等核心素养.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环节
斜率的概念,过两点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和一般式
方程公式的理解及互化.
直线的斜率与其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和一般式方程公
式运用;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形式求直线的方程.
教师 学生 设计
教学内容
活动 活动 意图
提出 思考 结合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与斜截式方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 问题
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超过 1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如果把高
速公路的某一段近似看成一条直线,其相对于水平地面的 引发
生活
分析 常识
思考
情境
导入
倾斜程度怎样表示呢?
思考 回答
我们知道,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若已知两个点的坐 讲解 理解 结合
标,是否可以用两个点的坐标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过点 P 可以做出无数条直
线,这些直线相对于 x轴来说,其倾斜程度是不同的.
图像
分析
问
说明 思考
题,
逐步
提升
展示 领会 直观
探索
新知
想象
核心
素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倾斜程度可以用直线 l与 讲解 理解
x轴所成的角度表示.当直线 l与 x轴相交时, 直线 l向上的
方向与 x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 α,称为直线 l 的倾斜角.
当直线 l 与 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倾斜角 α=0.
因此, 直线 l 的倾斜角 α 的取值范围是 0≤α<π.
1
展示 结合
图形 图形
引发 思考
思考 问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α,称倾斜
π
α ≠
角 α
的正切值为直线 l 的斜率,用小写字母 k表
2
示,即
k=tanα.
设点 P (x ,y )和 P (x ,y )为直线 l 上的任意两点.
1
1
1
2
2 2
展示 结合
图形 图形
引发 分析
思考 和交
流
π
当 x =x 时,如图(1)所示, 直线 l 与 x 轴垂直, = ,
1
2
2
tanα 不存在,此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引领 思考 数形
π
0≤α <
当 x ≠x 且
时 如图(2)所示 直线的斜率
,
,
分析 交流 结合
1
2
2
方法
分析
特殊
情
y2 − y
x2 − x
1
k= tanα =
.
1
π
<α < π
当 x ≠x 且
时,如图(3)所示,直线的斜率
1
2
2
况,
渗透
分类
讨论
思想
P2P
y2 − y
1
x2 − x
1
k = tan = tan(π − 1) = −tan 1 = −
=
.
PP
1
综上,设 P (x ,y )和 P (x ,y )为直线上任意两点,且
1
1
1
2
2 2
x ≠x ,则直线的斜率为:
1
2
y2 − y
1
k=
.
x2 − x
1
公式称为直线的斜率公式.
例 1已知下列各直线满足的条件,分别求直线的斜率.
提问 思考 斜率
引导 分析 公式
的初
(1) 直线与 x轴平行;
π
(2) 直线的倾斜角为 ;
4
讲解 解决 步应
强调 交流 用,
注意
(3) 直线经过点 M(-2,2)与点 N(3,-4).
解 (1) 因为直线与 x轴平行,倾斜角 α=0,所以斜率
例题
辨析
k=tan0=0;
π
4
强调
(2) 因为直线的倾斜角为 ,所以斜率
直线
π
k=tan =1;
x
与
4
轴平
行情
(3) 因为直线过点 M(-2,2)与点 N(3,-4),所以斜率
2
−4− 2 −6
6
5
况
k=
=
= − .
3− (−2)
5
例 2已知直线的斜率为-1,求直线的倾斜角.
提问 思考 引导
引导 分析 学生
讲解 解决 加深
强调 交流 理解
提问 思考 及时
掌握
解 因为直线的斜率 k=tanα=-1,且 0≤α<π,所以直线的倾
3π
斜角α =
.
4
练习 6.2.1
1.α 表示直线 l 的倾斜角,k表示直线 l 的斜率,完成
下表:
学生
掌握
情况
查漏
巡视 动手 补缺
求解
2.分别求经过下列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
(1)A(1,1) ,B(2,0);
巩固
练习
(2)P(5,−
3),Q(4,0);
(3)M(2,0),N(5,− 3).
指导 交流
3.已知点 P( 3,1),Q(-1,a),若直线PQ的斜率为1, 求实
数 a的值.
