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师备课专用教学设计(教案)
- 九年级下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九年级下册《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九年级下册《变色龙》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出师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出师表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题,知背景,读“表”,明文意,读“表”,品精忠报国之心,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之道。
2.通过读“表”,析攻略之策、品精忠报国之心,体会诸葛亮知恩图报的思想感情,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
3.了解文章夹叙夹议、寓情于理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重点)
2.通过读“表”,析攻略之策、品精忠报国之心,体会诸葛亮知恩图报的思想感情,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重点)
3.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知背景
“表”: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多采用议论和叙事,往往有抒情色彩。本文是诸葛亮呈给后主刘禅的表。
1.根据题目,你能说说诸葛亮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篇奏章的吗?
出兵打仗前。
“出师”即出兵打仗之意。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或献攻略之策,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
链接背景:
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xiā)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因此,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以使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二、读“表”,明文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1)读准确
屏显:
崩殂(cú) 疲弊(bì) 行阵(háng) 妄自菲薄(fěi)
陟罚臧否(zhì)(zāng)(pǐ) 攘除(rǎng) 躬耕(gōng )
倾颓(tuí ) 裨补阙漏(bì )(quē ) 性行淑均(xíng )
职分(fèn) 斟酌(zhēn)(zhuó) 咨 诹(zī zōu)
以遗陛下(wèi) 猥自枉屈(wěi) 驽钝(nú) 长史(zhǎng )
遗诏(zhà) 夙夜忧叹(sù) 以彰其咎(zhāng jiù)
2)读出节奏
屏显: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明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做好标记。
2)全班交流不懂的字词句。
(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3.老师提出重点字词,学生作答。
4.知识整理
①古今异义词
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古义是开放、扩大。
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痛恨:古义是痛心遗憾,今义是极为憎恨。
卑鄙:古义是低微而卑俗,今义是语言行为恶劣。
涕:古义是眼泪,今义是鼻涕
②一词多义
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重任)
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
感激:
由是感激(感动,激动)
臣不胜受恩感激(感谢)
③词性活用
以光先帝遗德 光: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扩大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
此皆良实 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作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亲贤臣 亲: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
远小人 远: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
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 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
④通假字
裨补缺漏 阙通“缺”,缺点。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⑤虚词
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介词,把。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介词,因。
以光先帝遗德 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 连词,表结果,以致。
受命以来 连词,表时间。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或献攻略之策,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那么诸葛亮在出兵之前给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攻略之策?又是如何表明精忠报国之心的呢?本节课我们主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读“表”,析攻略之策
后人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来评价刘禅,对这样的后主,诸葛亮在出兵之前应该是最放心不下的,他会对后主说些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给课文写批注。
(生默读,师巡视指导。)
1.诸葛亮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和条件向后主刘禅提出攻略之策的?
背景:先帝去世、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蜀汉最为弱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
条件: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
朗读指导:
(男)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语调低沉,突出形势的紧张危急,明确这是当时的不利条件)
(女)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语调上扬,明确这是当时的有利条件)
(全班)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情绪高昂)
诸葛亮先指出当时形势的危急,是在提醒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再指出其有利条件,就是在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兴先帝之业。
2.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攻略之策?
“开张圣听” ——广开言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严明赏罚;
“亲贤臣,远小人” ——亲贤远佞。
3. 这些建议与出师北伐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次序能调换吗?
预设:治理有方、国泰民安,后方巩固有保障,北伐才能顺利进行。
不能调换次序。开张圣听是前提,严明赏罚是原则,亲贤远佞是关键,是建议的核心内容。只有打通了忠谏之路,赏罚分明和亲贤远佞才可能实现,这样说理主次分明,先后有序,更能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这是诸葛亮在委婉指出后主宠信奸臣,并对他含蓄劝谏。
小结:这五段主要是议论,晓之以理,寓情于议,传达出作者无限的感慨以及热切的希望。
三、读“表”,品精忠报国之心
诸葛亮是如何打动后主刘禅接受他的攻略之策的?我们来品读6、7两段。
屏显: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自主吟诵体会,边吟诵边思考“诸葛亮以 ”打动人)
1. 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打动人
这两段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
作者追述了三段回忆:三顾茅庐,先帝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临危受命,自己与先帝患难与共;临终托孤,先帝寄以兴复汉室的大业。
目的:抒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对刘备父子的忠心,以及收复汉室的决心。
1)追溯二十一年的殊遇,披露感恩戴德之情,说明以上进言纯属忠谏,叫后主听来觉得舒服。
2)以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作为后主不忘先人之业的榜样,进一步启发后主奋发图强。
3)二十一年不平凡历程,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其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
4)写出先帝的榜样,不以孔明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茅庐,事不分大小,悉以咨之,于败军之际,危难之间,仍委以重任,可见他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叫后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5)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今后仍一如既往,忠心不改,余力不遗,使后主托之以讨贼兴复之任,且可免因率师北伐,小人进谗而不予信任,坏了大局。
小结:诸葛亮的这段叙述,能进一步打动后主的心,乐于接受前面的进言,又是临别时的表白,实有深衷曲意。文章由进言转而为自叙生平,宕开了笔墨,使文势波澜起伏,更为可观。从诸葛亮自述身世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真乃千古至文,它可以被奉为理政的规范。
2.以语言的谦逊打动人
品读体会“布衣”“苟全”“卑鄙”“草庐”“驱驰”“谨慎”“恐”这些用词。
诸葛亮自称“布衣”乃一介平民,生平无大志“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甚至说自己“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幸得先帝三顾草庐才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为蜀汉奔走效劳助刘备登上大位如此显赫的功绩,他只字未提,仅用“二十有一年矣”一语匆匆带过。白帝城刘备病逝,江东北魏虎视眈眈,诸葛亮蜀汉大任系于一肩,他只言“夙夜忧叹”。“布衣”“苟全”“卑鄙”“草庐”“驱驰”“谨慎”“恐”这些用词,极度谦逊,如诸葛亮其人,低调内敛不事张扬,读来让人情动于衷而形之于外了。
3.在“表”中,诸葛亮将整个人生都压在了一句话上,这句话也是诸葛亮最想要表达的,这句话是哪一句呢?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结:这两段主要是叙述,动之以情,寓情于叙,无论是议是叙都注入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感情。背负着先主刘备的殷殷期盼,面对着扶不起的刘阿斗。诸葛亮没有退缩。而是发扬了孔子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神圣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结合全文,用“我读出了诸葛亮的 情怀(或期望)”这种句式说说你读表后的感受。
示例:
1)读“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我读出了诸葛亮暗示刘禅发愤图强的良苦用心。
2)读“受命以来深入不毛”,我读出了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读“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我读出了诸葛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四、总结
上下五千年,表书不计其数。可唯有《出师表》流传千古,动人心扉,真如陆游所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啊!究竟为何,我想,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的心中自有答案了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理清脉络,把握重点,精读探究,学习写法,合作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教案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出师表教学设计,共7页。