4.已知点 A(m,0),B(0, 3)在直线l上,若直线l的倾斜
π
角为 ,求实数 m的值.
3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与斜截式方程
我们知道,根据平面
以实
引导 分析 际问
内直线上的一点以及直线
的倾斜角能画出一条直线.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
知一个点的坐标 P(x ,y )和
学生
联系 思考 设情
实际 境,
问题 交流 引发
题创
情境
导入
0
0
直线的斜率 k,如何写出一
思考
学生
思考
条直线 l 的方程?
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讲解 理解 归纳
设点 P(x,y)为直线 l 上异于点 P (x ,y )的任意一点,它
概念
0
0 0
与 P (x ,y )连线的斜率 k是确定的,由直线的斜率公式,得
突出
0
0 0
y− y
0 ,
x− x
说明 思考 强调
k=
0
规范
探索
新知
即
表述
y-y =k(x-x ).
0
0
和注
展示 领会 意事
项
方程是由直线上一点 P (x ,y )及斜率 k确定的,因此称
0
0 0
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当 k=0时,直线 l 的方程为 y=y0.此时直线 l 平行于 x
轴(或与 x轴重合),如图(1)所示.
讲解 理解 强调
特殊
3
当斜率不存在时, 直线 l 的方程为 x=x0.此时直线 l 平
行于 y轴(或与 y轴重合),如图(2)所示.
情况
展示 观察 下直
图像 思考 线的
方程
(1)
(2)
例 3 分别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提问 思考 直接
1
2
A(1,2)
应用
公式
解决
(1)直线经过点
,斜率为 ;
π
A(2, 3)
(2)直线经过点
,倾斜角为 ;
6
引导 分析
问
(3)直线经过点 M(2,3),N(-1,-3).
题,
巩固
基础
知识
1
2
A(1,2)
解 (1)直线过点
且斜率 k= ,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得
1
y− 2= (x−1)
,
2
讲解 解决 在已
x−2y+3=0;
(2)由直线的倾斜角α=π ,得k= tan =
有知
即
例题
辨析
识的
π
6
3
3
,
基础
6
上,
又因为直线经过点
得
A(2,3),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引导
强调 交流 学生
y−3= 3(x−2),
掌握
点斜
式方
程的
求法
3
即
3x−3y+9− 2 3= 0.
(3)直线经过点 M(2,3),N(-1,-3),由直线的斜率公式,得
−3−3 −6
k=
=
= 2,
−1−2 −3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
y-3=2(x-2).
2x-y-1=0.
即
2.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一般地,把直线 l
与 y轴交点(0,b)的纵坐
标 b称为直线 l 在 y轴
上的截距,与 x轴交点
(a,0)的横坐标 a称为直
线 l 在 x轴上的截距.
讲解 理解 归纳
概念
突出
说明 思考 强调
探索
新知
规范
表述
和注
展示 领会 意事
项
若直线 l的斜率为 k,
且与 y轴轴的交点为(0,b),则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
y-b=k(x-0),
4
即
y=kx+b.
方程是由直线的斜率 k及直线在 y轴上的截距确定
的,因此称为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提问 思考 根据
引导 分析 几何
意义
例 4设直线 l 的斜率是 3,在 y轴上的截距是-2,写出直线
l 的斜截式方程.
解 由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得
例题
辨析
直接
y= 3x+ (−2),
讲解 解决 得到
强调 交流 答案
即
y= 3x− 2.
练习 6.2.2
提问 思考 及时
1.填空题:
掌握
(1)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 y-2=x-1,则直线的斜率为
_______,倾斜角为____________.
学生
掌握
(2)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 y−2= 3(x+1) ,则直线
情况
查漏
的斜率为_____________,倾斜角为______________.
(3)若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是 y = 2x+3,则直线的斜率为
巡视 动手 补缺
求解
____________,直线在 y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______.
1
2.判断点 A(2, 3) ,B(4, 2) 是否在直线
2x+ 2上.
y =
3.分别求满足下列各条件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经过点 A(1,3),斜率为 4;
(2)经过点 B(2,-5)、D(3,0);
巩固
练习
π
6
(3)经过点 C(- 2,2 ),倾斜角为 .
指导 交流
4.分别求满足下列各条件的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1)斜率是-2,在 y轴上的截距是 4;
π
(2)倾斜角是 ,在 y轴上的截距是 3.
3
1
2
(3)斜率是 ,在 x轴上的截距是-2;
π
(4)倾斜角为 ,并且经过点
A(3,2).
4
2π
5. 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是
,在y轴上的截距为4,分别
3
写出直线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
6.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y-y =k(x-x )可化为
0
0
提出 思考 从知
问题 问题 识的
联系
kx-y+y -kx =0,
0
0
情境
导入
y=kx+b可化为
kx-y+b=0 ,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引发 交流 引出
思考 结果 新的
问题
因此,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都可化为二元一次
方程,那么二元一次方程 Ax+By+C=0是否可以表示一条直
线呢?
当 B≠0时,二元一次方程 Ax+By+C=0可化为
讲解 理解 归纳
概念
探索
新知
A
C
y= − x− ,
B
B
说明 思考 突出
5
A,在 y轴上截距为−
C
B
强调
它表示斜率为−
的直线.
B
展示 领会 规范
当 B=0时,此时一定有 A≠0,二元一次方程 Ax+By+C=0
表述
可化为
讲解 理解 和注
C
意事
项
x=−
,
A
C
它表示经过点− ,0 且垂直于 x轴的直线.
A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二元一次方程
Ax+By+C=0
介绍 记忆
表示一条直线,方程称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这样,平面中的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就建立了一一对
应关系.
例 5 已知直线经过点 A(2,5)和 B(1,4), 写出它的一般式方 提问 思考 采用
程.
引导 分析 待定
解 设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 Ax+By+C=0,因为直线经过点
A(2,5)和 B(1,4),所以有:
系数
法的
讲解 解决 同时
2A+ 5B+ C = 0,
强调 交流 鼓励
A+ 4B+ C = 0.
学生
A= −B,C
= −3B,
例题
辨析
解得
所以,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
x− y+3= 0.
多种
方法
求解
提问 思考 引导
引导 分析 学生
直接
例 6求直线 2x-3y+6=0的斜率及直线在 y轴上的截距.
解 将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2x-3y+6 =0 化为直线的斜截式方
2
y= x+ 2,
程:
3
写出
2
由此得直线的斜率为 ,在 y轴上的截距为 2.
讲解 解决 结果
强调 交流
提问 思考 及时
掌握
3
练习 6.2.3
1.写出直线 x+2y+6=0的斜截式方程.
2.求下列直线的斜率,并将方程化为直线的一般式方
学生
程.
掌握
2
3
(1) y 2x 3;
=
+
(2)
y 2
+ = − ( − )
x 1
.
情况
查漏
3. 在方程 Ax+By+C=0中,当 A、B、C满足什么条件时,
方程表示的直线符合下列条件?
巩固
练习
巡视 动手 补缺
求解
(1)平行于 x轴;
(2)平行于 y轴.
4.求满足下列各条件的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1)经过点 A(2,1)、B(-5,4);
(2)在 y轴上的截距为-3,且与 x轴平行.
π
5.已知直线经过点 A(2,5),倾斜角为
线在 x轴与 y轴上的截距.
4 ,分别求出该直 指导 交流
6
引导 回忆 培养
学生
归纳
总结
提问 反思 总结
学习
过程
能力
说明 记录 继续
1.书面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和学习与训练;
2.查漏补缺:根据个人情况对课题学习复习与回顾;
3.拓展作业:阅读教材扩展延伸内容.
布置
作业
探究
延伸
学习
7
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十四五)基础模块 下册8.4 抽样方法精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十四五)基础模块 下册8.4 抽样方法精品教案及反思,共15页。
高教版(2021·十四五)基础模块 下册7.2 旋转体优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十四五)基础模块 下册7.2 旋转体优质教案及反思,共10页。
中职高教版(2021·十四五)7.1 多面体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高教版(2021·十四五)7.1 多面体精品教学设计,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